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
認字和寫字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認字、寫字能力都格外重視,會有意地讓學生進行識字和書寫的訓練。但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則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提升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進行探討。
一、識、寫結合,引導穿插性寫字
課標與之前相比,對學生識字和寫字能力沒有更進一步的要求,但是對于每個年級細分的識字和寫字內容進行了調整,對前兩學段的識字、寫字的數(shù)量要求減少了,并且還建立了“多認少寫”的教學導向。教師在落實課標的要求時,要讓學生以掌握基本筆畫、結構以及寫法為主要目標,在識字教學里穿插進行寫字教學,將認和寫結合起來。
由于漢字是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教師對學生進行書寫啟蒙時,可以讓學生將寫字認為是在進行繪畫。每一個漢字都有它的特點以及含義,雖然有部分漢字被簡化了,但其中的規(guī)律依然是有跡可循的。
如一位教師在對“月”字進行識字、寫字教學時,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彎月牙是如何變成“月”字的,再帶領學生記憶“月”字的拼音。
師:大家告訴老師這個字怎么念?(指拼音)
生:y-uè-yuè。
師:這個字像天上什么樣的月亮?
生:像月牙。
師:那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把
“月”字寫出來。大家注意看我的筆畫,第一筆是豎撇,像月牙一樣向外彎曲,而不是一豎,大家一定要注意。之后是橫折鉤,中間兩橫?,F(xiàn)在大家自己寫一遍。(生模仿師開始書寫“月”字)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借用多媒體將月牙變成漢字的過程對學生進行了演示,強調了“月”這個漢字的由來,并且對學生進行了拼讀和書寫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讀寫對“月”這個漢字加深記憶。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掌握“月”字書寫方法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書寫“明”“朋”等文字,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學習結構更加復雜一些的漢字,并且對漢字的結構、形成、變化建立初步的認識,提升識字、書寫能力。
二、寫、思結合,引導分析性寫字
學生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普遍存在書寫漢字時不注意筆畫順序的情況,不合理的筆畫順序會導致書寫出來的漢字不工整、不美觀。如,很多學生在書寫“身”這個漢字的時候,就經(jīng)常把橫折鉤這一筆畫分成橫折和豎勾兩筆進行書寫;很多學生對于“口”字的書寫,為了速度快就直接畫一個圈,寫成比較奇怪的漢字,對于走之旁在書寫時要在橫折折撇筆畫和捺的筆畫之間繞一個圈,書寫不規(guī)范。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在書寫過程中的這些小問題,及時加以規(guī)范和糾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由于年紀較小,學生不太容易觀察到漢字中的一些細微變化。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醒,讓學生明確一些細微的變化就會形成兩個不同的漢字。教師在進行漢字書寫教學時,一大難點是帶領學生歸納認識相近、易錯的漢字偏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觀察記憶。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學”和“?!边@兩個漢字時,就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的區(qū)別。教師首先在黑板上對“學”和“常”進行板書。
師:同學們請讀出這兩個字。(分別指“學”和“?!保?/p>
生:學、常。
師:那么大家對比這兩個字
是不是有一樣的地方呀?
生:上邊都有三個點和一個
禿寶蓋。
師:回答基本正確,但是不嚴謹。上邊的這個部分是這兩個字的偏旁,“學”字的偏旁部首叫作學字頭,而“?!弊值钠圆渴捉凶魇裁茨??
生:常字頭。
師:回答——錯誤。叫小字頭。那么誰能告訴我學字頭和小字頭有什么不一樣呢?先別著急回答,請大家打開課本和字典,先觀察一會兒。(生觀察)
師:現(xiàn)在可以告訴我有什么
不同了吧?
生:上邊三個點中,中間的那個部分不一樣。
師:對,學字頭第二筆是點,小字頭第二筆是豎。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差別,不要寫錯。
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兩個偏旁部首的記憶進一步加強了。
三、寫、評結合,引導趣味化寫字
1.在寫評結合中掌握寫字規(guī)律
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長期規(guī)范學生的正確書寫習慣,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讓學生做到理解和掌握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且內化于心形成書寫時的自覺行為。
如教師在對“河”字進行講解的時候,可分為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河”字,通過一筆一畫的緩慢書寫,讓學生觀察筆畫順序以及文字結構,通過觀察對“河”字學會如何書寫,如偏旁三點水要寫得比較細,但是要在田字格的左半部分,“可”字要寫得比較寬,但不能超過田字格的中線。其次,教師可以在學生觀察板書“河”字的書寫過程后拋出問題:如何能讓“河”字在書寫時顯得既工整又美觀?學生在觀察教師板書以及教材中印刷體的文字后,可以總結出一些經(jīng)驗,即三點水寫得窄一些并且與右邊的“可”字保留不遠不近的距離,可以讓“河”字書寫得更加好看。教師可以在這里繼續(xù)強調左右結構漢字的左邊讓右邊原則,即“偏旁迎讓”的書寫原則。
教師利用示范書寫,讓學生通過觀察建立了一定的左右結構漢字書寫原則的認知后,可以再舉一些例子,除了“河”字之外,其他三點水為偏旁的漢字是不是也應該使用相同的原則進行書寫呢?并且在黑板上繼續(xù)板書其他以三點水為偏旁的漢字。如“海”“湖”“江”等,要求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進行書寫練習,寫完后由教師對寫得比較好的學生進行點評,進一步突出“偏旁迎讓”原則在書寫中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讓學生自己觀察書寫過程并進行認知,代替之前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授課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研究總結出相關書寫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并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漢字書寫原則的理解。
2.在寫評結合中提升寫字美感
漢字的書寫還有一種藝術形式稱為書法。教師要在適當?shù)碾A段向學生介紹書法這門藝術,同時帶領學生對一些比較工整的書法作品進行賞析,讓學生在賞析中逐漸領會漢字之美。此外,還可以鼓勵有興趣的學生進行書法學習。
如一位教師在對“雙”字進行教學時,選擇了如下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在黑板上為學生展示“雙”字的兩種不同書寫方法,第一種是把組成“雙”字的兩個“又”寫得一模一樣;第二種是把左邊的“又”中最后一筆捺改成點,并且按照左窄右寬原則,把左邊的“又”寫得窄小,右邊的“又”寫得寬大。然后向學生拋出問題:黑板上書寫的兩個“雙”字,哪一個看起來比較美觀呢?鼓勵學生說出理由。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第二個“雙”字看起來要比第一個好看一些。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第二種寫法的“雙”比第一種好看在哪里?學生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第二個“雙”中,左邊的“又”不僅把捺變成了點,書寫大小也與左邊的“又”不同,因此相比第一個“雙”比較靈動且美觀,引導學生明白左右結構的構字規(guī)律和漢字美感書寫規(guī)律等,讓學生通過對比自行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隨后,教師用成熟的理論對學生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加以歸納和總結。最后,教師讓學生在總結剛才書寫“雙”字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推導出其他一些重復字組合成為左右結構漢字的例子,在黑板上寫下“朋”“林”等字,并且引導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如何能讓這類漢字寫得更加美觀。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書寫能力時,不能只要求學生掌握如何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怎么樣書寫漢字才具有美感,并帶領學生體會和感受漢字書寫方法的技巧,讓學生通過自行研究和領悟提升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字教學時,一定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欣賞漢字之美為基礎,以高標準對自己的書寫習慣進行培養(yǎng),并為將來人生中的書寫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銅山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