魏軍靈
【摘要】基于當前時代背景,教育部提出了課改要求.廣大數(shù)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除了要保證知識內(nèi)容實現(xiàn)有效傳遞之外,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予以培養(yǎng).為此,教師可以嘗試采取“導學互動”的方式,時刻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以其為中心,開展教學互動,提升授課效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導學互動教學的實際概念,探討了教學的基本特點和主要作用,并對應用方法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
【關鍵詞】初中教育;數(shù)學課程;導學互動;應用;教學方式
引言:對中學互動而言,主要需要將實際問題當作切入點,引導學生投入課堂活動之中,積極和教師展開溝通,從而獨自完成學習任務.由于能夠?qū)W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部調(diào)動起來,因此授課模式非常靈活,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幫助.
一、導學互動教學的實際概念
所謂導學互動教學,主要是指以導學結合和互動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基于教師的個人引導,促使學生自主投入學習活動之中,深入探究,認真思考.依靠這種方式,學生的思維變得更為發(fā)散,可以基于自身想法,自由進行問題處理.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會有更多機會展開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觀點.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步完成知識內(nèi)容掌握,教學時間的分配也會變得更為合理[1].
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學互動主要能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調(diào)整,改變早期授課時教師總是將自己當作主體人物,學生只能被動聆聽的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中,教師真正扮演了導師角色,而學習的主體變?yōu)閷W生.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不再過多依賴,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自主投入學習活動,完成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
二、導學互動教學的基本特點
(一)互動性特點
在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方式之后,整個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語言表演,而是一場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不再被動,而是可以自主進行知識內(nèi)容選擇,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遇到困難時,不會直接向教師提問,而是先自主思考,或者和其他同學一同交流,從而為其后續(xù)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除此之外,基于導學互動的背景,教師的合作精神也隨之提高,學生逐步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自然能夠事半功倍.
(二)自主性特點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主動性的提高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新課標對初中教學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除了要完成知識內(nèi)容的傳遞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予以培養(yǎng),確保教學活動更具實效性.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之后,不再需要教師的引導,就能自主投入到學習任務中,進而對未來的個人發(fā)展帶來諸多幫助.
三、導學互動教學的主要作用
(一)改革導入模式
相比早期的授課方式,導學互動對知識點導入的方式更有計劃.在完成改革之后,整個課堂將會更具可塑性及多元化,能有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應用該方法之后,課堂的枯燥程度會大幅度下降,整個課堂不再是一場簡單的說教.正是這一特點,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吸收,對教學活動的興趣也隨之提高.
在授課時,教師通過趣味性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學習方法,提升專注度.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學生的腦中能慢慢建立全新的知識體系,一方面能夠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重點知識,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難度,進而提升學習的綜合水平[2].
如在學習拋物線的知識之后,由于整體難度不高,教師就可以嘗試用學生非常喜歡的籃球運動作為類比,使知識點變得更為具體,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同時,教師可以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來到操場上,通過投籃練習對拋物線軌跡進行感知,之后自主計算.顯然,依靠這種模式,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感悟有所加深.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相比早期的授課方式,在應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之后,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學習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有效激發(fā),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由此看出,這種方式將會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師的指導,通過自主探究,逐步實現(xiàn)思維沉淀,鍛煉獨立意識,在增進溝通的同時,逐步完成知識探究.從實際情況而言,導學互動能夠?qū)W生帶來多方面積極影響,而且持續(xù)的時間會非常長,不但促使學生變得更為活躍,還能讓其慢慢形成多元化意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授課過程中,理應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盡可能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促使其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進而使自身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為未來的知識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四、導學互動教學的應用方法
(一)預習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理應基于內(nèi)容,并將學生的實際水平考慮進來,以此進行導學案的制作.具體來說,主要包括認知和學習、梳理和練習兩個部分.首先是認知和學習,主要基于導學案,讓學生自主投入學習活動之中.教師只需要將相關知識內(nèi)容全部提煉出來,全面整合,組成新的知識鏈.學生可以參照導學案的要求,認真閱讀教材,逐步完成學習.其次是梳理和練習,主要是指學生在完成自學之后,自主投入練習活動,根據(jù)學到的知識內(nèi)容,逐步完成相關題目的解答.所以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知識學習的情況,進而對未來的教學模式進行調(diào)整[3].
