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云南昆明 650504)
《廣告視覺表現》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不僅具有藝術和文化相結合的特征,還需要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其他各學科知識的支撐,是一門跨學科融合的課程。然而,目前我們的專業(yè)越來越細化,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使教師的學識往往局限于某一學科領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如何在《廣告視覺表現》課程中進行跨學科合作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知識的整體性、廣告設計技能具有重要意義。
廣告設計是通過視覺表現,經由大眾媒介傳播、目的在于勸服消費者?;趶V告設計的綜合性與現代性特征,其要求課程中要突出教學內容的多元化,那么主導性的傳統(tǒng)學科知識似乎在教育教學中顯現出其局限性,催生了跨學科合作??鐚W科是指通過融合不同學科的觀點,建構一個更加綜合的觀點來回答或解決一個由單一學科或專業(yè)無法解決的寬泛和復雜的問題?!稄V告視覺表現》課程中的跨學科教學是指由傳播學、藝術學等學科的老師協作,共同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廣告設計作品需要回答多個問題,比如廣告設計對誰?在哪里?說什么?怎么說?等問題,學生需要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廣告設計元素,因此,廣告設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圖形創(chuàng)作過程,而是始于市場調查、分析終于設計作品被發(fā)布出去的過程,為了使大學生全面掌握廣告設計所涉及的知識,跨學科合作教學的必要性不容忽視。
廣告設計是市場營銷發(fā)展的產物,好的廣告是以商品的促銷情況作為評判標準,因此對于市場的熟悉程度對廣告設計具有很大的影響。大多學生在入學前是沒有市場工作經驗的,缺乏產品市場的相關概念和實際操作的方法,因此對市場營銷的學習至關重要。在課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時刻關注消費者心理、行為和喜好,培養(yǎng)學生“敢為消費者的需求與欲望制造、銷售和廣告”的創(chuàng)造能力,需要具有市場營銷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協同教學。
《廣告視覺表現》課程必須立足于與消費者溝通,把廣告信息有效傳達給消費者,那么學習傳播學的傳播模型是非常必要性的。傳播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學科,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如何表達?消費者如何接收信息等問題都需要被考慮,因此傳播學教師介入課程,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在以受眾認知方式為中心的基礎上,提升傳播符號的表現能力,比如藝術圖形語言創(chuàng)作如何更好地傳達信息,廣告版式如何引導受眾的視覺流程等,需要傳播學的教師在課程中進行引導。
《廣告視覺表現》課程同時需要學生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討論與消費者溝通的符號、模式,然后再按執(zhí)行創(chuàng)意的思維方法進行作品設計。整個過程既需要藝術指導,也需要科學的分析方法。學生只有基于市場營銷與傳播的知識,才能妙、巧、準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由于我們現行教育的學科分類呈現內卷化,每位專業(yè)老師對于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知識具有深入的研究,但對于跨學科的知識知之甚少,因此必須多學科的教師協同完成課程教學。
以往的《廣告視覺表現》課程教學大多在藝術學院展開,師資隊伍基本是設計類學科為主導,雖然部分教師在課程中會與同專業(yè)或兄弟院校的老師探討交流,然而大多局限于同一學科領域,許多老師發(fā)現教學中大多出現以下問題:第一,由于專業(yè)特長的原因,大多老師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重點在于教創(chuàng)意執(zhí)行方面。藝術類教師專業(yè)性要求較強,很少跨專業(yè)教學的情況出現,因此,在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的教師大多是藝術類專業(yè)畢業(yè),其強項在于藝術創(chuàng)作上,所以在教學上側重創(chuàng)意的藝術表現方面。第二,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對實際消費市場的動態(tài)掌握不明,在教學中影響創(chuàng)意策略判斷。
《廣告視覺表現》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以跨學科知識為基礎,通過對項目進行行業(yè)分析,市場調查,思維發(fā)散、文案、攝影等系列的教學實踐,培養(yǎng)理論基礎扎實、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里所說的跨學科知識,并不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包括市場經驗,因此筆者在教學改革設計時,考慮到多學科教師合作和市場導師協作的問題。
1.同一學校多學院教師合作教學
既然是多學科的教師合作教學,那么在教學內容、教學學時、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要進行重新調整課程教學大綱。首先在教學內容上,劃分為市場營銷內容、傳播學內容、藝術設計內容三部分。其次是教學學時的安排,主要依據教學的內容量化分配,目前《廣告視覺表現》課程課時量是72學時,具體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如下表:
