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潘和永密碼

        2021-04-12 03:24:57林平
        時代報告 2021年2期
        關鍵詞:教育

        林平

        據(jù)說,潘和永的成功有密碼,很少有人知道。潘和永太忙,我一時沒找到機會問他,只得去找別人打聽。走進北京商鯤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在花花綠綠的走廊里,我遇到一個人,便悄聲問道:“您知道潘總成功的密碼嗎?”有的人奇怪地看著我,搖了搖頭,有的人則駐足對我說:“我不知道潘總的密碼,我知道潘總的很多秘密,您想知道嗎?”

        密碼與秘密,似乎有共通的地方,既然找不到密碼,那就退而求其次吧。于是,我便坐下來,聽對方細細道來。

        好幾個人都對我說了同一個秘密:潘和永在外面養(yǎng)了幾個兒子。我十分詫異地說:“他有錢,在外面養(yǎng)幾個兒子似乎也算正常?!睂Ψ轿孀煨χ鴵u了搖頭:“您可能誤會了,不是他的私生子?!蔽毅等坏赝鴮Ψ?,期待答案。

        “我見過他的兩個兒子,我還感動地哭了。”

        說這話的是李帥,一個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我有點懷疑李帥的身份——商鯤教育黨委副書記,因為他太年輕,出生于20個世紀80年代末,怎么可能會是這么大一家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呢?由此,我對他要講的秘密也產(chǎn)生了懷疑。李帥并不急于解釋,接著講述他知道的秘密——

        一年前的一天,李帥去了北京電視臺舉行的北京榜樣年榜人物頒獎現(xiàn)場,漂亮的女主持人把潘和永請上舞臺,還請上去了兩個小伙子。兩個小伙子是兄弟倆,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大山深處,哥哥叫白羅青,手提一塊自制臘肉,弟弟叫白羅記,手提一件彝族手工漆器。故事是圍繞著白羅記展開的。白羅記3個月大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實在受不了生活的重壓,改嫁他鄉(xiāng)。那一年,白羅青11歲,艱難地把弟弟帶大到4歲,白家三兄弟投奔堂哥,在他家生活了兩年,白羅青便獨自承擔起了撫養(yǎng)兩個弟弟的重擔。自然,他們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白羅記勉強上到了初中畢業(yè),便待在家里。他很想早點有份工作,掙錢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減輕哥哥的壓力,因無一技之能,一直沒能如愿。

        就在這時,潘和永出現(xiàn)了。

        潘和永出現(xiàn)在了深度貧困地區(qū)“三區(qū)三州”之一的大涼山,考察當?shù)氐姆鲐毲闆r,不經(jīng)意地聽說了貧困生白羅記的故事,當即表態(tài):愿意接收白羅記到商鯤教育的學校去學習,免除他的一切費用,并給他提供學習期間的生活費。這對白家三兄弟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很快,白羅記進入了商鯤教育雄安校區(qū)的高鐵乘務員班學習。與他一起到來的,還有21位彝族貧困學生,他們享受到了跟白羅記一樣的待遇。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對他們十分關愛,白羅記的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兩年的學習生活眼看就要結束了,白羅記憧憬著早日參加工作,減輕哥哥的負擔。

        意外的,白羅記出事了。

        2019年11月的一天,潘和永正在公司里忙得焦頭爛額,冷不丁地接到了雄安校區(qū)校長的電話,說白羅記突然胃出血,被緊急送到了醫(yī)院,手續(xù)費用需要兩萬元。潘和永立即推掉手頭的工作,帶上兩萬塊錢,趕到了醫(yī)院。

        白羅記的手術很順利?;丶茵B(yǎng)病期間,潘和永又安排雄安校區(qū)的老師,帶著一萬元慰問金,走進大涼山深處白羅記的家,他恍如一道溫暖的陽光,照進了這個貧困的家庭。

        自然,白羅記病愈之后,如愿以償?shù)卣业搅斯ぷ?,成為江蘇蘇州的一名消防員,待遇比高鐵乘務員好一些。這個工作,是潘和永幫他聯(lián)系的。

        聽到這里,我有點疑惑:這跟兒子有啥關系?

