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試圖闡釋產出導向法(POA)指導下慕課結合翻轉課堂的MF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演講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在當前大力倡導“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深刻思考思政元素與英語演講課程的有效融合。最后,在教學反思中,思考英語演講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問題以及教學效能提升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英語演講教學;產出導向法;MF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夏海玲(1983.12-),女,海口經濟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比較文學。
【基金項目】??诮洕鷮W院校級教研教改重點課題“產出導向法(POA)指導下基于‘雨課堂平臺的MF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演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jyj2019008ZD)。
慕課(MOOCs)結合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而實現(xiàn)的混合式教學逐漸在國際國內教育領域興起?!队⒄Z演講》是以語言產出為導向的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更需要這樣的慕課結合翻轉課堂的MF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上課時間的利用率,增加學生演講實踐的機會。英語演講課程不僅僅局限于英語水平的增強,學生的知識積累、思維打磨、創(chuàng)新能力也應得到極大的提升;不僅角度要新穎,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弘揚正確的價值觀,要有效融入課程思政,實現(xiàn)“大思政”的育人理念。
一、 POA理論指導下英語演講課程的MF教學模式構建
此教學模式遵循“產出導向”教學法,實施“驅動——促成——評價”的教學流程。
二、 MF教學模式在英語演講教學中的應用
1. 學情分析與教學內容設計。英語演講課程被歸類為英語應用類課程。在我校,此課程主要是針對中高階英語學習者的培優(yōu)課程,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一門公共選修課程,此課程要實現(xiàn)語言應用為目的,產出為導向的教學效果。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外語教學,教學目標被具體化為產出活動,要實現(xiàn)工具性目標和人文性目標的結合。在英語演講課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接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演講任務及類型。學生的產出任務可以分別從讀稿式演講、背誦式演講、提綱式即興演講再到即興演講和現(xiàn)場答辯的逐步進階。根據POA理論倡導的全人教育理念,此課程要重視學生的有效產出,增強人文素養(yǎng)、思辨能力、心理素質等,需要學生達到以下三種目標:掌握演講基本禮儀的知識目標、創(chuàng)作英語演講稿等技能目標,具有思辨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的素質目標。
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慕課課程、TED Talks等免費網絡資源、英語演講參考書籍、期刊文章等,進行多元化教學資源的整合和提煉。首先,通過慕課課程學習和雨課堂里教師準備好的預習課件,學生可以提前學習到以下演講基礎知識和主要的演講技巧:演講的基本類型(introductory speech, persuasive speech, informative speech, speeches on special occasions )、演講開篇吸引注意力的四大方法(questions, vivid stories, startling facts, numbers and data, quotations, etc.)、演講主體結構的五大組織模式(chronological pattern, climactic patterns, spatial pattern, cause-effect pattern, problem-solution pattern)、論證材料的五大類型(stories, comparisons, statistics, quotations, common knowledge, etc.)、演講結尾的好方法(asking questions, giving quotations, making a call by challenging the audience, offering an idealized and positive vision, etc.)、演講中常用的修辭手法(rhetorical questions, parallelism,? parody, analogy, metaphor,etc.)。其次,教師在雨課堂的預習課件中布置好每一節(jié)課的演講主題或需要應用到的演講技巧,讓學生就本節(jié)課的產出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演講準備。同時,學生做好課上師生共同研討的準備。第三,教師可推薦學生提前觀摩一些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優(yōu)秀演講視頻,并要求學生自己分析總結其應用的演講技巧。此時,可參考全國三大英語演講賽事(“CCTV杯”“21世紀杯”“希望之星”杯)、TED演講、名人演講、影視演講片段等豐富的網絡資源。
在建構輸入材料時,在提供優(yōu)秀產出案例分析時,教師引導學生從演講禮儀、演講稿寫作和臨場演講技巧、流程等角度觀摩學習和體驗領悟,并作出自我修正,不斷探究和完成產出實踐,實現(xiàn)輸出驅動、產出導向的目標。學生需要在線上提前完成教師構建好的輸入材料的學習,在線下的翻轉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師生研討、行為引導教學、項目制教學等方式,結合個人展示、組間辯論、生講生評等教學方法對線上的學習內容進行引申和拓展,課下積極組織英文短劇表演、辯論賽、演講賽等活動,構架課前學習、課堂實踐和課外拓展三個層次,建立多維互動立體化學習空間。
2. 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有演講選手以“神農氏嘗百草”為引子導入農耕時期的教育話題;也有演講選手從“俯首甘為孺子?!薄芭=菕鞎钡戎袊幕涔驶蛎匀胧郑U釋“?!蔽幕谥袊鴤鹘y(tǒng)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時比較希臘神話和印度文化中的牛的不同特質。在演講舞臺上分享優(yōu)秀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闡釋中國形象,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文化,也講了世界性的東西。這些都是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演講課程的成功例子。
