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萬
摘? 要:一直以來,在針對一些超高層建筑的防火災方面的設計與修建中,其中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就是防治和疏散。但是從當前時期的消防工程修建和設計來看,依然會發(fā)現很多的不足之處要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只有更好地做好火災的預防和疏散工作,才能使超高層建筑在居住和使用的過程中更加安全,也能夠切實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文章主要圍繞超高層建筑中火災的預防和疏散兩大關鍵性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fā)現了一些關于設計方面出現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解決策略,以便給超高層消防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放火疏散;存在問題;探究路徑
中圖分類號:TU972.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336
引言:針對超高層建筑群消防建筑優(yōu)化的過程中,關于對防火和疏散方面的修建是確保其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所謂對其進行整體優(yōu)化,主要是指既不能損害高層建筑的實際功能,又要在突出火災防治和疏散建設的主要特點,以及保證在建設過程中具備更好的安全性。在進行設計過程中,整體疏散的仿真模擬是超高層建筑預防火災的最佳選擇,同時也要對建筑中的樓梯區(qū)域進行優(yōu)化,在方案的設計上,要將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要遵循省時的原則,進而能夠切實保障超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幾率。
一、在超高層建筑中比較常見的消防建設問題
1.超高層建筑中對人員進行疏散比較困難
從消防安全的監(jiān)督進行考慮,超過高層建筑中,不僅是樓層比較多,而且其中居住和辦公的人員也比較多,所以當出現火災進行疏散的過程中,要想將高層人員垂直疏散到最低層,必然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例如,一個人深處在二十樓的位置,假設他周圍的人很少,樓梯也很通常的情況下,最快也要三分多鐘的時間到達最低層位置,如果樓層更好的情況下,那么需要的時間也會隨之增加。由此可見,如果是超高層建筑中,不到樓層較高,而且每層會有更多的住戶,那么在出現火災需要疏散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擁擠,混亂,甚至會出現踩踏,以這種疏散形式進行計算機模擬測試,其結論是如果所有人都能夠成功疏散的情況下,最少也需要50分鐘以上,如果在避免層短暫停留,就會耗費更長的時間,這會直接威脅到居住者的生命危險。因此,對于一些超高層建筑一定要科學地設計避難層并制定合理的疏散方案。
2.對防火分區(qū)的劃分不規(guī)范
對于建筑來說,隨著層數的增加,其中的居住者和辦公人員也會隨之增加,因此,為了更加方便人們的出行,樓層中的電梯數量也會增多。此外,樓層越高,住戶越多,其使用的電氣設備也就會越多,若是機電設備和通風設備的數量都開始增加,就會占用更大的空間。如果想要很好地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就必須要保證能夠讓每個樓層具備良好的采光效果,又能夠科學的利用樓層的面積。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超高層建筑中,對每個樓層的使用面積的設計,就會嚴重超出預設的范圍。如果將其劃分成兩個防火區(qū),那么必然會造成樓梯通道,或者一些辦公活動區(qū)域的堵塞現象,這種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形式也很難受到居住者的認可。
二、探究處理消防建設問題的最有效途徑
1.探究電梯疏散路徑
眾所周知,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一旦發(fā)生火災,需要疏散的人員會很多,而且通過樓層垂直疏散的方式也會存在很大的困難,如果只是通過傳統(tǒng)的樓梯進行人員的疏散,也會消耗更長的時間,所以也很難起到好的疏散效果。針對此問題,相關負責人也要積極探索一些更加實用的新路徑,與樓梯相比較,電梯的速度會相對較快,也更加方便。但是要明確一點,疏散電梯并不能是我們平時乘坐的商用電梯。在進行疏散電梯的設計時, 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有很多,如要關注超高層建筑疏散電梯的控制問題,合理的供電設置,而且是要具備有效的放火防煙功能。此外,還要對相關負責人員疏散的責任人進行相關的使用流程培訓,使其具備正確引導和疏散的能力。雖然火災的發(fā)生有時候不可避免,但是能夠真正使用到疏散電梯的時候卻少之又少,但是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一旦發(fā)生嚴重的火災,為了確保居住者的生命安全,縮短疏散的時間,那么有效利用疏散電梯進行人員的疏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就已經開始利用樓梯為主,電梯為輔的人員疏散逃生方式,這樣也會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人員的擁擠現象,而且通過這樣的分散性人員疏通,也有效的縮短了人員轉移的時間,促進了超高層建筑安全疏通效率的提升。
2.設計核心筒的防煙防火環(huán)節(jié)
樓梯間,機電管井,電梯井和一部分平面建筑的面前,都存在于超高層建筑的核心筒內囊中。通常情況下,超高層建筑中的核心筒電梯的位置都是以開放的形式存在,并且都是與外圍的走廊都是互通的,在它們中間并沒有防火分隔,而電梯的等候區(qū)域以及走廊的位置,通常都是采用的機械排煙的形式,為加強超高層建筑的安全性建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采用封閉式加壓核心筒,以此來達到將防火墻和防火門分隔開的目的。此外,還可以在樓梯間與辦公區(qū)域相連接的位置,打造三級加壓環(huán)境,進而使防火的效果更加明顯。通過以上的探究和摸索情況來看,盡管在設計的過程中,超高層建筑中的單一樓層面積,與實際的防火分區(qū)規(guī)劃面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過在超高層建筑中設計核心筒來有效實現防煙防火的功能,是一項十分有利的構思,而且為疏散電梯的建設預留除了足夠的空間。所以,就能夠合理去除一部分超高層建筑的核心筒面積,并且依然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防火區(qū),進行是分隔區(qū)的劃分更加標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必須要將防火疏散問題進行更好的落實,同時要積極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措施,重點要通過疏通電梯的設計,以及核心筒的獨立分隔等方面為重點突破口,做好超高層建筑防火疏散工作,不斷探究新的有效實施途徑,切實保證居住者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田玉敏.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評價方法的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25(1):33- 37.
[2]陶李華,伍衛(wèi)軍,徐亮.超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探討[J]. 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29(6):497-499.
[3]方正,馬莉莉,盧兆明.高層建筑疏散時間計算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21(4):10-13.
(青島國信上實城市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