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摘要】初三是初中數學學習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除了學習新知識外,還是一個再學習、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為此,優(yōu)化初三數學教學質量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初三數學學習中有更大的收獲,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數學成績.從目前初三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大多學生數學學習效率還是相對較低的,學生還沒有很好地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本文主要對影響學生高效學習的負面因素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幾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中考也不只是對理論知識的考查,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然而,就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較低.初三是決戰(zhàn)中考的關鍵階段,如果初三數學教學效率相對較低,那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為此,教師還需要從當前的問題出發(fā),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進而逐步提升教學質量.
一、影響學生高效學習的負面因素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很多教師為了給學生爭取更多的復習時間,在課堂上會盡量縮減多余的活動,為學生講解更多的數學知識,盡管教師的出發(fā)點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樣嚴重削弱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讓學生親自去探索知識、體驗知識,才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識,這種做法相比灌輸式教學會有更多的時間消耗,但是效果遠遠好于灌輸式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較大的,被動地接受了大量的知識,學習效果卻并不是很顯著,這樣也就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調整教學手段和方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
(二)學生沒有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
練習是鞏固知識的良好手段和途徑,但是過多的練習未必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如今在初三數學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采用題海戰(zhàn)術,這也使得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練習題上,而沒有真正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部分學生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仍沒有辦法解決.為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這樣學生才能夠舉一反三,進而提升數學水平.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知識梳理,構建知識網絡
初三是對整個初中數學知識進行梳理的過程,初三數學學習不是對知識點的簡單重復,而是對數學知識的重新建構.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論述如何構建初中數學知識網絡.
一是利用板塊進行知識梳理.在初一、初二數學學習中知識點都是比較零散的,到了初三復習階段,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中考中數學知識大多是綜合考查的,因此,初三數學學習中也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中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板塊來進行知識梳理,將所有的數學知識分成幾大板塊,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以二次函數板塊為例,這部分知識主要囊括概念、圖像與性質、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二次函數的平移規(guī)律可以拓展到軸對稱與旋轉變換.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學生清楚看到二次函數涉及的知識內容,進而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二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瑣碎,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將所有相關的知識內容串聯到一起,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此外,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對知識分析總結的過程.例如,在初中數學“四邊形性質與判定”的復習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梳理,四邊形可以分成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這幾個方面,然后根據每一個點繼續(xù)往外延伸,包括各個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及判定條件.此外,在判定條件上它們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如正方形的判定條件有三個:①平行四邊形+一組鄰邊相等+一個直角;②菱形+一個直角;③矩形+一組鄰邊相等.由此也看出思維導圖能將“四邊形性質與判定”的知識有機串聯到一起,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初三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復習,為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所有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梳理,從而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借助大數據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初三數學教學基本上都是由教師帶學生過一遍知識點,再開始大量的練習,采用這種方式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學生的進步,但是也很容易讓學生進入倦怠期或者疲勞期.如今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引入網絡工具,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分析、預測,并為其提供相匹配的練習題.利用大數據技術,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在初三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大數據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例如對角平分線這一知識點的考查,初一至初三每個學年的教材中都會涉及角平分線的知識,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將這部分知識總結為以下幾個考查方向:①能夠利用尺規(guī)作圖畫出角的平分線,并且能夠根據角平分線的相關知識解決數學問題;②掌握一些與角平分線有關的常用數學結論,并能夠用三角形內心解決數學問題;③通過角的平分線學會如何添加輔助線;④在具體的數學題中能夠靈活運用角平分線的知識.根據這些考查方向,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數學練習題,進而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此外,利用大數據還可以開展層次化教學.在傳統(tǒng)的初三數學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統(tǒng)一進行知識講解,但由于每個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不同,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也會不同,為此,開展層次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想讓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對一輔導也不現實,借助網絡大數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水平檢測,然后互聯網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推動相應的學習內容.當學生某一類型題錯誤率偏高時,系統(tǒng)會相應地做降級處理,先讓學生復習數學知識點,然后進行練習.利用互聯網可以真正做到層次化教學,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注重例題精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練習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在初三數學新知識講解中還是在復習階段,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例題的選擇也就成為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如果例題選擇得當,往往事半功倍;但如果例題選擇不合適,則會勞而無功.故教師還需要精選例題,從而使例題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和價值.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題,教材內容是經過仔細篩選的,教師如果感覺教材中的例題相對簡單,無法滿足學生的數學需求,可以在教材例題的基礎上進行數學知識的延伸,從而幫助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還要著眼于中考,研究中考試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考試題的考查內容與方向,另一方面在日常加強中考真題訓練,可以拉進學生與中考試題的距離,減輕學生中考時因題目陌生而產生的緊張感.同時,加強對中考試題的研究,可以幫助教師預測中考試題的方向,因此,教師在例題精選上還要從中考試題入手.例如,在學習函數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出這樣一道中考題:函數y=1x+1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 ).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函數自變量取值范圍的掌握,由于分母不能為零,所以x+1≠0,得x≠-1.這道題考查的內容比較簡單.在大部分學生眼中數學學習是比較困難的,他們對中考數學也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但其實中考數學也并非所有的題目都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中考真題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數學的信心.
此外,在例題變式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為學生設置一些陷阱,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細節(ji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落入題目的陷阱.為此,教師要注重這方面的練習,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多加思考.例如,“函數y=(m-2)x2-5mx+4,證明:無論m取何值,此函數總與x軸相交”這道題,很多學生看到題目后都會直接按照二次函數去求解,但這道題中并沒有說函數為二次函數,這也就意味著在解答過程中要考慮m-2=0和m-2≠0兩種情況.
(四)加強反思,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初三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知識復習,為此,加強學習反思就變得尤為重要.學生不能一味地忙于做題,總結反思也不容忽視,只有不斷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才能有效提升數學水平和能力.
課堂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場所,只有保證課堂學習的高效性才能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掌握教師所講的內容,課下才能更加高效地開展作業(yè)練習.因此,提升課堂聽講效率尤為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反思和總結,讓學生主動挖掘自己在課堂上的問題及收獲,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同時,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多為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進行反思,分析自己對哪些知識點的掌握還比較薄弱,在解題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薄弱之處,才能進行整改.
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反思能力不同,有的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較強,有的學生就沒有自我反思的意識.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進而使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無論對于哪一個層次的學生來說,反思都是尤為必要的.反思可以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數學問題,這對于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教學反思的機會,借助數學反思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數學問題.
總而言之,初三作為初中學習最關鍵的階段,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考的成績,為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首先要對影響學生高效學習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進行教學優(yōu)化和調整.初三作為系統(tǒng)化學習階段,教師要對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框架,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復習.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教師還要善于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提供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案,有效優(yōu)化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梁金才.提高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7,000(0Z1):80.
[2]王華民,周進榮.發(fā)揮大數據力量,提升區(qū)域教學質量:2018年濱湖區(qū)初三數學“一模”診斷與教學建議[J].中學數學(高中版)上半月,2019,578(04):84-88.
[3]徐標.淺談如何提高初三數學復習教學質量[J].新課程導學(八年級中旬),2017(005):10.
[4]陳燕軍,王輝國.初中數學高質量發(fā)展的實踐與探索:初三數學質量提升的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