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本文對我國一些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展開心理調查,通過舞蹈治療輔導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干預,并對干預后的感受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探討舞蹈治療在后疫情時期對于大學生提高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舞蹈治療;大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1-0-02
2020年3月11日,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新冠肺炎確定為全球大流行病。WHO將其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即COVID-19)[1]。作為全球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些人有強烈的壓力反應,出現(xiàn)焦慮、抑郁的情況。對高校學生而言,新冠肺炎疫情使他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響,居家隔離、減少社交、進行網(wǎng)絡授課等,均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在學習時會出現(xiàn)消極情緒。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后,采用舞蹈治療的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調試,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焦慮不適感,提高身心免疫力和學習效能。針對以上情況,本文將我國高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舞蹈治療的方式進行干預,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心理狀況的變化,對其中涉及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希望能夠為高校心理健康調試對策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一所高校的4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分組,舞蹈治療組20人,對照組20人。舞蹈治療組中男生與女生比例為9∶11,對照組中男生與女生比例為15∶5。所有學生的平均年齡在20~21歲之間,參與此研究的學生均沒有舞蹈基礎,并自愿參與此項調查研究活動,具體信息見表1。
1.2 干預方式
在對40名成員有了充分了解后,對他們在疫情之后的情緒、心理健康、承受壓力等方面內容進行記錄。在正式開展研究前,通過體驗工作坊發(fā)現(xiàn)成員們的舞蹈動作傾向于輕柔且單向形塑流動作較多,表示力量感不足,并對自己的勝任力、對他人的信任感不足。
采用舞蹈治療的理論體系設計干預方案,具體方案以及內容見表2。干預方案分為三個主題:與心理壓力相關的干預、與團隊合作相關的干預、與自我效能感相關的干預。在此過程中所涉及的干預方案均有統(tǒng)計意義,并且在空間、時間方面有相同的約束原理,通過改變其中一項因素來觀察學生心理健康的變化。
1.3 測評方法
干預前、后分別對干預組和對照組發(fā)放一般生活滿意度量表、抑郁自評量表、積極消極情感量表。測試前向測試組說明此測試的目標,采取不記名方式,以確保測試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本次測評總共出具了40張調查問卷,最終有效問卷為35張,整體有效回收率為87.5%,在改變不同干預方法后,干預組均進行語言反饋的分享,同時保存分享記錄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
首先對舞蹈治療組的學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對其發(fā)生的結果進行分析,并完成以下表格:第一,填寫一般生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2]。第二,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兩個表格共涉及20種類型的題目,并將其劃分為四個評價標準。第三,填寫積極消極情感量表(PANAS)[4],該表為大衛(wèi)·沃森、李·安娜·克拉克和奧克·特勒根在1988年研發(fā)的一項調查表格。該表格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情緒進行調查,區(qū)分正面、負面兩種情緒,本測試表設計了20道5分制題目。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以及均值比較檢驗,剔除3個標準差外的數(shù)據(jù)。而后對生活滿意度、抑郁、積極消極情緒3個指標分別進行兩組試驗,即干預組在實驗前后分別進行兩次數(shù)據(jù)調查,對照組在實驗前后分別進行兩次數(shù)據(jù)調查,并計算出兩組的方差,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的P值均小于0.04,具有統(tǒng)計意義。
2 調查結果
2.1 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
分別對一般生活滿意度、抑郁、積極消極情感3個維度進行2(干預組、對照組)×2(前測、后測)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經(jīng)簡單效應分析結果如下。
2.1.1 舞蹈治療對大學生一般生活滿意度的效力影響
F(1.41)=6.76,P<0.05。兩組前后測效應顯著,F(xiàn)(1.41)=4.32,P<0.05,效應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對照組前后測數(shù)據(jù)改善不顯著,干預組前后測數(shù)據(jù)存在顯著改善。
F(1,48)=2.32,P<0.001。實驗組前后測差異t檢驗結果為t=3.263,P<0.005,后測分數(shù)顯著高于前測。
2.1.2 舞蹈治療對大學生抑郁的效力影響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前后測的主效應明顯。
F(1,48)=8.28,P<0.01。前后測與組別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 (1,48)=10.96,P<0.01,簡單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控制組前后測差異不顯著,實驗組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
F(1,48)=20.40,P<0.001。實驗組前后測差異t檢驗結果為t=-4.107,P<0.001,后測分數(shù)顯著低于前測。
2.1.3 舞蹈治療對大學生積極消極情感的效力影響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前后測的主效應明顯。
F(1,48)=12.28,P<0.01。前后測與組別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1,48)=14.26,P<0.01,簡單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對照組前后測差異不顯著,干預組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
F(1,48)=17.26,P<0.001;干預組前后測差異t檢驗結果為t=4.950,P<0.001,后測顯著高于前測。
3 討論
3.1 舞蹈治療能有效緩解大學生在后疫情時代的心理壓力
通過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采用舞蹈治療方式干預在疫情常態(tài)化期間對學生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免疫力。在方法上,舞蹈治療把個人過程整合進入生命道路,通過感知找到自身的身體圖像,更好地覺知自己,以便更好地與他人交流,是透過身體的介入[5]。舞蹈療法通過鏡像引起同理心,允許帶領者和成員相互回應和聯(lián)系,從而優(yōu)化治療結果[6]。另外,在舞動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的意象產生變化,從而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研究表明,舞蹈治療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個體的情緒和生活滿意度,顯著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身體感知和幸福感。
3.2 舞蹈治療促進疫情常態(tài)化后大學生返校復課后的團體融入
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區(qū)域很廣,并且有不可控力,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為了降低學生在后疫情時期因為學校封閉管理產生的壓力感,學??梢圆扇「鞣N心理干預措施強化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和團體支持,可以針對學生開展提高情緒、減輕壓力的相關訓練[7]。舞蹈治療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為:與心理輔導相比,在形式上更加多樣,藝術性強,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其中,在藝術上加以陶冶,使學生通過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更直觀地表達潛意識下的想法。另外將舞蹈治療加入心理等課程當中,不僅能夠改善課堂氛圍,也能夠在舞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大力創(chuàng)造,疏導情緒,使個體與團體產生連接,使學生在集體輔導的過程中,感受團隊動力的正向力量,對自我、人際關系等產生新的認識,從而形成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
4 結語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徹底結束,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校采取封閉式管理,學生在學校封閉管理期間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因此需要學校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加強心理健康和危機管理。使用舞蹈治療這一療法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更好地提升自我效能,完善心理防御機制,在思想上保持積極自信樂觀,提高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的通知[A/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8/0a7bdf12bd4b46e5bd28ca7f9a7f5e5a.shtml,2020-08-18.
[2] 迪娜·艾德,埃蒙斯·拉森,格里芬.生活滿意度量表[J].人格評估雜志,1985(49):71-75.
[3] 拉德羅夫.抑郁自評量表[J].應用心理學測量,1977(1):385-401.
[4] 迪·沃森,拉克拉,特勒根.發(fā)展與驗證積極和消極影響的簡要測量(PANAS)[J].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1988,54(6):1063-1070.
[5] 李宗芹.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fā)展與內涵[M].臺北:心靈工坊,2001:62-68.
[6] 李微笑.舞動治療的緣起[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63-68.
[7] 何瑾,樊富珉,劉海驊.舞動團體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效果[J].中國臨床心理學,2015,23(03):560-563.
作者簡介:袁芳(1977—),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