        別急,還有下文。

        主持人在臺上問潘和永:“潘總,您還記得您對白羅記的一個承諾嗎?”

        “記得!”潘和永脫口說道。那天,潘和永趕到醫(yī)院,對躺在病床上的白羅記說:“等你病好了,我要給你安排工作。你家有什么困難,包括你將來的婚事,我都要給你包下來!”這會兒,潘和永站在領獎臺上,接過白家兄弟帶給自己的禮物,緊緊地擁抱著兄弟倆,動情地說:“我就是你們的父親,我就是你們的爸爸!”

        就是看到這一幕時,李帥落淚了。身在頒獎現(xiàn)場的商鯤教育的很多員工都落淚了。

        這是個公開的秘密。跟潘和永成功的密碼似乎不沾邊。我有點失望,并產(chǎn)生了另一個疑問:獲得北京榜樣年榜人物稱號,只因救助了一個生病的貧困生或說資助了一群彝族貧困生上學嗎?

        “遠遠不止這些!”李帥和好幾個人都肯定地說。

        這樣的“兒子”,除了白家兄弟,還有三個小伙子,情況跟白羅記類似,自不必說。單說土豆的故事。

        時光回溯到兩年前——

        2018年的冬天來得比較早,10月間便迎來了第一場雪。11月的一天,潘和永參加北京市東城區(qū)東花市辦事處的一個活動,偶然聽說了一件事,說是大雪降臨,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地面上凍,貧困戶的300多噸土豆滯銷,弄不好就會爛掉。崇禮是北京市東城區(qū)的對口幫扶地區(qū),潘和永曾多次去崇禮扶貧。潘和永當即便說:“我們認購一些土豆!”

        “認購多少?”對方問。

        “100噸!”潘和永說。

        100噸,是滯銷土豆的三分之一。一家公司能認購這么多嗎?對方表示懷疑。

        潘和永兩手一搓,也不多言,立即回到了公司。

        北京工商聯(lián)大廈內商鯤教育總部,位于東城區(qū)白橋大街。潘和永連夜召開了公司高層會議,主題只有一個:動員全公司員工,盡快消化100噸土豆;難點也只有一個:土豆價格太高,每斤比市價高出近一元。高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潘和永把手一揮道:“價格不是問題,大家都按市價認購,包括校區(qū)食堂,差價由我來解決!”

        那一夜的會議一直持續(xù)到9點多鐘,任務終于分解了下去。第二天,一車車滿載土豆的卡車便開進了北京市內及周邊地區(qū),目的地為商鯤教育總部及17個校區(qū)。商鯤教育的每個員工都認購了土豆,多則200斤,少則50斤,剩下的土豆被送進了校區(qū)食堂。僅一天工夫,100噸土豆便消化完畢。

        “潘總是怎么解決差價的?”我的關注點轉移到了這巨大的差價上。

        “他自掏腰包十多萬塊錢解決的?!?/p>

        說這話的,是商鯤教育黨辦主任李峰,他與潘和永是高中同學。

        詫異之余,我還是有點失望。這件事跟我想探尋的密碼毫不搭界。我正準備起身離去,不料李帥呵呵一笑,說:“您不是打聽密碼嗎?這里還有一個秘密,可能跟密碼有點關系?!?/p>

        我凝視著李帥,期待他說下去。

        “北京市委書記就這事說了一句話?!崩顜浾f。

        “他說了什么?”我問。

        “他說‘潘和永還真有家國情懷。”李帥說到這里,又補充了一句,“我不在場,我聽說的?!?/p>

        我再次疑惑地望著李帥,北京市委書記怎么會知道這件事呢?隨即,我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潘和永主動認購100噸土豆的消息,風一樣傳到了張家口和北京東城區(qū)領導的耳朵里,張家口市市長和東城區(qū)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先后到商鯤教育調研。此后不久,東城區(qū)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無意間對北京市委書記提及了此事,北京市委書記十分感慨,便說了那句話。

        家國情懷,也是潘和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遇到的商鯤教育的很多干部員工,也常把家國情懷掛在嘴邊,或許是受了潘和永感染的緣故吧。

        家國情懷,或許是潘和永成功的密碼吧?

