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產生有其理論背景、文化背景、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背景。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歸納其主要內容有:理想信念的教育、勇于擔當敢于斗爭的教育、提高七種能力的教育、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的教育等。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實現可通過夯實黨校培訓的主陣地、堅守網絡宣傳的全覆蓋、豐富新時代的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形式、做實自我實踐鍛煉等途徑,進一步提升中青年干部教育的效果及質量,把中青年干部培養(yǎng)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接班人。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 中青年干部 教育觀
中圖分類號:F061.3;A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10-025-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代,需要廣大的中青年干部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姿態(tài)融入新時代,迎接這百年一遇的機遇與挑戰(zhàn)。新時代的中青年干部生長在紅旗下,他們的知識水平高,工作能力強,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思想活躍,但是,他們沒有經過戰(zhàn)爭年代槍林彈雨、生與死的考驗,又處于全球化、信息化發(fā)達時代,各種社會思潮互相碰撞,先進的思想與陳舊的觀念相互交織,對中青年干部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造成極大的沖擊。因此,必須加強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新時代呼喚新思想,近幾年來,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fā)表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新要求、新內容、新觀點,賦予了馬克思主義中青年干部教育觀更為豐富深邃的內涵,為新時代中青年干部培養(yǎng)教育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為新時代中青年干部的培養(yǎng)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進而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產生的背景
1.理論背景。1850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之后,發(fā)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及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內在規(guī)律,提出了青年的發(fā)展是全世界人類的未來,是共產主義革命事業(yè)的希望,是生產預備隊和革命接班人的觀點。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由歐洲傳入中國大地后,馬克思主義的中青年教育觀也隨著共產主義運動迅速地在中國傳播開來,并逐漸受到共產黨人的重視。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非常注重中青年干部的培養(yǎng),要求他們加強政治學習:“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青年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除了學習專業(yè)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盵1]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引下,中青年干部教育觀得到了實質性的發(fā)展,并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理論以及毛澤東、鄧小平等革命前輩的中青年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產生的理論淵源。
2.文化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發(fā)展,特別是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盵2]近代中國的革命歷史,蘊含著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文化,對推進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將革命年代的紅色文化與中青年干部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讓中青年干部體驗和感受革命前輩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突出政治學習的紅色文化主題,從而使中青年干部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zhàn)爭中展現出的崇高品質。習近平同志自青年時代就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吸收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經常在許多重要的場合引經據典,學以致用。習近平同志長期的學習、從政、深入基層的經歷,使他深刻體會到中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長需要從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吸取治國理政精華,由此,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文化背景。
3.時代背景。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人口7.5億人,2021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第一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將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如何培養(yǎng)教育新時代的中青年干部,已經是擺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新課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交往進一步深化,東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先進的、落后的、腐朽的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沖擊著中青年干部的思想觀念,如果放松了對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西方各種主義的價值觀就會趁虛而入,侵蝕、占領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從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進而影響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因此,在新時代,需要把中青年干部價值觀培養(yǎng)作為黨和國家的基礎戰(zhàn)略,更需要有正確的思想引領、理論指導才能做好中青年價值觀培養(yǎng),提升中青年干部的教育質量,新時代迫切需要有習近平中青年干部教育觀新思想的指導。
