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
[摘 要] 通過探析《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對“高等數(shù)學”理科類課程思政的相關要求,分析“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師在線下課堂言傳身教、在線下教學中對學生科學精神等的培養(yǎng)、線上課程思政教學系統(tǒng)的完善及運用等五個維度詳細介紹了實現(xiàn)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融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旨在為更好地實現(xiàn)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高數(shù);課程思政;混合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教研教改項目“‘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高職工科數(shù)學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研究”(2018JG006)
[作者簡介] 盧 春(1973—),女,廣東廣州人,碩士,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數(shù)學教研室講師,主要從事數(shù)學建模和高職數(shù)學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09-0143-04? ? [收稿日期] 2020-12-28
一、前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通知,《綱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學科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深入挖掘恰到好處的切入點,正向引導,立德樹人,使課程思政“如鹽入味”。《綱要》中指出:“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1]
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具體到高職院校的“高等數(shù)學”課程,如何進行課程思政是本文研究解決的問題。首先分析高職“高等數(shù)學”進行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原有的“大學數(shù)學”院級精品在線金課,即“高等數(shù)學+專業(yè)學習”模塊在線課程,自然地融進課程思政教育元素,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從五個維度研究實現(xiàn)課程思政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二、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教學避免刻意、尷尬進行的必要性
在高職“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教育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一般高職院?!案叩葦?shù)學”課時少,為了進行課程思政,倉促地在數(shù)學課上“轉移話題”,學生聽得莫名其妙,達不到效果。二是進入的不自然,在數(shù)學類理工科知識中講思想教育,如果不精心設置容易導致“尷聊”,無法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如何避免這種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解決的辦法是借助在線課程,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潤物細無聲地進行課程思政教學。
三、從五個維度實現(xiàn)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一)教師線下課堂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綱要》中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要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盵1]作為教師,要理解、接受課程思政這項教育工作,然后才能認真地思考方法實現(xiàn)這項工作,達到效果。筆者所在院校先對教師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的培訓工作,從政策解讀到意識培養(yǎng),從強調加強個人修養(yǎng)到具體某門課程思政實現(xiàn)的案例分析,這些培訓工作讓教師對課程思政豁然開朗,雖然沒有具體到高職“高等數(shù)學”這門課程,但也找到了相應的思維及方法,而通用的“關鍵的”是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教師需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言傳身教,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2]具體來說,首先要改變不良現(xiàn)象,比如個別愛說“負能量”話的教師實現(xiàn)言語“負轉正”;將不注意形象、上課只給學生讀教材、遲到早退等現(xiàn)象革除。這些是容易的問題,難的是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精神,把這種精神長期潤物無聲地傳播。要做到這一點,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師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若想在課程上講好一堂課,需要豐富課程內容,設置問題與學生溝通,根據(jù)學生基礎因材施教,觀察全班學生課堂的精神狀態(tài)靈活調整課堂氣氛。要想達到教學目標,必須花大量時間認真?zhèn)湔n,然后帶著激情自信地講好每節(jié)課,多渠道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這種態(tài)度就是最好的課程思政教育。最難的問題是在自身遇到困難時,還能面帶微笑,精彩地講好一節(jié)課,這就要求我們有心懷無私的大愛,有風骨,有高尚的品格,把不良情緒留在課堂外,面對幾十雙單純的眼睛,教師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認真教學的敬業(yè)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實現(xiàn)課程思政目標,既要“立德樹人”,又要“博學、明心”。
(二)線下教學中科學精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
《綱要》中對理科特別指出:“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學類專業(yè)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薄芭囵B(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p>
為實現(xiàn)線下教學中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按照學院要求數(shù)學課程為專業(yè)教學支撐的原則,我校對“高等數(shù)學”課程教學進行了全面改革,實行分類分層教學,具體是不同基礎學生學習難度分層,不同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內容分類,比如:自動化類學生學習極限、微積分、微分方程等基本概念;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生不學拉普拉斯變換,改學傅立葉變換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入數(shù)學知識在專業(yè)教材中的應用案例,比如極限在“自動控制原理”中的應用、微分方程在電學中的應用、求傳遞函數(shù)等,以實際問題與數(shù)學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極限、導數(shù)、定積分等概念的產生,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對于高職學生,特別需要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在數(shù)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入學后開始學習極限,有道課后作業(yè),討論某個分段函數(shù)在分段點處的極限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四句話就能解答清楚,并且有例題,學生都明白,但經過筆者幾年的統(tǒng)計,每個班能完全表達正確的不超20%,有些只有結果,有些沒說明左右極限相等或不等,錯得最多的是極限符號的表達。這道作業(yè)題把高職學生常有的“知道個大概”“表達個大概”的不嚴謹、不嚴密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了克服這種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精神,一方面注意設置課堂練習,特別是證明題,學生當堂完成,教師檢查、糾正;另一方面,雖然現(xiàn)在多媒體很方便,但數(shù)學課程的主要例題解答、證明,教師必須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的演算和推導,把這種嚴謹?shù)木媲缶难孕性跐撘颇袑W生實現(xiàn)教學。教導學生銘記《尚書》中“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的告誡。
