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至儀
很奇怪,時間好像在迎著風行走。
如果拂面而來的是春風,那時間也緩緩流淌;如果來的是大海中的颶風,能把船吹得東倒西歪那種,那時間便“嗖”的一下流逝掉了。
歷經歲月的洗禮,我們似乎就在風中成長。
風中的少年一定是聰明的孩子,我們會慢慢讀懂一些該懂的話,明白很多以前不懂的道理。
在某個安靜的夜里,我發(fā)著呆,突然冒出來一句話:“不要想那么多,做自己就好了?!?/p>
那是誰對我說的?又是什么時候說的?
遇到一點事情就不淡定的我曾經認為:“不開心,怎么可能不去想?怎么可能!”
思緒在成長中堆積如山,真的沒有因為思考而消減掉一寸。
我終于在最承受不住的那一刻,嘗試什么都不去想。打消雜念,放空自己,安靜地睡個覺,真的找到了“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便是重生”的感覺。
小時候收到壓歲錢,我總是很開心。如果把那一刻照下來,我一定像極了笑裂了嘴的小財迷。
某年春節(jié),聽到父母一邊包紅包,一邊商量:“大姨給了孩子200塊,我們回300吧?!蹦且豢?,有點像漫畫中的橋段,我明顯地看到房子在“轟轟”地亂晃,世界一下子變得完全不一樣了。原來我認為可以拿著隨便花,買糖吃的壓歲錢,其實是成年人的禮尚往來。也因為懂了這些,對待長輩給的紅包,我連聲道謝,然后轉手就給了父母。
爸爸對我說,最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很單純,但最難得的,是歷練之后還能回到單純。
這是什么意思呢?
海的那邊還是海嗎?
歷練后的我們,還是我們嗎?
我猜想過海的那邊可能是岸,可能是島,也可能還是無邊無際的茫茫大海。
可是這重要嗎?也許這不重要,或許每個人的際遇不同,答案也會不同。海的那邊是未知,我們還很稚嫩,航行其中,我們也才踏上征途。
但不管海的那邊是什么,一定要記得,海的這邊是岸。
因為我們就是從這里出發(fā)的。
(指導教師? 胡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