        誰都沒有想到,因了認購土豆這件事,一個女孩子竟然投奔了商鯤公司,而且是直奔潘和永而來。

        這個故事是那個投奔潘和永、名叫許建玲的女孩子親口告訴我的。

        許建玲是河北保定人,1987年出生,2009年大學畢業(yè),一直在教育領域做事,且一直做的是老板助理。當時,她所在的公司旁邊的一家公司購買了崇禮的2000斤土豆,大家都說那家公司真有愛心,當她冷不丁地聽說商鯤教育一下子購買了100噸土豆時,恍如聽聞了一記驚雷。從此,她便默默地關注著商鯤教育。四季的時光一晃便過去了,適逢商鯤教育招人,她終是沒能抵擋得住內心的渴望,投奔商鯤而來,職位是董事長助理,并順利進入第三輪面試。面試人便是潘和永。

        “你為什么要來商鯤?”潘和永問。

        “從商鯤公司認購100噸土豆就可看出,商鯤公司是一家有情懷的公司,我也有情懷,愛黨愛國,價值理念跟商鯤契合,所以我來了。”許建玲從容答道。

        “來吧,你被錄用了!”潘和永一錘定音。

        從此,潘和永身邊便出現(xiàn)了一位身材高挑、風風火火、快人快語的姑娘,她便是許建玲。

        事情的發(fā)展有個規(guī)律,往往是有了一,就會有二。崇禮土豆便是如此。

        一年之后,崇禮貧困戶的土豆再獲豐收,商鯤教育再次認購了100噸土豆。自然,潘和永自己又貼進去了十多萬元。比前一年更甚的是,除了認購崇禮的土豆,商鯤教育還認購了愛心大蒜200公斤,更認購了北京市密云區(qū)不老屯鎮(zhèn)燕落村的紅薯15噸。紅薯的差價更是高達每斤一塊五毛錢,全部由潘和永補齊。

        紅薯賣得也太貴了。我愕然。

        李峰笑了笑,說:“你還別說,紅薯真好吃,我買了幾十斤,都吃完了。”

        我還從他們口中得知,潘和永是個善良的人,見不得別人受苦受窮,總是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的貧困戶。在潘和永的要求下,商鯤教育專門成立了“扶貧辦”,以“職教扶貧、精神扶貧、捐贈扶貧、就業(yè)扶貧”等為抓手,在全國、特別是北京市對口幫扶的貧困地區(qū),實施多種幫扶模式。為強化責任落實,確保真扶貧、扶真貧,商鯤教育將北京市對口的7省90個縣市區(qū)的扶貧責任分解到集團各高管和經(jīng)理,每位高管對接一個省,每名經(jīng)理負責一個縣,每個團隊管理一個項目,為開展好扶貧工作奠定堅實的領導基礎和組織基礎。潘和永還提出了一個扶貧新理念,叫“培養(yǎng)一個學生,提供一個崗位,改變一個家庭”,上面說到的白羅記就是扶貧新理念在實踐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由此,潘和永和商鯤教育更是獲得了一個連他們自己都覺意外的更大的榮譽。

        2019年10月17日,潘和永和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人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參加一個會見。會見他們的是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潘和永是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獲得者參加會見的。這個奉獻獎,全國只有25人獲得,北京市僅潘和永一人。會見中,汪洋說了兩句話,讓潘和永熱血沸騰,“向獲獎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祝賀,向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致以敬意?!毖胍暜斖聿コ隽藢n}節(jié)目《攻堅的力量》,反映的就是全國脫貧攻堅獎頒獎實況,潘和永在頒獎期間表情一直都十分嚴肅,藍灰色短袖襯衫的左胸口佩戴著醒目的黨徽,寸長的頭發(fā)往后梳著,鼻翼右下方的一顆黑痣若隱若現(xiàn)。

        這是我在他們給我的視頻上看到的。我就想,這個身材并不高大的中年人的身體里,到底蘊藏著怎樣的力量,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我更在乎的,依然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潘和永成功的密碼。

