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巧霞
(舞陽縣中心醫(yī)院 內(nèi)一科,河南 漯河 4624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是臨床常見多發(fā)危急重癥,殘死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臨床應采取積極措施早期、快速、完全開通梗死動脈[1]。臨床多采用靜脈溶栓治療,具有簡單快速、療效肯定的優(yōu)點。阿司匹林可用于抗血小板治療,能抑制其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瑞替普酶屬于第三代溶栓藥物,能激活纖溶酶原,有效預防血栓形成,效果顯著[2]。氯吡格雷是一線抗血小板藥物,可抑制血小板活性及聚集;替格瑞洛是新型環(huán)戊基三唑嘧啶類藥物,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與活化,從而改善冠狀動脈血流[3]。本研究選取89例A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瑞替普酶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舞陽縣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9例A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n=41)與觀察組(n=48)。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2~78歲,平均(55.26±10.25)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8.5~23.4 kg·m-2,平均(21.56±0.89)kg·m-2;發(fā)病至溶栓時間1.2~4.1 h,平均(2.65±0.68)h。觀察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33~79歲,平均(58.57±9.89)歲;BMI 18.3~23.6 kg·m-2,平均(21.24±0.95)kg·m-2;發(fā)病至溶栓時間1.4~4.3 h,平均(2.73±0.65)h。兩組性別、年齡、BMI、發(fā)病至溶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舞陽縣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jīng)實驗室、心電圖、查體、超聲等檢查確診為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為急性發(fā)作;②不能及時進行介入治療或球囊擴張時間與溶栓開始時間相差>60 min,且就診時間距球囊擴張>90 min;③≥2個肢體導聯(lián)或胸導聯(lián)ST段抬高>0.1 mV;④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⑤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陳舊性心肌梗死;②腦出血病史;③ 6個月內(nèi)有過短暫性腦缺血或缺血性腦卒中;6個月內(nèi)接受過重大手術;接受過其他抗凝治療;④顱內(nèi)惡性腫瘤;⑤腦血管結構異常;⑥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檢查結果異常;⑦心肺復蘇史、出血疾病史;⑧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⑨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⑩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繼發(fā)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旁路疾病。
1.3 治療方法
1.3.1基礎治療 兩組均給予60 U·kg-1肝素靜脈注射,最大劑量4 000 U。
1.3.2對照組 采用氯吡格雷(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390)聯(lián)合阿司匹林(湖北美寶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747)、瑞替普酶[愛德藥業(yè)(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30095]治療,瑞替普酶靜脈推注,每次18 mg,30 min后重復給藥1次;阿司匹林口服,每次3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每次300 mg,每日1次。
1.3.3觀察組 采用替格瑞洛(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4165)聯(lián)合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療,阿司匹林、瑞替普酶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替格瑞洛口服,180 mg,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xù)用藥1個月。
1.4 觀察指標(1)治療后30、60、120 min兩組血管再通率。(2)兩組ST段恢復率、胸痛緩解率。(3)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兩組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計數(shù)。(4)兩組不良反應(牙齦出血、腹瀉、鼻黏膜出血、藥物疹)發(fā)生率。
2.1 血管再通率治療后30 min,兩組血管再通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0、120 min,觀察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管再通率比較[n(%)]
2.3 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計數(shù)治療前,兩組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計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血小板計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計數(shù)比較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ASTEMI是由于冠狀動脈病變導致血供減少或中斷,導致心肌急性持久性缺血,及時恢復冠狀動脈血流再灌注,減輕心肌壞死對治療ASTEMI具有關鍵作用[4]。阿司匹林是環(huán)氧化酶-1(COX-1)抑制劑,能結合血小板中環(huán)氧化酶活性位點絲氨酸,降低前列腺素環(huán)內(nèi)過氧化物及血栓素A2水平,從而抑制血小板活性及聚集狀態(tài),發(fā)揮抗血栓作用。瑞替普酶屬于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能與栓塞部位血栓處的纖維蛋白、纖溶酶原形成復合體,加快纖溶酶溶解速度[5];且溶栓活性好,體內(nèi)半衰期長,溶栓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均為治療ASTEMI的基礎藥物。氯吡格雷在可與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ADP)非競爭性結合,降低結合率,抑制血小板聚集,但起效時間長,會增加出血危險,臨床治療ASTEMI效果仍有待提升,從而進一步改善生活質(zhì)量。李崢嶸等[6]研究表明,替格瑞洛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STEMI的療效明確,90 min內(nèi)血管再通率高達84.4%,臨床可推廣應用?;诖?,本研究中采用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替格瑞洛,結果顯示,治療后60、120 min觀察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替格瑞洛能直接抑制P2Y12受體,快速強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于較短時間內(nèi)再通血管,具有快速、高效特點;且能避免血栓再次形成、脫落,減少微栓塞發(fā)生率;同時減輕血栓負荷,恢復冠狀動脈血流[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ST段恢復率、胸痛緩解率高于對照組。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療ASTEMI能在抗血小板聚集、快速溶栓基礎上抑制血栓再次形成,能恢復ST段抬高、減輕胸痛癥狀,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8]。同時,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血小板計數(shù)大于對照組,是由于替格瑞洛直接抑制P2Y12受體的作用為可逆性,長期使用不會使機體中血小板水平出現(xiàn)破壞性異常下降現(xiàn)象,且停藥后血小板活性能得到有效恢復,從而改善血小板計數(shù),治療有效性高。另外,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替格瑞洛不會增加ASTEMI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療ASTEMI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促進ST段恢復,緩解胸痛,提高血小板計數(sh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