(三)教師合力研究“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具體案例
要在高等數(shù)學課程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進行課程思政教育,除了教師的“身正為范”外,還需要以具體案例為載體進行教育。具體案例是需要學校的全體數(shù)學教師合力研究的,我們經過三個多月的認真研究,得到“高等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的三類具體案例:第一類:開學第一課,最后一課,這種可在初識、離別情景下進行教育;第二類:上課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的教育和結合當前熱點時事進行的教育;第三類:與數(shù)學知識點相關的教育。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類是“開學第一課”的相關詳細內容。比如:如何度過美好、寶貴的大學時期?明確責任與使命,規(guī)劃學習與實踐及社團活動的時間分配;“高等數(shù)學”的教與學、考核介紹,讓學生明確目標、明確規(guī)則、尊重規(guī)則;數(shù)學與專業(yè)關系;等等相關內容。針對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強調學生在新學期中注意防疫,同時與學生分享疫情中黨中央英明果斷地決策,醫(yī)生戰(zhàn)士的“最美逆行”,全國人民團結合作、齊心協(xié)力的重要性,等等正能量精神。“最后一課”引導學生回顧入學一學期對數(shù)學學習付出了幾分努力,有什么收獲?說明考試總評的公平、公正,強調一定要做一個誠信的人,努力備考,誠信考試。借助離別情景及疫情,囑咐學生無論走到哪兒都不要忘記母校,不要忘記教師的教導。分享疫情嚴重時,海外華人華僑往國內寄口罩所表現(xiàn)出的對國家的熱愛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愛國情懷。
第二類是根據(jù)當前熱點時事或學生課堂表現(xiàn)進行的教育。如前面提到的疫情教育;解放軍在抗洪救災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改革開放40多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等等熱點時事分享。根據(jù)學生上課表現(xiàn)進行的教育有以下幾種:一是上課沒精神,甚至睡覺,根據(jù)往年的經驗,一般是學生活動太晚或玩游戲晚睡造成的,因此教導他們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會自律,明確責任與使命,珍惜稍縱即逝的學習時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唯有只爭朝夕、接續(xù)奮斗,方能不負韶華、不辱使命,書寫中國發(fā)展更加輝煌的新篇章。二是有些學生覺得“高等數(shù)學”太難,沒有信心學好,因此放棄了學習,我們要鼓勵學生“青山座座皆巍峨,壯心上下勇求索”。
第三類是與“高等數(shù)學”課程最為密切的一類,根據(jù)知識點開發(fā)課程思政案例。因為高職學生一般都要學習“高等數(shù)學”的“極限、微積分”這些章節(jié),下面介紹以這些章節(jié)的具體知識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的案例,具體知識與課程思政相關案例如表1所示。
(四)高等數(shù)學線上課程思政教學系統(tǒng)的完善及運用
要把課程思政自然地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首先我們在原有在線課程的基礎上,加入線上課程思政內容。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根據(jù)“停課不停學”“同等教學效果”“課程思政”的政策要求,大力促進“高等數(shù)學”在線課程思政的建設步伐?!案叩葦?shù)學”課程思政案例導入在線課程,同時在各個課程思政內容后設置選擇題及簡答題,其中選擇題附上標準答案,簡答題由教師批改,學生的答案體現(xiàn)了其認識及思想,教師加以引導。在線課程上的思政學習內容更加詳細,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為疫情期間完成教學工作,實現(xiàn)與線下的同等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線下上課時間有限,所以在線課程擴充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增加了師生的溝通渠道,特別是對于高職學生,加入課程思政內容后,提高了他們學習高等數(shù)學的興趣,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五)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線上考核
在線課程中加入課程思政案例,在每個案例后面設置在線考核,一般都是以選擇題或簡答題的形式進行,每學期課程思政類題型滿分100分,學生在線自學,自行完成在線考核。教師在期末考試后計算總評成績時,導出學生在線課程思政考試成績,占總評的10%。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堂課中,要和學生說明總評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比如計算公式為:總評=平時10%+課程思政10%+期中考30%+期末考50%,所有學生按這個規(guī)則用Excel統(tǒng)計總評分數(shù),60分及格,其中“平時”指課堂、課后作業(yè)及在線學習情況,都有跡可循,公平公正,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避免一些不良現(xiàn)象出現(xiàn)甚至蔓延到社會,比如:有些學生找各種理由要求及格,或找班主任甚至學校領導同任課教師說情,要求及格。
四、結語
本文根據(jù)國家對課程思政的具體要求,從五個維度研究實現(xiàn)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強調課程思政是教師在課堂的言傳身教,也是創(chuàng)新在線教育的靈活教育,以期為更好地實現(xiàn)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教育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Z].教高〔2020〕3號,2020-05-28.
[2]崔艷麗,楊波.高職院校高等數(shù)學課程思政的實現(xiàn)路徑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9):54-55.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Advanced Mathematics
LU Chun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other science courses in the Guiding Out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It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five dimensions, such as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by their words and deeds in offline classes,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 offline classes, and the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online course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Advanced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xed 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