        看到我略顯失望的表情,李帥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說:“哦,對了,確實還有一個秘密,他救助的一個員工,那個員工的母親還給他跪下了?!?/p>

        有這種事?真是不可思議。這似乎是個秘密,雖然我不知道它跟我要找尋的密碼有何關系。我說:“我想見見那個員工?!?/p>

        “你見不到了。”李帥似乎從我的目光中看出了疑惑,他隨即補充道,“他死了。這個事,外界沒幾個人知道。”

        怎么回事?我的大腦“嗡”了一聲,被震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個員工名叫景文浩,是個退伍軍人,家在農(nóng)村,2015年入職商鯤教育。不到一年,景文浩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急需幾十萬元的治療費用。怎么辦?治還是不治?是公司負責治還是他自己負責治?

        這件事轉瞬間便傳到了潘和永的耳朵里,潘和永只說了一個字:“治!”隨即,潘和永便在公司里發(fā)動全體員工為景文浩捐款,短短半天時間便募集資金十多萬元,他又帶上自己的30萬元現(xiàn)金,趕到了景文浩的病床前。景文浩的父母正以淚洗面,用拳頭捶打著自己的胸口。沒等潘和永開口,景文浩的母親便緩緩地跪在了潘和永的面前,哭訴道:“這可怎么辦呀!蒼天……”老人的哭聲撕心裂肺,令人動容。潘和永的眼眶也濕潤了,他趕緊攙扶起老人說:“大娘,放心吧,需要多少錢,我來想辦法解決,你們陪著文浩先治療要緊……”

        很快,景文浩便進行了手術。遺憾的是,他最終沒有挺過來,離開了人世。他的父母悲痛欲絕,潘和永也異常哀傷。

        景文浩的離世讓潘和永想了很多,他覺得,應該對那些患病的學生及時實施救助。經(jīng)過了解,潘和永得知確實有學生患病醫(yī)治不起,如河北順平的白化病患者郝白女、河南周口的孤兒楊敬港、遼寧丹東的女生張麗麗,他先后拿出了50多萬元,救助他們,讓他們健康地走出校門、走進社會。

        或許正是因了這些愛心善舉,潘和永最終被評為2019年北京榜樣年榜人物,走上了領獎臺。

        我仍覺得,無論是潘和永認的幾個兒子,還是市委書記私下對他的評價,應該都不是我想要的密碼,至少不是密碼的全部,我還得繼續(xù)探尋下去。

        又有幾個人對我說出了同一個秘密——他們總是把密碼誤認為秘密:潘和永因為喝酒摔傷過,小腿骨折。

        “他確實摔了一跤,沒注意,第二天還上班了,疼得實在受不了,去醫(yī)院一檢查,骨折?!闭f這話的,是潘和永的兒子潘鑫鑫,商鯤教育的團委書記、業(yè)務經(jīng)理。

        商鯤教育的老板因為喝酒摔斷了腿,確實是個奇聞,也確實是個秘密。我暫且放下密碼的探尋,期待著下文。

        那是5年前的七八月份。退伍的潘鑫鑫在老家工作了一年多時間,因事來北京找父親。走進商鯤教育,沒見到潘和永,有人告訴他:你爸住院了。他火急火燎地跑到醫(yī)院,潘和永的右腿小腿剛打好石膏,正拄著雙拐,一瘸一拐地往病房跳去。

        “爸,這是怎么搞的?”潘鑫鑫心疼地問。

        “能怎么搞的?摔了一跤?!迸撕陀酪琅f是大大咧咧的口氣。

        “你怎么這么不小心?”潘鑫鑫趕忙上前攙扶父親。

        潘和永哈哈一笑,沒說原因,原因是別人告訴潘鑫鑫的。潘和永陪客戶喝酒,喝得有點多,一出門,踏空了臺階,摔了下去。

        “你酒量不大,還總是逞能,就不能少喝點嗎?”潘鑫鑫責怪父親道。

        “為了公司發(fā)展,少喝不了?!迸撕陀乐毖浴K纼鹤邮菫樗?,他對兒子也心存愧疚,便對兒子說,“老家的工作別干了,你干脆來商鯤吧?!?/p>

        想當年,潘和永就是放棄了老家的工作,獨自北上京城,經(jīng)過十多年的打拼,才擁有了今天的商鯤教育。

        公開的資料顯示,潘和永是2004年辭去河南省通許縣四所樓鎮(zhèn)黨委副書記的職務獨自北上的。用潘和永的說法,他覺得農(nóng)民工大多無一技之長,外出打工只能靠賣苦力,他要創(chuàng)辦一所技工培訓學校,改變他們的命運。