4.個人經歷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從小就生活在具有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家庭,他的父親習仲勛同志的一生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絕對忠誠、鞠躬盡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是他學習的榜樣;習仲勛同志從小對他日常的學習、生活嚴格要求、言傳身教,更是為他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就上山下鄉(xiāng)到梁家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艱苦磨煉,與梁家河的父老鄉(xiāng)親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經歷,使他養(yǎng)成了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段知青歲月的經歷加深了他對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并對中國國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也有了深刻理解,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老百姓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習近平同志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到縣委書記,再到福建17年半的基層從政經歷,使其對中青年干部的成長有了深刻的體會。習近平總書記中青年時期的學習、生活、基層工作經歷,為進一步形成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主要內容
1.理想信念的教育。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把握,要注重對中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進行重點研讀,突出新時代中青年的使命責任。通過堅定中青年的理想信念,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得到更加長遠的進步及發(fā)展。在中共中央黨校2019年春季學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進程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一名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深刻分析了在一名中青年干部成長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并且進一步剖析了中青年干部如果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所產生的嚴重后果,突出強調中青年干部一定要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不會迷失方向,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貢獻。
2.勇于擔當、敢于斗爭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講話中指出,中青年干部要勇于擔當,砥礪前行,強調中青年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中青年干部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砥柱,必須挑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敢于擔當,敢于迎風破浪。一個好的中青年干部應該具備過硬的政治能力,能夠保持自己的黨性和原則性,從而對新時代復雜的形勢進行把握,能夠完成艱巨的任務。中青年干部要身先士卒,敢于接受新任務、新挑戰(zhàn),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對新時代的發(fā)展形勢做好有效地把握,從而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難題進行有效地解決,以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及擔當。
新時代的中青年干部不但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而且還要有敢于斗爭精神。中青年干部教育觀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敢于斗爭的精神,使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建立,必須注重聯系時代形勢變化,引導中青年干部從新的角度出發(fā),善于對新形勢做出判斷,針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3.提高七個能力的教育。在中共中央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學習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青年干部教育內容需要從“七個能力”方面入手,即提升中青年的政治能力、改革攻堅能力、群眾工作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應急處突能力、抓落實能力。首先要求中青年干部不但需要擁有過硬的政治能力,還要同時兼具良好的干好各項工作的能力,然后再通過鍛煉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七個能力”,使中青年干部能夠對復雜形勢進行有效應對,完成時代賦予的任務,并能夠聯系時代形勢,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從而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重大困難、重要矛盾進行解決,強化中青年干部的本領,使中青年干部能夠得到有效歷練,勇挑重擔,有效落實上級部署,使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建設工作得到有效地開展。[3]
4.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當今世界,互聯網信息高度發(fā)達,價值取向出現了多元化,各種各樣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從未間斷,西方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各式各樣的價值觀時時侵蝕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因此,必須加強中青年干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價值觀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中青年干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出現問題,必將影響其成長、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大學生而言,步入社會最初的選擇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個扣子扣錯了,下面所有的扣子都扣不對?!蓖ㄟ^引導中青年干部樹立核心價值觀,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繼往開來,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建設的長遠發(fā)展及進步。[4]
5.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青年干部思想活躍,文化知識水平高,因此,要引導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的文化自信,使中青年干部成為文化自信的主力軍。中青年教育觀的形成,要從文化自信入手,注重堅持文化創(chuàng)新和文藝創(chuàng)新。作為中青年干部,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汲取正能量,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并利用文化自信滋養(yǎng)中青年干部的精神力量。同時,要積極引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的文化自信。