第三,考核方式采取基礎知識考試與作品考查兩種方式。以往的《廣告視覺表現》大多以作品代替考試,造成學生有一種觀念,整個課程只需要學習設計作品的技術,對于理論的學習不夠重視。本次教學改革在理論學習結束后實行隨堂考試,主要檢查學生對于廣告設計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考試題型有簡答和論述兩種形式。期末考核仍然以作品設計為主,且使用集體評分的方式,幾位任課老師共同參與到成果評價當中。
2.學校教師與市場導師協同設計創(chuàng)作指導
前文已經提到,純粹學校老師教學會出現與市場脫節(jié)的情況,而廣告設計是一個要求與市場密切相關的專業(yè)知識,需要對市場動態(tài)非常了解,那么就需要一位指導教師是在廣告市場工作的人員。本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安排廣告設計作品指導和市場分析兩方面的內容由學校教師和市場導師共同教學。
《廣告視覺表現》課程一般安排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本次課程改革實踐的同學是云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18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1班,全班27人,教學安排在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即2020年上半年開課,為了更好地檢驗教學改革的效果,本次課程引入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的選題,通過教學改革實踐,以比賽成果來檢驗教學效果。
本次教學的多學科基礎知識聘請云南民族大學多個學院的老師,且是本次教學改革項目的課題組成員。由于這些老師均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本部分內容是各個老師分別教學,這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問題,后續(xù)將予以分析。設計教學內容時,主要考慮哪些是基礎知識,并沒有考慮學科之間相互穿插的問題,因此前期的學習,學生同時接受不同學科老師的講授?;A知識講授完成后,學生接著做市場實踐、作品傳播元素和效果分析等課后作業(yè),然后再回到課堂上進行指導。廣告視覺表現方法緊跟其后進行教學,如此安排主要考慮到學生需要基于了解競爭市場、消費者觀念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之后市場導師開始介入,對學生作品給予指導意見,這個過程與廣告色彩、廣告版式內容講授幾乎同期進行。
通過一個學期的課程改革實驗發(fā)現:1.學生們在做廣告設計時,開始具有市場觀念,會從消費者出發(fā),想通過市場調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行為和心理,且最終也會回到消費喜歡聽什么,看什么來指導藝術創(chuàng)作;2.學生在練習廣告視覺表現方法時,會意識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形在傳播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歧義,不利于信息傳播等問題;3.學生對于什么是好的廣告設計的思考較教學改革之前的學生而言,視角更多,關注的內容更全面。最后學生參加2020年的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27位學生的作品共獲得云南省賽區(qū)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優(yōu)秀獎4名??傮w而言,比教學改革之前課程效果有所提升。
基于理論性內容和應用性操作結合的《廣告視覺表現》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盡管希望更好地傳授知識,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還是發(fā)現了一些問題。第一,學生對于理論學習出現一些困難。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生是圖形思維為主,專業(yè)的理論授課老師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時,所舉案例大多以文字為主,學生反映學習出現一些困難。第二,《廣告視覺表現》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涉及多學科,按目前的教學安排是理論學習在前,之后才是實踐,即意味著學生在短時間內需要同時接觸多學科知識,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出現知識混淆的情況。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學習,更大可能地獲得知識和技能,筆者建議《廣告視覺表現》在現有的課程改革基礎上可以考慮以下改進方式:第一,雙師協同課堂教學??鐚W科老師合作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的不同學科的老師分別承擔課程內容,而應考慮雙師協同教學,即一位視覺傳達設計的老師和一位跨學科的專業(yè)老師合作。視覺傳達設計的老師對本專業(yè)的學生以及他們易于接受的話語體系比較了解,可以補充跨專業(yè)老師知識要點解釋。第二,優(yōu)化課程內容設置。課程內容設置上可以考慮知識點項目制,比如把市場調查作為一個項目來做,教授完專業(yè)知識后馬上引入課題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每個知識點都帶入實踐,這樣可以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原來理論與實踐割裂學習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