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華,郭錦均,鄭燕冰,陳建江,李琳紅
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yī)院兒內科,廣東東莞 523900
膿毒癥即指由于感染而引發(fā)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和致死率[1]。 在美國,膿毒癥年發(fā)病人數達到75 萬人,其中,死亡人數達到21.5 萬人,其致死率與急性心肌梗死相當[2]。 膿毒癥演變?yōu)橹匕Y膿毒癥或膿毒癥性休克為一個連續(xù)過程, 該過程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會逐漸增加,病死風險隨之上升[2]。 此外,膿毒癥發(fā)展過程中,還可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傷,尤其是心肌功能損傷較為常見,發(fā)生率約為50.00%[3]。因此,早期識別、診療重癥膿毒癥及由其造成的心肌損傷,對患者預后的改善及生命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腦鈉肽(BNP)為利尿鈉肽家族成員之一,可調節(jié)血容量、血壓的自穩(wěn)平衡,且具有利尿作用,目前臨床上主要將該其用于心功能診斷中[4]。 鑒于此,為明確膿毒癥患兒BNP水平和病情嚴重程度及與cTnI 的相關性, 現對該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30 例膿毒癥患兒、35 例一般感染患兒、30 例非感染患兒展開研討, 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30 例膿毒癥患兒、35 例一般感染患兒、30 例非感染患兒分別納入甲組、乙組、丙組。甲組 (均符合膿毒癥臨床診斷標準[5]):18 例男,12 例女;年齡2 月~8 歲,平均(3.67±1.08)歲;其中,膿皰病2例,腦炎3 例,腹瀉8 例,肺炎17 例。 乙組:20 例男,15例女;年齡2 月~8 歲,平均(3.69±1.12)歲;其中,支氣管炎2例,腦炎3 例,上呼吸道感染6 例,腹瀉7 例,肺炎17例。 丙組:17 例男,13 例女;年齡2 月~8 歲,平均(3.67±1.10)歲;病因:交通事故1 例,扁桃體出血3例,誤吸3 例,癲癇5 例,中毒5 例,低血糖6 例,過敏7例。 3 組以上資料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已經醫(yī)學理論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長均了解且支持該項研究。
納入標準:自愿接受BNP、cTnI 檢測;臨床資料完整;家長了解該研究內容,同意患兒加入研究,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署姓名。
排除標準:合并腎功能缺陷、免疫系統(tǒng)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惡性腫瘤者;精神疾病者。
3 組患兒均予以BNP、cTnI 檢測:采集所有患兒2 mL清晨空腹靜脈血, 加入含有EDTA 的試管內, 充分混勻,在4℃條件下,以3 500 r/min 速度離心約20 min,留取血漿放于-75℃下備用。利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以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患兒血漿內BNP、cTnI。 BNP 正常參考值:≤40 pg·mL-1,cTnI 正常參考值:<0.3 ng·mL-1。
①觀察3 組BNP、cTnI 水平。
②觀察重癥與輕癥膿毒癥患兒BNP、cTnI 水平。
③分析感染患兒BNP 與cTnI 之間的關系。
以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較丙組,甲、乙兩組BNP 水平均增高,且甲組高于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乙、丙兩組相比,甲組cTnI 水平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丙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 組患兒BNP、cTnI 水平對比()
表1 3 組患兒BNP、cTnI 水平對比()
組別BNP(pg·mL-1) cTnI(ng·mL-1)甲組(n=30)乙組(n=35)丙組(n=30)F 值P 值1 025.86±37.4 1 72.98±20.18 24.36±2.87 37.627<0.001 0.07±0.02 0.04±0.01 0.03±0.01 11.314<0.001
與輕度膿毒癥組相比,重癥膿毒癥組BNP、cTnI 水平均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重癥與輕癥膿毒癥患兒BNP、cTnI 水平對比()
表2 重癥與輕癥膿毒癥患兒BNP、cTnI 水平對比()