例如,在進行“相交線和平行線”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理應充分把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并對對頂角、垂直及內(nèi)錯角等有所認知.所以,教師在設置導學案的時候,應將這些內(nèi)容全部列舉出來,讓學生深入學習,之后再通過習題幫助其完成知識鞏固.教師也能根據(jù)答題的情況,把握學生當前的知識掌握程度,并適當調(diào)整之后的授課模式,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進行課堂知識學習的時候,主要需要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互動性特點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為5~8人.各個小組之間的水平要基本一致,不能有明顯差別.而組內(nèi)學生要根據(jù)學習成績平均分配,既要有學優(yōu)生,又要有學困生.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一樣,因此給出的答案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通過分享,能夠了解更多不同的知識點.如果部分知識內(nèi)容的難度過高,經(jīng)過討論仍然無法得到解決,可以選擇將其記錄下來.經(jīng)過12~15分鐘的時間,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到講臺上與大家分享本組的討論情況,并將遇到的難點問題列舉出來.教師再將所有難點問題匯總,統(tǒng)一解答,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效把握其中的知識內(nèi)容.
例如,在進行“直線與圓的關系”內(nèi)容的講解時,其中的難點部分主要在直線和圓代數(shù)方面.教師應認真聆聽學生的發(fā)言,把握其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由于部分學生在進行問題思考的時候,仍然習慣運用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腦海中并沒有形成數(shù)形結合的理念,未能將數(shù)學知識點和圖形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了突破這一難點,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直線和圓之間的具體關系,也使其思維水平得到提升,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將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滲透進來,進而引導學生慢慢形成轉(zhuǎn)換思想,提升自身整體水平[4].
(三)互動教學中的應用
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時候,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重要.盡管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但教師扮演的角色仍然不能忽視.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師是連接學生和知識點的重要橋梁.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以防教學氛圍過于枯燥,教師需要嘗試多種不同的方式,對學生合理引導,讓其獲得新鮮感.一般來說,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教學活動,它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具體步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同樣需要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探討,發(fā)表個人觀點,談一談自己的疑惑.而教師需要在班級中來回走動,觀察學生的探討情況.其二,教師可以根據(jù)之前討論的情況,對教學方法予以調(diào)整,設置一些有著較強層次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知識鞏固,逐步轉(zhuǎn)變思維,慢慢實現(xiàn)知識點的消化.
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知識內(nèi)容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基于方程組讓學生探討,把握其對哪部分內(nèi)容仍然無法充分理解.之后再選擇一些代表性案例,與學生分享,一邊講解一邊和學生溝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獲得不一樣的思維反應,對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也會更為深刻.
(四)課后練習中的應用
經(jīng)過以上幾個階段學習之后,學生基本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容有了了解,并懂得如何正確應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記憶,加強知識掌握效果,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課后練習題.此外,教師還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來,為其提供不同難度的題目,確保其主體地位得到提升,而且都能在學習活動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完成“函數(shù)”知識的講解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練習題準備:現(xiàn)有一輛汽車,油箱內(nèi)剩余汽油40升,為了完成運輸任務,必須加油,實際加油量為x升,總駕駛里程為y公里,耗油量大概為每公里0.1升.此時要求學生寫出x和y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并明確y的具體取值范圍.該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可以有效把握學生當前的實際學習情況.但是,由于全都是基礎問題,一些能力較強的學優(yōu)生仍然會不滿足.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基于題目設置額外的選做題:汽車行駛了200公里之后,油箱中汽油的剩余量是多少?一些渴望進一步突破自己的學生可以嘗試,如此就能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基本目標[5].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入初中之后,數(shù)學知識的整體難度有了較大提升,如果教師仍然按照早期的授課模式進行教學,學生自然很難適應.所以,教師可以嘗試采取導學互動的方式,依靠互動交流,促使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有效把握知識點.長此以往,學生的整體水平就會得到提高,懂得如何思考,進而為個人發(fā)展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歐陽文都,林柳清.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000(024):60.
[2]唐少剛.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導學互動”的應用及教學方式解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8,000(001):23.
[3]吳宗強.“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15):62.
[4]孫敏.探究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011(023):217.
[5]夏成通.“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1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