        中國的農(nóng)民工何止千萬,一所技工培訓學校才能培訓多少農(nóng)家子弟?我在心里說。然而那個時候,38歲的潘和永不管不顧,毅然決然地獨自離去。

        那一年,潘鑫鑫11歲,正是背著小書包蹦蹦跳跳地上小學的年齡。當某一天放學回到家里,潘鑫鑫沒有看見父親,會是什么感覺呢?我沒有詢問,我怕勾起潘鑫鑫的感傷。

        16年之后,坐在北京商鯤教育窗明幾凈的辦公室里,我一閉上眼睛,腦海里便現(xiàn)出一個面龐黝黑的年輕鄉(xiāng)村干部,背負行囊,匆匆走過黃昏下的田園,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城里的火車站。

        如今看來,那個樣子有點悲壯。說他悲壯,是因為他在官場上壯志未酬。當然,這是我想象的。我覺得,他一定是受到了某種打擊,才對仕途徹底失望,逃離了家鄉(xiāng)。

        這樣想著,我的大腦豁然開朗,我仿佛找到了通往潘和永成功密碼的一條密道,這條密道或許不會有多少人知道。潘和永不說,誰會知道?或許也是有人知道的,譬如李峰,譬如梁志超。

        李峰在河南通許縣做過政府官員,3年前從一個局長的職位上退居二線,被潘和永拽了過來。2年前商鯤教育黨委一成立,他便被潘和永任命為黨辦主任,專門負責公司的對外事務,黨辦成了公司事實上的辦公室,甚至比辦公室管得還寬——黨費收繳、黨員發(fā)展,都歸黨辦負責。

        在商鯤教育采訪期間,我多次跟李峰聊天。有時晚餐之后,我們還相伴漫步在寒冷的東花市大街上,話題幾乎都圍繞著潘和永——誰讓他是潘和永的高中同學呢!

        “你知道潘總成功的密碼嗎?”我有意無意地問。

        “密碼?不知道?!崩罘宀恢每煞瘢坝袉??應該沒有吧?”

        “當初他辭職北漂,真的是為了一腔報國的熱血嗎?”我主動轉移了話題。我對這種說法一直持懷疑態(tài)度,我可以肯定,它不是潘和永辭職的全部理由,甚至不是辭職的主因。

        凜冽的夜風中傳來李峰呵呵的輕笑,隨即傳來了李峰的話語。

        “他是個特別聰明的人,有才干,有抱負,希望有更大的舞臺得以施展。以他的性格,他那時做到了鎮(zhèn)黨委副書記的位置,很難再升上去,頂破天了可能也只能混個副處級,卻屢屢受到官職大于他、能力不如他的人的打壓。他對前途很失望,于是便辭職了?!?/p>

        這才是我要探尋的秘密。我在探尋之余,已經(jīng)想到了這個謎底,卻是不敢肯定,一直懸在半空中,只有從別人嘴里說出來,才算是落了地。

        這種說法,從梁志超那里得到了印證。

        “他的性格直率,在官場上吃不開,做生意反而成就了他?!边@是梁志超對我說的話,在商鯤教育書畫院里。

        書畫院是潘和永專為梁志超設置的部門,院里只有梁志超一個畫家。畫家是梁志超的業(yè)余身份,梁志超的社會身份曾是公務員。

        梁志超溫文爾雅,內斂,低調,若非在官場浸淫幾十年,很難達到這種程度。他在外縣做過宣傳部長,于2002年調任通許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當時,潘和永是四望樓鎮(zhèn)鎮(zhèn)委副書記,梁志超知道這個人,卻還不認識他。那個時候,兩個人在工作上并無交集。時光一晃過去了十多年,梁志超從開封市一個局長的位子上退居二線,悄然來到北京,走進中央美院,自費讀研學習3年,并成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在一次老鄉(xiāng)組織的飯桌上,梁志超意外地與潘和永碰面了,潘和永對別人介紹說:“他是梁部長,我的老領導。”得知梁志超業(yè)已退休,潘和永便盛情邀請梁志超倒商鯤教育做顧問,并在公司里專門為其設立了書畫院。