家國情懷的教育也是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內容之一,通過培育中青年干部的家國情懷,實現中青年干部即深愛自己的“小家”,更深愛自己的祖國,更能為家國擔當。通過對中青年干部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和教育,積極引導中青年干部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堅持不懈地奮斗。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的教育是進一步提高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境界,助力中青年干部樹立遠大理想,成就夢想。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實現途徑
1.夯實黨校培訓的主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實現,首先,要注重以黨校培訓為主陣地,系統(tǒng)學習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重要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對中青年干部在價值觀的積極引導教育,牢牢擰緊人生的“總開關”。其次,要通過充分發(fā)揮黨校培訓的主陣地作用,堅持黨校姓黨,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引領中青年干部思想,培養(yǎng)教育一大批的中青年干部聽黨話,跟黨走,有效地提升中青年干部的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鞏固和提升黨和國家的執(zhí)政基礎。第三,要充分發(fā)揮黨校培訓主陣地作用,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青年干部教育的新要求、新思想、新觀念落實在中青年干部的培訓課程,把中青年干部培養(yǎng)教育成為黨和國家強有力的助手和忠誠的后備軍。
2.堅守網絡宣傳的全覆蓋。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落實,要注重聯系時代形勢的變化發(fā)展,借助網絡媒體,對中青年干部教育觀進行有效的宣傳和指引。這一過程中,注重強化網絡宣傳工作,突出黨管青年的理念,利用網絡對黨的意識、理念進行宣傳和教育,對中青年干部的價值理念起到積極、正向的影響,對廣大中青年干部進行有效組織,使青年干部能夠對黨的各項工作任務進行有效把握,狠抓政策,突出落實,發(fā)揮網絡重要引領及覆蓋作用,使中青年干部有效地參與到實踐工作當中,對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有效地落實,以提升中青年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建設打造能力過硬的后備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及進步。
3.豐富教育內容,緊跟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構建,要注重聯系時代發(fā)展形勢,與時俱進,注重對教育內容的充實、豐富、更新,有效提升中青年干部教育的針對性,避免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無的放矢,要真正做到教育內容既要腳踏實地,又要有創(chuàng)新。把握中青年干部教育觀,需要注重對教育內容進行準確定位,創(chuàng)設有特色、有意義的培訓課題,將中青年干部培訓需求與教育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使中青年干部教育內容更具時代特色。要不斷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青年觀的思想,創(chuàng)新黨的理論,以增強中青年干部培訓的實效性、獲得感,永葆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活力。
4.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增強吸引力。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其教育形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新時代中青年干部的教育需求。因此,必須在中青年干部的培訓教育之前,應該提前深入基層單位了解中青年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瓶頸,準確找到他們的需求點,有的放矢,注重對教育形式進行有效地創(chuàng)新,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從而使中青年干部的能力及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一過程中,注重設立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講堂,突出中青年干部精細化培訓管理理念,增強中青年干部的發(fā)展決心和信心。同時,注重用好“老帶新”的教學模式,借鑒前人的經驗教訓,將課堂教學與實踐工作進行緊密地結合,有效地提升中青年干部的能力及素養(yǎng)。將課堂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引導他們到紅色革命老區(qū)體驗和感受革命斗爭時期,革命前輩為了新中國成立,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不斷增強中青年干部培訓教育的吸引力、向心力。
5.社會實踐的自我鍛煉。新時代中青年教育觀要突出自我鍛煉,引導中青年參與到實踐工作當中,提升干部培訓的實效性。這一過程中,聯系社會實踐,突出“重實績”的理念,引導中青年干部參與到專項課題培訓當中,時刻關注中青年干部在實際工作中的動態(tài)情況,抓好中青年干部實踐培訓的量化考核,對中青年干部的培訓情況進行有效地分析,聯系實踐培訓中的問題及不足做好針對性的改善。通過利用社會實踐指引中青年干部進行自我鍛煉和完善,不斷地提升中青年干部的實踐能力,通過社會實踐的自我鍛煉,總結理論,再指導實踐,使中青年干部不斷地在實踐中成長,升華理論水平。
四、結語
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的產生有其深厚的背景,其內容也將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的豐富、充實,其實現的優(yōu)化途徑也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傊?,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要遵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青年干部教育觀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引導中青年干部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強化理論素養(yǎng),以提升中青年干部的實踐能力,使中青年干部思想上樹立牢固的“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實際行動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2]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
[3] 周英東,敬海新.習近平關于干部教育重要論述的基本內容與理論品質初探[J].理論探討,2020(05):68-73.
[4] 王鳴媛,黃超.習近平政德觀融入高校基層干部教育路徑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學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07):33-36.
(作者單位:中共云霄縣委黨校 福建云霄 363300)
[作者簡介:施妤婷(1990—),女,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人,中共云霄縣委黨校教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