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對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要求學生能夠牢固掌握教師仔細講解的書本知識的前提下,更要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自主分析問題、收集信息得出答案。而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課堂實驗的教學模式無疑變得日趨重要,不僅是得出生物結論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學科愛好,動手探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平臺。本文將對影響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結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實驗》,提出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2-0142-02
一、高中生物實驗的重要性
新課改強調(diào)學生認知水平和能力發(fā)展的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它提出要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育作為整體教學目標。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課堂實驗教學作為一個非傳統(tǒng)利用教材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化學習而偏向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的教學方式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正日趨重要。
(一)便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
高中生物教材絕大部分的知識點均來自歷史上偉大的生物學家們多次實驗得出的研究成果,因此,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無疑可以再現(xiàn)當年那些前人們實驗的場景,讓學生從最本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見證偉大結論的誕生,進而去認識、理解、掌握這些生物知識,而非機械化地對著教材死記硬背。
(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驗動手能力
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老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生物實驗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 從提出問題,到設計實驗具體步驟、動手實驗以及最后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正是如此,實驗教學帶給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它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完成從僅僅知道結論的應試化學習模式轉變?yōu)橹淙桓渌匀坏淖灾鲗W習模式,這種轉變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更便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自己動手實驗的操作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思維模式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想必會讓學生受益終生。
(三)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除此之外,教材中的多數(shù)實驗,均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共同討論(例如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中的《影響酶的活性》實驗,該實驗與教材上其他具體給出實驗過程的實驗不同,該實驗只給出可能使用到的材料用具,要求學生自己根據(jù)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提出問題,通過討論提出猜想,并針對猜想設計實驗,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操作,最后得出結論,是一個很先進很典型的實驗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考驗。在這過程中,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和責任感,由于這一點,可以更有效地讓每個學生甚至是有懈怠心理的學生融入,參與到課堂之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進行有效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二、影響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一)老師對于有效性的定位偏差
但是,在目前全國大部分的高中生物實驗課程的開展的時候,部分生物老師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對于生物課本上結論性的知識進行講解和鞏固來應對考試,大量擠壓實驗課和原理講述這一部分的教學時長,例如將高考大綱里規(guī)定的重點實驗單元的內(nèi)容,僅僅進行教師實驗,或是讓學生觀看模范案例的視頻錄制而不親手去做,在教師實驗或視頻結束后,直接讓學生死記硬背該實驗的結論和??键c,他們認為這便是提高了生物實驗的有效性,但是恰恰相反,這一現(xiàn)象和學習的初衷是本末倒置的,盡管可能有的學生對于書本上的重點知識掌握十分牢固,但是將這個知識點稍微變化一下,可能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弊端就會展現(xiàn)。更重要的是,將學生變成了一個享受他人的咀嚼物,而不會自己去思考分析的學習機器。
(二)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也正是在部分教師對于有效性定位偏差,如此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大環(huán)境下,導致了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的觀念發(fā)生了極端化的轉變。教師對于實驗課程的單一化,應付式教育,會給學生傳遞一種實驗課并不重要的消極態(tài)度,學生會片面地認為實驗課僅僅是老師講解—跟著老師的步驟做—老師講解的過程,會喪失對于生物實驗的熱情和興趣,由于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這一學科的學習熱情,部分學生會認為,生物只是自己通往高等學府的墊腳石,自己只是為了考上大學而學習生物,等到自己進入大學,便再也不會和生物學有任何關聯(lián)。除此之外,由于生物在整個理科學習中,更偏向于文字類,需要計算的部分相較于化學物理更少,并且高考中分數(shù)占比是所有理科學科中最低的一門,難免部分學生會輕視生物學科的學習。因此,在課下自主學習時間里,學生往往更喜歡用相對較少的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
(三)實驗室基礎設施欠缺
目前部分學校的生物實驗課程存在走個形式,走個過程的問題。部分教師或學校明明知道實驗室基礎設施欠缺,但由于圖方便,省資金的思想作祟,對于實驗室基礎設施欠缺的現(xiàn)狀,沒有及時完善補充實驗設施,放棄了給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機會,這也是不對的。
三、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的措施(以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中《酶的活性的影響因素》實驗為例)
(一)轉變觀念,明確定位
為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首先轉變觀念,掙脫應試教育的枷鎖,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能力作為首要教學目標。在生物實驗課上,教師應明確自己的引路人,點撥者的身份,而非傳統(tǒng)的講授者。學生才是實驗課的主人,應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在課前,教師應該在以下方面明確自己的定位
1.提前專研本章實驗內(nèi)容,掌握實驗重難點和安全隱患(例如部分實驗應該用水浴控制溫度,不可直接進行加熱,使用酸堿溶液時應注意安全)。
2.提前進入實驗室檢查試驗器具是否完善,提前進行實驗規(guī)范的操作,確保實驗切實可行。
3.提前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并安排小組長,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布置預習作業(yè),要求在實驗課前各組進行討論和思考,以紙質(zhì)版的形式提交各小組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書。
4.課前對學生作業(yè)進行批改。
5.講解實驗室須知和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安全隱患,培養(yǎng)學生愛護實驗器材,不浪費實驗材料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
(二)營造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應該當好引路人這一角色,控制課堂秩序的同時,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輕松活躍,卻又嚴謹求實的課堂氛圍。例如:
1.展示各小組的設計成果,并提出思考題:為什么加酶洗衣液中,會標注該洗衣液的適用溫度?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儲藏、運輸,使用酶制品應該有哪些注意因素?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2.再次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問題。
3.各小組分別在各組組長的安排下有序進行實驗。教師應深入學生身邊觀察學生實驗操作過程,對于正確操作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熱情。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小組及時進行指導,但不可直接告訴錯因,更不可以上手代替學生實驗,而是以設問的方式進行啟發(fā)。(如:當學生遇到將酶先進行pH值的實驗后,沒有更換酶,而是在上面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酶的溫度的實驗,導致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教師可給予適當提醒:“請同學思考一下酶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或者“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是什么呢?”)若多個小組同時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應該暫停實驗,召集學生對不符合實驗預期現(xiàn)象的問題集思廣益,同樣以設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得出答案。并記錄常見問題用于課后總結復習。
4.待學生實驗結束后,組織學生再次討論課前布置的思考題,看是否在課堂實驗的過程中得到解決。
5.最后公布標準的實驗過程,并給予演示
(三)重視實驗過程,培養(yǎng)學生實驗意識
目前,大部分生物實驗課,課程結業(yè)成績都是按紙質(zhì)版的實驗報告或者是測驗的形式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行評估,這一方式更加看重結果而非實驗過程。這與新課改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更應該引入全新的學習評分模式:將紙質(zhì)報告,測驗在結業(yè)成績的占比降低,加入課堂表現(xiàn)這一評測規(guī)則,并占較大比例。分別從課前預習,課堂與老師的互動,在實驗小組內(nèi)的溝通合作能力,在實驗中的動手參與程度,以及實驗成果等方面設立考查點,在同學和老師的共同測評下得出最后分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思考能力,協(xié)作能力的真正價值遠遠超過固定思維模式下的一紙黑字答案。
總之,對于當下如何正確高效地開展高中生物實驗課,這是學校、教師、學生三方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應共同努力。而且高中生物實驗課是培養(yǎng)學生個人綜合素質(zhì)以及對生物這一學科的學習熱情的極佳平臺,當下教師應更注重這一學習板塊的構建,不斷思考如何提高生物實驗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2]劉建林,張小勇.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實踐探析——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3]張小勇.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三步曲”[J].中學生物教學,2018(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