        學業(yè)結束,梁志超在外面云游了一圈,便來到了商鯤教育,顧問之余,專職畫畫。

        那時,是2017的7月,天氣正熱。

        走進書畫院,滿屋懸掛的書畫作品,濃濃的書畫氣息撲面而來,恍如走進了一個藝術殿堂,與門外的繁鬧分明是兩個世界。那些書畫作品都出自梁志超筆下,火焰花、銀杏樹、白玉蘭、竹子、荷花、紫荊花、丹頂鶴,等等,牢牢地黏著人的目光。據(jù)說,2020年夏天,梁志超的一幅畫,賣出了38萬元的高價。

        梁志超對潘和永的看法是:勤奮,大氣,善良,有愛心。

        在梁志超話語停頓的瞬間,我小心翼翼地探尋道:“他當初辭職,您覺得是什么原因?”

        “在當時的官場,升職一般有兩個因素:一是得有特別的政績,二是得有過硬的關系。潘和永升職太難,滿身的才干和抱負沒有更大的舞臺得以施展,只好辭職了?!绷褐境穆曇艉茌p,卻是條分縷析,層次分明。他分析,潘和永辭職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受到了當時一個縣委書記辭職的影響,當然,可能還有家庭的原因。而最大的原因,無疑是潘和永的能力超強,卻沒有更大的施展的舞臺。

        家庭的原因?這倒是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再問是什么秘密,梁志超卻閉口不言了。這涉及潘和永的隱私。因為曾把隱私道與別人,梁志超還嚴厲地批評過潘和永。

        想來,那是兩年前的事了。

        那時,梁志超跟潘和永去新疆烏魯木齊的合作校辦事,潘和永在當晚又是一次豪飲,喝得酩酊大醉,口不擇言,把自己的私事說了出去,梁志超十分著急,阻止了幾次,都毫無效果?;氐奖本褐境雅撕陀澜械綍嬙?,關上門,說了一番話。這番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要豪飲,一個是注意安全。

        豪飲,首先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商鯤教育不負責任,對家人不負責任,其次是對父母不孝。梁志超所說的注意安全,主要是針對潘和永的身體和對商鯤教育舉辦的幾次大型檢閱活動而言的。梁志超告訴潘和永,無論個性多么張揚,都要有風險意識,管住身體,管住嘴巴,守法經(jīng)營。

        說完這番話,梁志超還撂下一句重話:“你要是覺得我這個老大哥說話不中聽,我可以立馬走人!”

        自然,潘和永聽進去了,梁志超也沒有走人。只是,過了一段時間,潘和永依然如故,特別是在陪客戶喝酒之事上。為了商鯤教育的發(fā)展壯大,他身不由己。

        也難怪,14年來,商鯤教育發(fā)展得太快,如核裂變一般,砰砰砰幾聲巨響,響徹全國各地。在商鯤集團總部的文化墻上,有這么一段文字,說明商鯤教育的今天:

        現(xiàn)有高鐵乘務員學校等五所大中專、中小學和幼兒園,在北京地區(qū)有昌平、八達嶺、雄安、廊坊等17個校區(qū)、三萬學生,在外地有十所自營中、高職學校,全國加盟學校400所,加盟公司200余家,聯(lián)合辦學校企合作2000余所,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開設有旅游服務和管理、機電一體化、三維立體打印、無人機等專業(yè),注冊資金2.2億元,品牌價值200億元。