組別BNP(pg·mL-1) cTnI(ng·mL-1)重癥膿毒癥組(n=9)輕癥膿毒癥組(n=21)t 值P 值4 892.46±135.68 539.85±90.82 32.544<0.001 0.11±0.02 0.04±0.01 19.799<0.001
經Pearsion 分析,全部感染患兒(甲組、乙組)BNP與cTnI 水平屬于正相關(r=0.232,P<0.05),但相關性不強。
膿毒癥為人體對感染反應失調所致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依照病情程度,可劃分為輕癥膿毒癥、嚴重膿毒癥與膿毒癥性休克[6]。 膿毒癥休克通常伴有多臟器功能障礙,特別是其造成的心肌功能損傷,這是導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7]。 因此,早期識別膿毒癥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是否出現心功能障礙,并予以患者及時、對癥治療,是降低該病危害性、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
BNP 為豬腦中分離、提純出的一種利鈉肽,具有強大降血壓、擴血管、利尿、利鈉作用[8]。但目前研究證實[9],BNP 廣泛分布于人類肺、心、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組織,正常健康者BNP 多出現于心房。 相關動物實驗證明[10],心室為分泌、合成BNP 主要場所,心房發(fā)揮儲備作用。 待BNP 生成后進入血液循環(huán)與靶器官相應受體進行結合發(fā)揮作用,調節(jié)機體血壓、水電解質平衡,保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BNP 還可通過多種機制,改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作用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壓,調節(jié)反饋腦部心血管中樞活動,提高腎血流量與冠狀動脈壓。 張孌孌等[11]文獻中報道,膿毒癥患者BNP 水平明顯增高,且增高程度和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吳海波等[12]研究中顯示:嚴重膿毒癥組BNP 水平(5 601±215)pg·mL-1與膿毒癥組(632±125)pg·mL-1相比,顯著較高;該研究中,重癥膿毒癥組(4 892.46±135.68)pg·mL-1和輕癥膿毒癥組(539.85±90.82)pg·mL-1相比,明顯較高,可見膿毒癥患者BNP 水平越高,臨床癥狀越嚴重。
cTnI 為調節(jié)橫紋肌和心肌收縮的相關結構蛋白,由肌鈣蛋白T (TnT)、 肌鈣蛋白I (TnI)、 肌鈣蛋白C(TnC)組成。在整個心肌細胞內,3%左右cTnI 于血漿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其他的轉變?yōu)閺秃衔?;當心肌細胞膜為完整狀態(tài)時,cTnI 無法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但當心肌細胞出現可逆性損傷時, 呈游離狀態(tài)的cTnI 便能快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內,在心肌受損前導致血清內cTnI 急劇升高,且該種狀況可連續(xù)1 周左右。 cTnI 對心肌損傷特異度與敏感度均較高,可在早期反映心肌損傷情況。 在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心肌細胞損傷一般呈細胞亞微結構變化,心肌中肌鈣蛋白分解為小片段,心肌細胞通透性提高,進而造成cTnI 水平增加。 該研究中,甲組cTnI水平與乙、丙兩組相比,均明顯較高,重癥膿毒癥患兒cTnI 水平與輕癥膿毒癥患兒相比,顯著較高,這提示膿毒癥患兒病情越嚴重,其心肌損傷發(fā)生風險越高。
通過對膿毒癥患兒BNP 與cTnI 水平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發(fā)現,BNF 和cTnI 水平上升呈一致性,屬于正相關,但兩者相關性不強,這表示BNP 水平不能充分反映膿毒癥患兒心肌損傷程度。 原因分析: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較多可影響B(tài)NP 合成及分泌的因素,譬如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腎衰、急性肺損傷、兒茶酚胺藥物的應用、細胞因子(白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 等)作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綜上所述,膿毒癥患兒BNP 水平顯著增高,且跟隨病情的加重而逐漸升高。 膿毒癥患兒BNP 水平和cTnI水平表現為正相關,但相關性不高,這提示BNP 水平無法有效反映患者心肌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