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晴
語文是充滿感情與溫度的學科,通過學習語文,學生能學會運用文字抒發(fā)感想、表達情感,了解如何溝通,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語文是學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豐富自我,這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作文是語文學習中對學生的知識輸入與表達能力要求較高的一種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作文中表達對生活的認識。教師應關注作文教學的人文特點,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情感與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營造良好氛圍,有效實施人文教學
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少,且寫作是三年級才開設的課程,許多學生剛接觸寫作,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依賴“作文選”,或編造虛假的內(nèi)容來應付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寫作熱情不高。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要么內(nèi)容缺少真情實感,要么語言不通順,讀完如墜五里霧中。寫作不僅僅是運用文字記錄生活,更要抒發(fā)個人情感,表達感悟和思考。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重視人性化寫作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愛上寫作。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展示一些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圖片、視頻或音頻,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體驗、感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使其產(chǎn)生深刻的感悟。
例如,指導寫“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眼中的世界有何美麗之處。然后閱讀范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我家的小狗》,根據(jù)范文思考家鄉(xiāng)的景色與特色。為營造與寫作主題相關的氛圍,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引入一些鄉(xiāng)村風景圖片或孩童玩耍的片段,勾起學生的回憶,引起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學生在相關情境中構思作文,教師則鼓勵他們抒發(fā)真情實感,引導他們在寫作中表達真實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學會表達個性,學會重視自己的各種感受與思考,與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知識與技能來豐富思想、學會表達自我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能使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厚,并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在寫作時能聽從自己的心,做到“以我手寫我心”。
二、激發(fā)情感表達,有效實施人文教學
作文的靈魂在于文字背后表達的情感,在人文理念指導下的小學作文教學,讓學生進行主觀情感表達能反映學生自主思考的成果,表達個性,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中表達情感的意識,教師應認識到營造教學氛圍的重要性,打造民主與平等的教學氛圍。語文與數(shù)學等科目不同,答案不是固定的,學生的主觀意識與生活經(jīng)驗會影響他們對作文主題的理解與寫作方向。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切忌施展教師的威嚴,而磨滅學生自我表達的欲望,要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fā)揮。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展示一些寫作素材,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熱情,讓他們自由抒發(fā)情感。
例如,指導寫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一主題時,教師在分析作文材料后,要認識到題目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選擇熟悉的相關人物寫作即可。但在描寫時,學生可能并不知道從何處下筆,一時之間也想不出該人物有什么顯著特點。為了幫助學生回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人物肖像,讓學生觀察其面部特點。學生在觀看畫像與交流后明白了應該如何描寫人物的面部特征。此時,教師不妨播放一段動畫,如《哪吒鬧?!返钠危龑W生從該片段中總結主人公哪吒的性格特點與行事風格。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認識到描寫人物特點,既可以從外貌特征入手,也可以著重描寫其性格及行事風格,以展現(xiàn)人物的與眾不同,使描寫生動形象。同時,教師也可組織座談活動,鼓勵學生講述自己與該人物相處時印象最深刻的事。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愈發(fā)清晰,在寫作中就能分清主次,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此過程中,教師一步步引導,讓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寫作對象的特點,理清了寫作思路,是非常成功的寫作教學。
三、積極評價,有效實施人文教學
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最期待的就是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能讓學生明白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體會勞動成果被肯定的喜悅。在人文觀念指導下的寫作教學中,評價環(huán)節(jié)也需體現(xiàn)人文性。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能反映學生的寫作功底,更要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個人情感,體會到通過該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這些元素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道德素質與品格。此外,教師應認識到作文教學的人文性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自身,更應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以及評價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天性,這是人文性的體現(xiàn)。教師在評價時要客觀、中立,給予清晰、明確的反饋并提出修改意見,在評價的同時肯定學生的努力,這也是人文性的體現(xiàn)。
例如,評價《我的“自畫像”》,閱讀學生作文后,對描寫生動、有趣,且能準確鎖定描寫對象的作文,教師應給予表揚。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共同批改作文??梢噪[去作者的姓名,然后將作文分發(fā)給學生,隨機交換評閱,讓學生猜測文章的作者是誰。進行交換修改,學生不僅可以站在教師的角度評閱文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從他人的作文中積累優(yōu)秀語句,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此外,讓學生修改,還能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寫作評價的人文性還體現(xiàn)在教師的評價標準中,也體現(xiàn)在學生互動評閱的氛圍中。這樣的評價形式,學生的參與興趣更加濃厚,真正做到了讓寫作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總之,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以人文性理念為指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鼓勵學生抒發(fā)情感、發(fā)揮自主性,在充滿愛與包容的寫作氛圍中不斷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