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勝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中職文言文字詞句教學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TS〔2019〕LX225
摘要:《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中提高了對古詩文的教學要求,新修訂的教材中古詩文數量明顯增加。中職學生對古詩文缺乏興趣,古詩文基礎薄弱。在古詩文字詞句的教學中,要培養(yǎng)中職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要立足中職學生的古詩文基礎,和學過的內容相銜接;要與現代漢語結合,注重應用。
關鍵詞:中職;古詩文教學;措施;淺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7-0098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明確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古詩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之一,學生學習古詩文就是在感受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中職學校的學生,文言字詞句基礎非常薄弱,中職古詩文教學一定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字詞句是學習古詩文的基礎,要從字詞句學習入手。
一、中職古詩文字詞句教學的定位
1.《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梳理所學作品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識,區(qū)別古今語言的異同;學習中國古代詩文的表達方式,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引導學生重點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理解內容,品味語言;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網絡平臺閱讀文本,并聯系學過的古代詩文,梳理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提高閱讀古代詩文的能力?!边@個標準較之前的古詩文教學目標明顯提高了。
2.新修訂教材中,古詩文數量明顯增加
中職《語文》國家規(guī)劃教材有人教版、語文版、高教版等版本。以高教版為例,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第一版(倪文錦主編)每冊編排一個古詩文單元,共四篇;修訂版(2013年)在每個單元后面增加了如唐詩、宋詞等文學常識;第三版(2017年)又在每個單元后面增加了兩首古詩詞,上下冊共24首;第四版(2019年)前言指出“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全面滲透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等課程內容之中,突出以文化育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教育理念,提升語文學科的整體育人功能”??梢?,新修訂的教材明顯增加了古詩文和古代文學文化常識,落實課程標準中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要求,這樣的定位加大了古詩文教學的分量,提高了對古詩文教學的要求。
二、基于中職學生的古詩文字詞句教學措施
1.要培養(yǎng)中職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
中職學生的古詩文基礎盡管十分薄弱,對古詩文興趣不高,但教師在教學中依然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興趣才有動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可采用多樣形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下列場景你能用一句古詩文描述嗎?當你在外逢年過節(jié)想家時,用“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來抒情;苦苦追尋某物某人時,用“為伊消得人憔悴”來表達……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2.古詩文字詞句教學要注重和學過的內容的銜接過渡
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了古詩文,在中職古詩文字詞句教學中,要多溫習舊知。如《勸學》中出現了許多文言虛詞“而”,如“蟹六跪而二螯”“登高而招”“吾嘗終日而思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句中的“而”分別表示“并列、承接、修飾、遞進、轉折”等關系,這些用法在《醉翁亭記》(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中出現了,“野花發(fā)而幽香”(“而”表并列),“臨溪而漁”(“而”表承接),“雜然而前陳者”(“而”表修飾),“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而”表遞進),“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而”表轉折),通過舊內容復習就易于掌握了?!妒套分械木渥印安晃嶂病?,這是個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的前置句,可聯系初中《隆中對》中的“時人莫之許也”,將這兩個句子進行比較,實現新舊知識的過渡銜接。
3.古詩文字詞句教學中要強調基礎性
中職古詩文教學,教學內容要和學生的接受水平相適應,如果所教內容超過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教得費力,學生學得吃力,事倍功半。中職生文言基礎弱,可選取一些不超過十行的文言文片段,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感。通假字、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是學習古詩文的基礎,在中職古詩文教學中,要把文言詞語和文言基本句式的掌握作為重點。對文言詞語和句式進行歸納分類,教師可把常見的初中課本學過的文言詞語篩選出來,讓學生堅持積累。對中職語文課本中的文言詞語,要隨課程進度及時整理,督促學生認真識記理解,及時鞏固。
4.古詩文字詞句教學要與現代漢語結合,注重應用
古代漢語在詞義、句式、語法等方面與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現代漢語是對古代漢語繼承和發(fā)展,把古漢語和現代語相聯系,可降低字詞句的難度,又可提起學生的興趣。成語是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句。有些成語來源于歷史事件、古典文獻,比如刻舟求劍、教學相長等,這些成語中保留了許多文言詞語,成語中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特征。把已掌握的成語中的詞和古詩文中的詞相聯系,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和成語“狐假虎威”都出現的“假”字,“假”的意義是“憑借、借助”,文言詞語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詞類活用現象也是難點,詞類活用現象在成語中保留了許多,如“狼吞虎咽”中的“狼”和“虎”的意思分別為“像狼一樣”“像老虎一樣”,是名詞作狀語的現象。還有“星羅棋布、耳聞目睹”等成語中的名詞都是作狀語的。學生如果理解了這些成語的結構特點,分析文言文中名詞作狀語的現象就容易了。
中職古詩文字詞句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把字詞句的積累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古詩文字詞句的學習豐富學生的語言,使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
[2]倪文錦.中職《語文》(基礎模塊)國家規(guī)劃教材. 2019年版
(作者單位:甘肅省秦安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