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辰
(長春市寬城區(qū)文化館 吉林 長春 130000)
《飛屋環(huán)游記》是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2009年推出的第十部動畫電影及首部3D電影。本片獲得了奧斯卡評委的認可,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和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大獎,先后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上映,共計七億兩千多萬票房。該片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除了極具戲劇性的故事發(fā)展,還得益于處處與影片情節(jié)高度契合的配樂。
影片主要講述了78歲的卡爾老先生,為了信守對愛妻的承諾,決心帶著他與妻子艾利共同打造的房屋一飛沖天的動人故事。在飛屋環(huán)游途中,意外搭上了另一位乘客——8歲的小男孩小羅。他們遭遇了各種各樣奇妙而又驚險的事情,而這些遭遇也漸漸改變了卡爾的心態(tài),這位老先生最終打開心房,重新享受自己的人生。
影視配樂作為影片的一部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動畫電影中,音樂更能烘托出影片的情緒發(fā)展,同時它也是敘事的重要手段。
在《飛屋環(huán)游記》中,作曲家用音樂成功塑造出兩位主人公——卡爾和小羅,他們擁有各自的主導動機,在他們首次出現(xiàn)時會完整呈現(xiàn)他們的主題音樂,而他們之后每次出現(xiàn)也會重復這一動機給人加深印象。重復過程中會對主題音樂進行不同的變奏,來配合影片中不同的場景或不同的情緒。其中卡爾的主導動機也是整部影片的主題音樂,貫穿影片始終。全片音樂時而歡快,時而悲涼,時而緊張,時而震撼,充分表現(xiàn)了整部影片的情緒變化,使觀眾身心都沉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
整部影片共48段音樂,基本圍繞3個主導動機展開變奏,其中最重要的是卡爾的主導動機,共有15段音樂是卡爾動機變奏,所以卡爾動機當之無愧為影片的主題音樂。其次有10段音樂是圍繞小羅動機展開,7段音樂圍繞探險動機展開。
本文將對卡爾主題動機及其變奏手法進行分析,下面將挑選其中10段音樂進行具體分析。
(二)第5段《Married Life》是主題動機的第一次變奏,這段足足4分鐘的音樂將主題動機做了充分的發(fā)展變奏,講述了卡爾和艾麗婚后生活的全部內容,剛結婚開始裝修房子時,主題音樂用加弱音器的小號完全再現(xiàn),表現(xiàn)出兩人的甜蜜幸福。新房裝修好后,用小提琴演奏出稍微變化過的主題音樂(見譜例二)。這次變奏使旋律線條上揚到高音區(qū),并在結尾處旋律上行到極高音區(qū),其中運用了很多小提琴的滑音演奏法,表現(xiàn)出兩人開心喜悅的心情。接下來的鋼琴主奏進一步烘托出這種喜悅輕快的氛圍。就在他們準備要寶寶的時候艾麗突然被查出有不孕癥,這時音樂風格與之前產生鮮明對比,用鋼琴奏出慢速的主題音樂,舒緩而悲傷。當他們走出陰影回到正常生活時,弱音小號又奏出了輕快的主題音樂。最后他們漸漸衰老,艾麗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最終離開人世,此時再一次用鋼琴奏出慢速的主題音樂。這段平凡而充實的婚姻生活落下帷幕。
預示著事情不會就這樣完結,將有不平凡的事發(fā)生。
譜例一
(四)第10段《Carl Goes Up》驗證了上面的說法,老卡爾在自己房屋上系了成千上萬的氫氣球,并成功讓房子起飛,脫離了被拆遷的命運。此時的主題音樂由大提琴主奏,配以交響樂的編制,音響效果寬廣而舒展,充分表現(xiàn)出了卡爾的興奮與喜悅。
(五)第14段《Paradise Found》是主題音樂最不明顯的一次變奏,卡爾終于找到了天堂瀑布,此時由弦樂和木管演奏出寬廣而舒緩的旋律線條(見譜例三)。之所以說它不明顯,正是因為這段音樂并沒有主題音樂中核心的4音組動機,而只是取了主題音樂中每小節(jié)和聲的低音來做旋律音。在音樂的后半段可以明顯看到主題音樂的形態(tài),也就是級進上行的旋律線條。整段音樂也是形成一個凹形的旋律線條,與主題音樂一致。
(六)第34段《Giving Muntz the Bird》是主題動機的又一次變奏,在他們馬上要把大鳥凱文送到家時,主題音樂以2拍子的形式歡快響起(見譜例四)。這段變奏異常歡快,每個音都是跳音,并把原來3拍子的主題音樂緊縮到2拍子上,更表現(xiàn)出了凱文歸心似箭的喜悅之情。在音樂最后突然出現(xiàn)一個不協(xié)和音,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危險,凱文還是被抓回到了飛船上。
(七)第37段《Stuff We Did》,卡爾放棄了營救凱文,而是獨自回到家并開始翻看探險筆記,此時由鋼琴緩慢奏出主題音樂,寄托著卡爾無限的懷念。隨著卡爾心態(tài)的轉變,主題音樂中逐漸加入弦樂隊舒展的和聲聲部,音樂開始變得明朗,預示著卡爾決定回去營救大鳥凱文。
(八)第39段《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是主題音樂的又一次變奏,卡爾下定決心幫小羅營救凱文,主題音樂也變成4拍子的進行曲風格(見譜例五)。該段音樂加入了大量銅管樂器,其中圓號與旋律聲部形成模仿對位,營造出一種相互追逐的氛圍,小號則奏出剛勁有力的節(jié)奏音型,給人以極大的鼓舞。整段音樂氣勢磅礴,振奮人心,也為即將到來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譜例二
譜例三
譜例四
譜例五
(九)第44段《Seizing the Spirit of Adventure》是影片的高潮,是正義與邪惡的殊死較量。當小羅控制房子來救卡爾時,主題音樂用輝煌的管弦樂隊全奏奏響,回歸到3拍子,但仍保留進行曲風格(見譜例六)。當最后的上行音階進行到一半時,突然傳來一聲槍響,激昂的主題音樂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邪惡、緊張的主題動機變奏,但這一動機變奏沒有持續(xù)太久,最終正義走向了勝利。當卡爾和小羅凱旋時,主題音樂以樂隊全奏的方式再次響起,舒展而大氣,這場冒險之旅落下了帷幕。
譜例六
(十)第46段《The Ellie Badge》,小羅終于拿到了最后那枚徽章,主題音樂再次以鋼琴緩速奏出,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影片最后,孤僻的老卡爾終于變得開朗起來,陪小羅在路邊數(shù)顏色,此時的主題音樂速度略微變快,并加入弦樂聲部填充和聲,最后完全終止在鋼琴的主和弦上并結束全片。
《飛屋環(huán)游記》音樂風格多樣,既有優(yōu)雅的華爾茲音樂,又有詼諧幽默的爵士樂。影片配樂在傳統(tǒng)室內樂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想象力,并通過主題動機的不斷變奏而表現(xiàn)出來。在主題旋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主題動機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演奏法、配器編制等來表達出不同的情緒,從而與影片劇情高度契合。作曲家將不同的音樂語言巧妙融入到影片中,使整部影片的配樂既有整體感又不缺乏變化,《飛屋環(huán)游記》無疑是一部器樂配樂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