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輝 楊顯鋒 石志峰
(連州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廣東 清遠513400)
小兒腹瀉是一種多因素、多病原體共同作用的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大便性狀改變、大便次數(shù)增多、發(fā)熱、腹痛等,有感染性和非感染腹瀉。研究顯示[1],小兒腹瀉存在一定季節(jié)性特點,一般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高,這是由于夏秋季節(jié)為病原體變異、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小兒一般抵抗力弱。因此,感染危險性也進一步提升。小兒腹瀉的治療多采取蒙脫石散等藥物來改善腸道環(huán)境,并遏制消化道病毒、細菌的生長,促進患者康復。為了探究小兒腹瀉患兒應用蒙脫石散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抽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之間治療的30 例患兒作為臨床試驗對象,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病例時間為2017 年1 月至2019年12 月,研究抽取本院小兒腹瀉患兒30 例作為臨床藥物試驗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各15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是8:7,年齡3~40(15.17±7.22)個月,病程范圍1~5(3.61±0.21)d;觀察組男、女比例是9:6,年齡3~41(15.27±7.31)個月,病程1~6(3.29±0.30)d。對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組間病程、年齡、等數(shù)據(jù)差異均不顯著P>0.05。
1.1.1 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低于5 歲;(2)患者均為一般小兒腹瀉,疾病的診斷標準參考《中國腹瀉診治指南》;(3)患者及其家屬均清楚本試驗流程,同意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試驗已經過醫(yī)學倫理協(xié)會審核;(5)患者病歷資料完整;(6)患者精神正常。
1.1.2 排除標準(1)由腸梗阻、代謝性疾病、消化性潰瘍等因素引發(fā)的腹瀉患者,且存在血樣便或者外科癥狀等癥狀;(2)腹瀉導致嚴重脫水、營養(yǎng)不良、休克等的重癥患者;(3)病歷資料殘缺患者;(4)蒙脫石散用藥禁忌癥患者;(5)肝腎功能異常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基礎治療,主要是糾正體內電解質紊亂,病情較輕者采取口服補液治療,病情較為嚴峻者采取靜脈滴注補液治療,同時還需調節(jié)飲食結構、飲食方式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蒙脫石散(生產廠家:湖南方盛制藥)治療,年齡在1 歲以下采取1 袋/d,1 袋分為3 次口服;年齡在1~2 歲者應用1~2 袋/d,1 袋分為3 次口服;年齡大于2 歲者應用1 袋/次,每日服用3 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臨床相關指標(腹瀉停止時間、患者癥狀好轉時間、癥狀消失時間、腹瀉平均次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包對本次試驗過程中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表達方式為(±s),采取t 值檢驗其統(tǒng)計學顯著性;計數(shù)資料表達方式為構成比,采取χ2檢驗分析其統(tǒng)計學顯著性。P<0.05 代表統(tǒng)計學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組間治療有效率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6.67%(13/1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3.33%(8/15),兩組中觀察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組間治療有效率對比
2.2 對比組間各項臨床指標 兩組腹瀉停止時間、癥狀改善時間、癥狀消失時間等指標對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腹瀉指的是每日的排便次數(shù)高于3 次,且每日的排便量遠高于200g,且大便的性狀稀薄,水分含量高;或者大便中富含黏液、氣泡未消化的食物等,此稱為腹瀉。腹瀉是一種多病原體、多因素誘發(fā)的消化系統(tǒng)癥狀,臨床上以腹瀉病程的長短,將其分為慢性腹瀉、急性腹瀉[2]。有研究表明,嬰幼兒是腹瀉的高發(fā)人群,這是由于嬰幼兒胃腸道功能較弱、抵抗力低、喂養(yǎng)不當?shù)纫蛩卦斐蒣3]。
表2 組間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小兒腹瀉(Non-infectious diarrhea)多數(shù)是由于細菌、病毒及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因素引起的,主要的癥狀是大便性狀稀溏,其中包含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大便無味或酸臭味,患者無發(fā)熱、暈眩等的癥狀,偶有腹痛或嘔吐,治愈性高[4]。然而由于小兒的體質弱,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若不及早采取干預治療,容易導致患兒營養(yǎng)不良,威脅患兒的生長發(fā)育。蒙脫石散(Montmorillonite)呈層紋狀結構,且其分布著非均勻性電荷,對于消化道內病菌、病毒以及產生毒素等均具有很好的固定、抑制效果,并且還可借助覆蓋胃腸道黏膜,顯著提升其對攻擊因子的抵抗、防御性能力,從而預防病原菌持續(xù)侵害消化道,有利于消化道上皮的再生,對于腹瀉的治療效果較好[5-6]。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蒙脫石散可口服、配伍,均不會對胃腸道內固有菌群產生不良影響,可獲得明顯臨床療效,對腸道吸收效果非常顯著,在臨床上具有推廣及應用的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6.67%(13/15),高出對照組30%以上,且觀察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平均腹瀉次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顯示蒙脫石散能夠增強消化道黏膜屏障,促進腸道功能恢復,療效好。
綜上所述,蒙脫石散在小兒腹瀉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病程,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