跨文化、跨語際的演講對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F(xiàn)代演講的理念和實踐從講究修辭氣勢轉變到了注重理性思辨。教師要寓思想教學于語言教學,在聚焦中西文化、進行價值觀比較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增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點、思想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以此發(fā)揮課程思政的作用。通過英語演講的方式表達對某一話題的觀點,使英語學習上升到語言交流、文化品格層面。英語演講教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yǎng)成又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在海南積極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在國際旅游島的舞臺上能用英文演講的方式推介海南,推介中國,弘揚社會主義風貌,真正做到“四個自信”。
演講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教育可以選取以下主題:語言與文化、個人與社會、中國與世界、人生與抉擇等。通過主題的設置引導學生思考并能就全球化時代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富有廣度和深度的演講。同時,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等育人功效。
3. 多元評價體系。第一,數(shù)據驅動教學(DDL)的大背景下,老師可以在慕課平臺和雨課堂教學平臺上直觀地采集到學習數(shù)據,結合學生的進步與變化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形成性評價。第二,結合課堂實踐中的即時評價、對課前課后產出任務的延時評價、師生合作評價、同伴評價等,對學生做出一個綜合考量后的終結性評價。第三,在演講產出任務匯報活動中,讓學生充當問答環(huán)節(jié)的challenger提問和進行深度交流。在由提問拓展出來的新的交流空間中,演講者要快速進行思考辨析,延伸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和邏輯,提問的學生也能從不同角度激活并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演講成功與否要考慮到作為聽眾的同學們的接受程度,這也體現(xiàn)出同伴評價的重要性,也是產出導向法提倡的師生合作評價原則的體現(xiàn)。第四,課堂演講要錄像,學生要做好自我反思并記錄自我評價。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個人關注,也能對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具體的有建設性的評價和建議。
三、 教學反思
1. MF教學模式保證了信息量和課堂參與度,但是課前預習、課中研討與實踐、課后拓展產出這些環(huán)節(jié)都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極高。這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教師需要選取合適信息,設置合適的產出任務,還要有優(yōu)秀的控場能力和豐富的演講實踐經驗。學生缺乏學習投入度,教師缺乏對學生線上學習的監(jiān)控,對師生來說,課下的負擔都有所增加。
2. 英語演講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不能太過刻意,要避免矯枉過正,避免觀點牽強附會。英語演講要對聽眾進行理性訴諸、情感訴諸和人品訴諸。
3. 產出活動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產出缺位、任務失調、情景失真、內化不足、形式不當?shù)惹闆r。教師對學生的水平評估不夠充分,在設計演講訓練活動任務時不能準確地設置難度。學生沒有充分訓練和內化所建構的新知識結構,無法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更達不到遷移運用的水平。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速成,學生若不能形成自己的語言和思想,就會對側重語言輸出能力的演講產生畏難情緒,演講實踐中的內容和表達都會差強人意。教師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提升思維高度,提升演講實踐能力。
4. 演講實踐不能一蹴而就,平時也要注重其他形式的語言產出活動的實踐積累。例如,歸納轉述、主題討論、角色扮演、講故事、講笑話等。歸納轉述練習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角色扮演活動,學生一旦進入角色,就會按照角色的設置來思考內容和組織語言。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還有一些游戲化教學,例如講故事,講笑話,頭腦風暴等等,都能提升思維的活躍度和新穎性。主題討論活動可以是學生個人見解的自主陳述,也可以是同伴各自觀點的交流切磋。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提升了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陳彩蘭,韓彥林.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效能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47(4):547-558.
[3]俞瑢.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演講教學實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24-28.
[4]錢蘇寧.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演講”翻轉課堂上的應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8(3):40-43.
[5]趙楊.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校英語演講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英語廣場,2020(11):113-115.
[6]李卓,胡玉秀.“翻轉課堂”結合MOOCs(慕課)用于高校英語公共演講課程教學探究[J].海外英語,2020(19):5-9.
[7]潘玉立,郜麗娜.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英語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探究——以《英語演講》課程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