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婷
(杭州市紫荊花學校,浙江 杭州 310000)
美術治療又稱為“繪畫治療”,是藝術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方法?!霸摲椒ㄒ岳L畫藝術為介質(zhì),通過創(chuàng)作者、作品、治療師三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過程,解決來訪者的情緒沖突、心理困擾?!碧厥鈨和捎谄渖淼娜毕?,傳統(tǒng)的心理治療方法不適合特殊兒童。而美術治療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對心理的投射作用,使得該方法可以有效地應用于特殊兒童的心理治療與干預。研究表明,美術治療能有效地釋放有情緒障礙的孩子舒緩身心,并且削弱其嚴重攻擊行為。特殊兒童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尤其在自閉癥兒童的社交能力培養(yǎng)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幫助語言障礙的孩子,表達其情感和想法等等。
孩子其實有很多想說的話,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而難以表達出來,就需要非語言性溝通和內(nèi)心分析。而非語言溝通的方法中,美術游戲的方式有很多優(yōu)點。這時,如果孩子面前有美術材料,那么他就可以把心里的事畫在紙上,或是手工做出來。藝術都是自由的表現(xiàn),美術也無需條條框框約束孩子,他們會通過藝術活動,在無意中中將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悲傷……家長都不知道孩子有哪些潛力沒有被關注。一旦內(nèi)心深處的世界經(jīng)由美術活動的方式表達,對于孩子的成長,解放壓抑的心靈都是有益的。
媒材廣義來講就是指畫畫的材料,憑借不同的媒材,美術作品有太多的表現(xiàn)技法,除了鉛筆畫、蘸水筆畫、版畫、水彩畫、油畫、丙烯顏料畫,還有照片、拼貼以及電腦制作等等。正是材料的多樣化,才使繪畫藝術有著迷人的外貌。美術教育以訓練技巧與美術知識為目標,美術作品以美學為評定標準。那么對于智能不足的自閉癥兒童而言,培智學校的美工課程應著重于作品創(chuàng)作之過程、形式、內(nèi)容和媒材選擇。學生作品也應作為自我表達、溝通與成長的工具。鼓勵自發(fā)性表達與心理運作的經(jīng)驗為主,從中獲知創(chuàng)作者內(nèi)在心里的訊息。
選用什么樣的媒材,當然,這一切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而言。媒材的選擇受當事人本身的特質(zhì),每一種材料都有不同的特色與表現(xiàn)方式,材料的特性也會影響當事人的表達方式。
第一階段——油畫棒隨意涂鴉
讓自閉癥兒童自己選擇顏色在紙上隨意涂鴉,也可以多種顏色覆蓋,可以閉眼畫,用手去觸摸感知油畫棒在紙上留下的紋理。
可以伴隨音樂,鼓勵他們探索在一種自由方式中體驗繪畫的 樂趣。
第二階段——隨著音樂隨意畫線條或圖案
要求自閉癥兒童聽著音樂,描繪出自己的心情,用自己想要的任意圖案去表達。主動檢查畫中的項目或符號象征,并且用它們將整個畫面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聯(lián)系起來。最后再觀察畫面,看看圖案像什么再豐富畫面。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分享環(huán)節(jié),繪畫完成后與老師一起觀看畫面,有表達能力的自閉癥兒童可以說一說自己如何創(chuàng)作的。
善用媒材,繪畫、手工相結合
如何在美工作品制作中融合多樣美術表現(xiàn)形式和材料,有效促進孩子的多元發(fā)展?
為了解決工具帶來的困惑在接下來的課堂中,選用了厚圖畫紙、卡紙、塑料蠟筆,控制力好的學生使用水彩筆,對繪畫工具也進行分層使用。根據(jù)桌面的顏色選用不同底色紙張,目的在于加強反差,給予學生單純的環(huán)境。對于無法使用畫筆的學生,采用粘貼的形式降低難度。多利用身邊的材料,或者自然媒材,讓自閉癥孩子發(fā)現(xiàn)周遭的事物,感知這個世界。
繪畫手工是每一個身心障礙兒童都可以參與學習的學科。教學設計中注重調(diào)適取向的美術治療理念,將媒材或工具等進行的調(diào)整,用意在使活動順利進行并減少挫折感,為適應特殊兒童的個別能力之需求發(fā)展。
美術治療以體驗和感受為主,在設計課程時,老師要注重體驗式的教學。在培智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藝術課程占有更多的比重。特殊學校的繪畫手工課程,應在繪畫手工技能與康復之間找到平衡,并不斷朝著全人療愈的發(fā)展的方向邁進。這也是美術治療應用在自閉癥兒童教育教學中的首要理念。目前,我校以結合生活性課程為主,依據(jù)學生自身能力的個別化教育模式;倡導孩子通過藝術進行自我療愈以達到培育心靈和性情舒緩壓力,藝術本身就蘊含著治療的力量。隨著國內(nèi)外美術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思考怎樣讓美術在不同領域的交叉和融合過程中發(fā)揮中介作用?
對于自閉癥兒童,需要在課堂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以學生為本,滲透個別化教育,上課時為自閉癥孩子準備圖片提示,結構化的指令簡短明晰,一聽就讓學生明白。由于他們的特殊性,他們有著特殊需求,理應為他們提供特殊的幫助、支持來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在教學設計上需盡量兼顧特殊學生的需求。
孩子天生喜歡游戲,特殊兒童更是如此,實際上很多課程的目標都是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以生活適應為基礎的教學、發(fā)展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該是第一位的。那么教師就不能按照普遍意義上的“美術課程標準”來要求他們?!皬淖鲋袑W”是杜威全部教學理論所遵循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教育應該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讓特殊兒童“愛”上美工課,課堂中不再是簡單的描線與涂色,學生能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體會美、創(chuàng)造美。
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評價,以訓練技巧與美術知識為目標,美術作品以美學為評定標準。而美術治療著重于作品創(chuàng)作之過程、形式、內(nèi)容和媒材選擇。美術治療視作品為自我表達、溝通與成長的工具,鼓勵自發(fā)性表達與心理運作的經(jīng)驗為主,從中獲知創(chuàng)作者內(nèi)在心里的訊息;鼓勵兒童彼此欣賞與尊重個人的表現(xiàn)。讓其多嘗試多經(jīng)驗以開拓技巧;鼓勵其自發(fā)性地表現(xiàn)自己。
對自閉癥兒童實施教學評價,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鼓勵。更多地是關注特殊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埽瑤椭厥鈱W生正確看待自己、補償缺陷, 使之獲得一定的自信。美術治療中的作品評估并不是美術作品的優(yōu)劣評定,一般不做橫向比較,重視個人自身的縱向比較。
目前,我國對于特殊兒童的美術治療中的診斷與評估尚不完善。常用的評估模式采用的是心理計量取向,即通過“前測—治療—后測”的形式。由于特殊兒童的語言能力還有理解能力都存在問題,前測可以采用“兒童繪畫發(fā)展理論”來進行測試,評估兒童在哪一個繪畫階段,以及相對應的智齡。還有一些測驗方法如:羅夏墨跡測驗、畫人測驗、屋樹人測驗、家庭動力繪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