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梅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培養(yǎng)同學們的學習習慣,老師是起到關鍵作用,首先老師就需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一對一的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同學們心中的想法,正確引導他們有學習方向,在老師引導的同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督促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低,自覺性不強,本文試著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小學低年級學生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想要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要讓同學們明確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什么?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際活動來完成相關任務,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其中課前預習的習慣是養(yǎng)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伴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深入發(fā)展,小學語文老師在教育教學方式上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并且要升華教學內容的知識點,提高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升華了的教學內容里,同學們可能在課堂上很難去理解消化,單單只是在上課聽老師講,可能達不到課堂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課前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做好認真的預習,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會有很大幫助,同時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及時消化知識點,當同學們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碰到了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做好標記,等老師在課堂講解時認真聽講,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困惑。其實同學們的課前預習時間并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隨著小學語文教學課標的更改,大大減小了同學們的課后作業(yè)負擔,這樣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提高同學們的自覺性有很大的幫助,發(fā)揮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語文學習任務主要是識字寫字,積累相關詞匯,同學們就應當把識字寫字作為課前預習的重要內容,這樣在課堂上進行字詞講解時,不僅可以加深記憶,還可以增強理解。還有就是提前把所需學文章標好自然段,對課文進行朗讀,這些課前預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幫助。例如,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這篇課文,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這篇課文講解之前,可以要求同學們先預習這篇文章,在家長的帶領下朗讀這篇文章,進而對生字詞進行預習,例如“霜”、“吹”、“落”、“降”、“飄”等字,同學們在預習這些生字詞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先給同學們解釋這些字詞的含義,讓他們對這些字詞有些印象,有利于提高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二.在課堂上集中精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通過不完全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同學們如果自己去研究一個知識點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并且在這個時間的基礎上還不能弄懂該知識點,大大降低了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如果同學們能夠將這個時間精力集中放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那么就可以解決很多難題,有很多同學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會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了,就開始在課堂上開小差,不求甚解,但是到了課后卻發(fā)現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不僅浪費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還增添了課下的學習負擔,打擊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不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提高。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課堂的學習時間,首先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黑板上或者是老師所展示的PPT上,為了讓注意力始終保持在語文課堂上,同學們可以在心理暗示自己要認真聽講,把課前預習的問題帶到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解決同學們心中的疑惑,并且要運用眼、口、手、耳、盡量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不要讓自己分心。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提出的相關問題,同學們應當積極努力思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立場,不要膽怯,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自信心,還可以增強邏輯思維能力。當別的同學在發(fā)表觀點時,其他同學應當認真傾聽,看看別的同學對這個問題是怎樣角度進行思考的,你可以在心理想他的回答需要有哪些補充和說明,如果當你的觀點與其他同學的觀點不一致時,可以把它提出來進行交流討論,這樣可以讓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紅馬的故事》這篇課文,老師在講解第三自然段時,可以向同學們提問,椅子會走路嗎?老師畫畫有個什么特點呢?讓同學們獨立思考,自主判斷,鼓勵他們積極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同學們進行激烈的討論之后,老師可以總結老師畫畫隨心所欲,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注重的是自由。
三.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鞏固知識點,拓展課外閱讀
同學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忘記,所以想要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比如說同學們在背誦一篇課文時,可能會有出錯的地方,讓他們糾正之后馬上進行第二次背誦,錯誤率就會低,但同學們如果中間相隔了一段時間,再一次進行背誦,那么錯誤率可能顯得不盡人意,所以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完知識點后,同學們在課后時間要規(guī)律性的進行再一次復習,這樣可以讓知識點在腦海中的記憶更深,從短時間的記憶變?yōu)殚L久性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當同學們對語文知識點進行了鞏固復習之后,還需要拓展自己的語文視野,拓寬知識面,所以可以適度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壓力較輕,有更多的空余時間,可以讓他們閱讀一些優(yōu)質的課外書籍,增強語文核心素養(yǎng),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全面發(fā)展,很多小學生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閱讀什么樣的課外書,這時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向同學們推薦符合他們年齡和有利于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課外書籍,讓同學們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的漢字和字詞,還可以豐富課外知識,增強詞匯量,從而促進同學們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增強邏輯思維。對于班上語文基礎較好的同學,老師可以給他們推薦沒有拼音的課外書籍,讓他們有更高的挑戰(zhàn),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了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將它記錄下來,碰到相關的成語可以把它的意思背下來等等,讓他們在閱讀完相關書籍后發(fā)表自己的讀后感,為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打好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讓他們在日常的語文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學習相關技巧提高語文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
四.增強老師與家長的交流,共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要想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需要同學們無時無刻都提醒自己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這就需要學校與家庭之間相互合作,共同督促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且將這個習慣落實到實際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堅持。特別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較低,自制力較差,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可能比年齡較高的學生來說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和精力,有些同學可能養(yǎng)成了21天的好習慣,但是在第22天又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只是因為第22天沒有老師的督促以及堅持不下去了,所以老師在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首先要讓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愿意為學習付出。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同學們在校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時刻都提醒自己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這時家長就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家長不僅僅只是在口頭上去督促同學們學習寫作業(yè),而是要落到實處,追蹤同學們的學習實際情況,看同學們在哪個時間段做了什么內容,是否有認真仔細的完成相關任務。比如說同學們可以到自己的家長那里進行課文的背誦,以及字詞的默寫,把這兩項任務堅持每天在父母面前做完,對于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會有很大的幫助,有效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增強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好語文這門學科,樹立強大的自信心,這樣老師在教學上也可以輕松一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感受到學習壓力大,要鼓勵他們積極與家長或者老師進行溝通,讓老師和家長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心里的實際情況,讓同學們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老師和家長之間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讓同學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是理解和支持的,良好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幫助同學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促進同學們學習上的進步,由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老師和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觀察同學,當同學們心理上出現了問題時,可以及時溝通處理,有效解決學生的困境。
總而言之,想要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從同學們的課前預習、課堂上集中精力以及課后鞏固拓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次,老師和家長之間要有密切的聯(lián)系,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動態(tài),讓同學們對學好語文這門學科樹立強大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茜.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2]沈韻.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有效教學的行動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何靜嫻.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D].蘇州大學,2018.
[4]付超.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建構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5]徐彩玉.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素養(yǎng)提升研究[D].揚州大學,2017.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