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錦華
內容摘要:當今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在各行各業(yè)中的應用逐步成熟,雖然教育領域對新式技術應用普遍不敏感,但信息技術仍然憑借強大的授課優(yōu)勢打入了學校課堂應用中。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化教育,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從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入手,加強知識拆解分析能力,有效提升語文教學難點的授課效率,并創(chuàng)設出趣味課堂氛圍,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結合的具體含義,隨后對應用現狀進行簡要剖析,最后對授課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課堂 信息技術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全球普及,大數據信息化技術逐漸走入了我們身邊。小學語文教學所面向的學生年齡段小,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還有待提高。在授課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技術,結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進行針對性授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思考探究熱情,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化交流,達到提升語文成績同時加強信息處理能力的雙贏局面,有利于素質化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合的含義分析
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發(fā)揮其直觀性、綜合信息量大的特點,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與分析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并平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老師獨自掌控課堂,學生參與度低下的問題。借助信息技術,教師能夠與學生實現即時溝通,并檢查他們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及時做出相關批語。學生則能夠通過課堂視頻錄制,在課后也能夠復習課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點,從而加強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熟練度,鍛煉自主學習能力。[1]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教師簡化教材的知識難點,從而將原本抽象的文學表現轉化為直觀利于學習的圖像或視頻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的本質是網絡資源共享,其特點是利用網絡向人們提供必要的內容信息、娛樂項目、以及可用資源等。在當今時代,一門學科的教學不再是像過去一樣老師根據課本講解內容,學生只需聆聽即可,而是要求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達成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新式教學。通過新式教學方法,例如信息技術結合式授課,能夠將課本知識點與多媒體、線上聊天軟件等方法相互融合,使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師可以將課上的內容和課后拓展內容進行便捷下發(fā),利用QQ等工具交由學生自行學習。[2]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例如圖片、音樂和紀錄片等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實際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的課文《美麗的武夷山》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從互聯(lián)網下載與武夷山相關的圖片或是記錄視頻,在課堂中為學生們播放,從而讓他們對武夷山的風景建立初步認識,隨后通過講解課文讓學生加深對文章中對武夷山相關描寫的理解,提升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習效率與深度。
同時,使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相互結合,能夠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本疏遠的關系,提升老師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并知悉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相關需求,從而提升孩子們對課堂的整體參與程度,創(chuàng)設出積極有趣的上課氛圍。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將原有的抽象知識點進行結構與深入分析,尋找相應的教學素材,例如幻燈片等,在課堂中進行放映。通過這種信息化手段來輔助自身對教材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老師所講述的內容形象表現。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信息化技術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教學APP軟件來在課后提交學習感受或是作業(yè)內容,老師可以通過在線上快速進行批改,再將成績反饋快速下發(fā)到學生手中。通過深入研究信息技術的相關應用方式,教師可以找到全新的授課方式,從而打破傳統(tǒng)教學僵化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的《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下載課文的歌唱曲目來為學生進行播放,加強他們的聽覺與記憶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手機APP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進行背誦與翻唱錄制為音頻進行提交,最后由老師在線上進行批改,從而有效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作業(yè)完成效率。[3]
二.小學語文授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應用現狀
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進行授課,仍然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對應用這種方法仍然沒有完全熟練,這就導致在實際課堂中出現了一些誤區(qū)與問題,例如老師對電子設備不了解,拷貝的下載文件發(fā)生損壞或是感染電腦病毒等,導致無法正常使用教學課件甚至損壞計算機。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不熟悉,導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忽視了班級中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僅僅對優(yōu)秀學生進行關注,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上進積極性,導致他們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放棄語文學習。同時,部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沒有與語文教學課堂完全結合,而是僅僅放映一小會兒課件作為象征性的應用,沒有產生對學生具有積極性的效果,反而浪費了課堂時間。[4]甚至還存在教師完全沒有進行備課,在課堂中只放映視頻來替代教學內容的情況,忽視了學生對教材的基礎學習要求,導致他們對語文知識點的了解程度下降,進而引起成績退步,降低了授課效果。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實現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結合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授課過程由于陳舊的學習觀念和單調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熱情不高,成績進步幅度不理想,甚至可能產生退步的現象。因此,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中的語文教學要求刻不容緩。通過在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能夠鼓勵學生加強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獲取新的知識,并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有效增強孩子們的邏輯思考以及分析知識點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的《馬拉松》這篇課文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音頻來對全篇文章進行朗讀,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還可以播放與這場戰(zhàn)役相關的紀錄片,展現場面的壯觀與激烈,將學生們帶入到傳信員必須要按時抵達的緊張情形中,從而促進孩子們理解課文想要傳達的文章中心思想,加強文字理解能力。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能夠完整而深入地理解課文的主要知識點,并促進他們的想象力增長,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5]
(二)平衡教師學生主客體,提高參與度
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只是教學工作的一小部分,能夠對授課效果產生顯著影響的條件則是課堂中學生所處的地位與學習參與度。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課堂能夠落實教師傳遞知識的途徑,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相關理解,從而促進語文成績上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學生的課堂地位與教師地位相互平衡,從而達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避免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僅僅具有聆聽的權利模式。盡快轉變?yōu)榕c學生一起參與課堂的信息化結合教學,發(fā)揮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促進他們的語文潛能提升,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實現研究式學習的效果。
(三)拓寬學生知識面,促進文學視野開闊
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之一是將常見的信息資源通過完整而迅速的網絡連接起來,其不僅能夠提供廣泛的服務,還能夠有效完善教材所無法顧及的拓展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相關的資料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來增強基本語文教學效果。[6]并通過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包括教科書在內的信息技術,包括課文閱讀音頻、古今名勝風景圖片、短視頻等,來與課堂上知識點相互呼應,從而巧妙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科語文教學中,提升授課效率。
(四)利用信息軟件進行課下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認真?zhèn)湔n,來采取適合學生的信息化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而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師生的交流也是一個關鍵的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在信息技術通信軟件中建立班級群組,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布置與回顧,并針對性地輔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從而加強課后的基礎輔導效果。例如,使用QQ或是微信建立班級群,要求學生在課后對自身學習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發(fā)布,教師對其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隨后私聊學生進行相關輔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學習效果,提升語文能力與成績。
(五)加強教學反饋
小學階段,學生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由于心理狀態(tài)尚不成熟,小學生具有愛玩、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容易走神跟不上教師節(jié)奏等問題。這就導致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可能不如教師理想規(guī)劃狀態(tài)一樣完美。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教學的反饋是具有必要性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互聯(lián)網技術的使用能夠將師生相互之間的反饋意見,對實踐一體化方式進行匯總,從而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融為一體。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直觀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教學效果反饋,從而在教學中改進授課方法,增強學生的基本參與度。同時,利用反饋的具體細節(jié)分析來處理實踐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能夠讓教師了解課堂中的信息化應用是否產生了正確的效果,從而提升未來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應用。
綜上所述,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相互融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點學習效率,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出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相關授課方法時,需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實際基礎情況,并根據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來安排多媒體課件的展現方式,從而達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目標,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羅國偉.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好家長,2017,000(039):P.247-247.
[2]杜小利.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000(007):110-111.
[3]陳麗君.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4):9-9.
[4]崔嵐.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C]//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2019.
[5]陳麗君.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9.
[6]蔡菊.淺談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科幻畫報,2018(3).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中川鎮(zhèn)高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