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朝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讓學生快樂學習已成為教師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快樂,教師要明確英語課外閱讀的意義,營造英語課外閱讀氛圍,根據(jù)學情進行分級閱讀,引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方法,豐富課外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閱讀;閱讀資源;閱讀興趣;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118-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外閱讀是基于課堂學習的一種拓展閱讀。與課堂教學不同的是,課外閱讀最需要的不是教師的諄諄教誨,而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從何而來?愛因斯坦早已給出了答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屑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這就是教師在進行課外拓展閱讀時應該追求的。本文就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進行探討。
一、營造課外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喚醒讀者的閱讀激情。例如圖書館安靜、學術氣息濃厚,學生能很快進入閱讀狀態(tài),閱讀效率也會提升。同時,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并且需要耐心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每一天的閱讀中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是要倡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課外閱讀,并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合理安排時間。在學校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時,教師要抽空進行巡視,觀察他們閱讀的文章或書籍,遇到質量較好的文章時推薦給其他學生閱讀,鼓勵學生自帶閱讀資料與其他同學共享。在節(jié)假日,要給學生開出閱讀書單,并通過閱讀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比如通過給學生發(fā)放一些小獎品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下,本就有課外閱讀欲望的學生會積極地去實踐,沒有課外閱讀欲望的學生也會被帶動,從而會形成課外學習的熱潮,提高閱讀效果。
二是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認真體會“讀中樂”。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好的閱讀氛圍都會使每一個人受益無窮。當每一名學生能靜心閱讀,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能從閱讀中提升學習成績時,教師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氛圍就成功了。此時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英語課外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的整個學習狀態(tài)和身心發(fā)展都會受益。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二、根據(jù)學情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能夠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水平進行針對性閱讀,有利于消化閱讀內(nèi)容,提升閱讀效果。不同的學生課外閱讀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成績好的學生謀求進一步的提升,而成績差的學生目標可能只是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時,教師要考慮教材內(nèi)容、教學任務和學情,以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課外閱讀。如果統(tǒng)一推薦書目,學生的閱讀就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根據(jù)學生情況分級閱讀就顯得尤為必要。
教師在推薦閱讀書目時,可以根據(jù)檢測的成績情況安排。學生成績A級的,可以選擇篇幅較長、生詞較多的書目;學生成績B級的,可以選擇篇幅較短、生詞較少的書目。這樣的閱讀推薦,符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利于學生結合自身的英語水平進行閱讀,易于學生吸收和消化閱讀內(nèi)容,閱讀興趣會隨之提升,閱讀掉隊的情況也會相應減少。
對于不同性格、不同興趣的學生來說,不同的書目推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對于生性活潑、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天馬行空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趣味性較強的書目如《快樂王子》,從而體現(xiàn)“樂中學”的閱讀理念。
三、引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方法
英語閱讀需要長期堅持、不斷積累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初中生自控力弱,閱讀習慣一般處在養(yǎng)成狀態(tài)。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就要注意掌握閱讀方法。在閱讀習慣循序漸進的養(yǎng)成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激勵學生進行閱讀,還要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
一是做好課外閱讀的筆記,積累美妙的句子和段落。比如在閱讀培根的《論讀書》時,對“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就要記筆記,還要加強記憶。為了形成你追我趕的班級閱讀氛圍,教師還可以選出優(yōu)秀的閱讀筆記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大家學習怎樣做英語閱讀筆記。
二是通過卡片記憶生詞,達到順利閱讀課外書目的目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一些不認識或不懂的單詞、句子,要及時記在卡片上。學習之余,借助工具書查閱,既是學習,又是提升,學生就會有獲得感和愉悅感。通過這樣的閱讀積累,學生的英語能力會很快得到提升,也能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從而達到“樂中學”的效果。
三是梳理閱讀文本框架,簡要分析文本脈絡。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學生閱讀之后,要做到了解文章大意,提煉文本主要信息并作簡要分析,以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體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價值和意義。
四是分享閱讀故事。要讓學生不定期編寫閱讀故事,通過課前五分鐘或班會時間,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閱讀過程中的苦與樂,得與失。這既是學生閱讀成績的匯報,又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展示;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又能培養(yǎng)其英語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四、豐富課外閱讀資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豐富的閱讀資源,學生的閱讀就是紙上談兵。英語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接受能力、閱讀方向,搜尋高質量的閱讀書目。在選擇閱讀書目時,還要一定注意識別書籍是否適合學生閱讀。比如《小王子》《白雪公主》《小紅帽》等,不僅生動有趣,極易吸引學生的閱讀注意力,還有豐富的知識和道理,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同時,在題材上也要注意多元化。教師可以選擇外國報刊和權威網(wǎng)站文章,例如《英國周報》,教師可以從中選取一些學生能接受的閱讀材料,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五、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一是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科學取舍閱讀資源。如果教師自己的閱讀技巧都不對,教授學生就無從談起。譬如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時,應運用閱讀文本的技巧展開教學,從文章大意到文章結構開始抽絲剝繭,逐步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中心思想,乃至具體細節(jié),對于經(jīng)典文本甚至可以一字一句地梳理文章段落。課外閱讀并不是脫離課堂教學的,恰恰相反,它是課堂閱讀的拓展。因此,有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才能有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
二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學生能夠科學取舍閱讀資源、自主閱讀課外書籍,才算課外閱讀的成功。自主閱讀能力依靠長期積累,據(jù)說習慣可以21天養(yǎng)成,但能力卻不行。教師不可能隨時輔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那么在相同條件下,擁有自主閱讀能力的學生收益絕對是最大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方案,擠出閱讀時間,指導學生科學閱讀。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要想讓學生做到在“讀中樂”“樂中學”,教師就需要根據(jù)學生具體的閱讀需求,選擇有質量的閱讀材料。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環(huán)境,合理開展閱讀活動,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分級閱讀。如此,英語教學才能夠走得更遠,學生才能學得更多。
參考文獻:
[1]王麗娜.閱讀素養(yǎng)視閾下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實踐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9(08).
[2]于紅亮.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的“三教”改革[J].文教資料,2020(06).
[3]孫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04).
[4]桑小麗.選讀·互探·表演:英語課外閱讀“關鍵詞”[J].江西教育,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