        “只要他們將來能成為好人,他們做什么都是成功的?!迸撕陀雷炖锏乃麄?,就是讓商鯤教育成功的千萬學子。

        商鯤教育的飛速發(fā)展,讓潘和永一次又一次地榮譽加身。2020年11月24日,潘和永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把全國勞動模范金光閃閃的獎章和鮮紅的證書捧了回來。他的人生因此而站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無論如何,潘和永的夢想是初步實現(xiàn)了。當初,他這個闖入北京的農(nóng)家子弟,在北京一無親二無故,兩眼一抹黑,是怎樣堅持下去并創(chuàng)下了一番基業(yè)的呢?他成功的密碼到底是什么?我依然沒有找到答案。

        很多人知道的是,商鯤教育起家靠的是一臺電腦兩個人;很多人又不知道的是,那個跟潘和永一起打拼的人是誰,如今身在何方。

        “那是一個女人,至今都在公司?!庇腥烁嬖V我。

        這對外界來說倒是一個秘密。那個女人是誰呢?她跟潘和永有著怎樣的故事?

        他們或許從我眼中看出了獵奇的成分,指著墻上的一幅美女照片說:就是她,何艷楠。

        當即,我便走進了商鯤集團總部一個董事的辦公室。

        站在眼前的女人,青春靚麗,長發(fā)披肩,不施粉黛,看上去不超過30歲,年輕得讓人驚詫,完全不像是跟潘和永一起打拼了14年的那個伙伴。她就是何艷楠,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跟身高不足一米七的潘和永站在一起,幾近平齊。

        我脫口而出:“您太年輕了!”

        何艷楠呵呵笑道:“我跟潘總一起工作時,才20歲?!?/p>

        20歲的小丫頭,能做什么呢?況且那時她剛剛從職校畢業(yè),在青島的海爾集團售后實習了很短的幾個月,履歷幾乎是一張白紙。何艷楠的人生能跟潘和永有交集,一切都是機緣巧合,何艷楠跟我講過其中的機緣,那不是本文的重點,應該跟潘和永成功的密碼也不搭界,暫且略去。偏偏潘和永一見到她便看中了她,對她說:“你干脆來我的公司吧,一起干!”

        那時,潘和永注冊了一家公司,名字叫商鯤教育,做一些職業(yè)介紹之類的工作,靠收取中介費維持生計。他在北京工商聯(lián)大廈最高層的7樓租了一個小隔間,不足10平方米,一張電腦桌,上面擱著一臺陳舊的臺式電腦,僅此而已。他之所以跑到了北京工商聯(lián)大廈的樓上辦公室,是因為他之前曾以北京市工商聯(lián)職業(yè)介紹部經(jīng)理的身份做過職業(yè)介紹。

        “我什么都不會,怎么跟您干?”何艷楠滿腹狐疑。

        潘和永在小隔間的門邊擺了一張桌子,說:“你就坐那兒,前臺文員。”

        何艷楠雖說家是北京的,卻遠在平谷農(nóng)村,在繁華的北京城里,她跟潘和永一樣,舉目無親,甚至還不如潘和永,潘和永畢竟還有個立足之地,何艷楠沒有。何艷楠接受了這種安排,暫且算是有了工作。

        那個時候,他們常去外面發(fā)職業(yè)介紹的傳單,介紹成一個,便收取280元的介紹費。有時忙活一天,能介紹成四五個,頗有成就感;有時一天下來,臭汗?jié)M身,一個都介紹不成,身無分文。潘和永對自己定下了伙食標準,每頓飯不超過兩塊錢。兩塊錢,連一兩最便宜的水餃都買不到。

        有這么一天,他們介紹成了5個人,掙了1000多塊錢。潘和永大喜,對何艷楠和請來的兩個銷售員說:“走,吃餃子!”

        年輕,充滿了激情,一切苦難都不是苦難,一切壓力都能承受。

        “跟潘總一起,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焙纹G楠望著我說,“比如,出差沒買到火車票,我跟他一起混進了站臺?!?/p>

        “逃票嗎?”我來了興趣。

        何艷楠搖了搖頭,娓娓講述起來——

        那次是去山西出差,跟合作學校談事,他們走得急,沒有買到火車票,又必須準時趕到目的地。何艷楠很著急。潘和永則如沒事人一般,到了火車站候車室,悄悄地對她說:“檢票時看到排隊比較緊密,就跟過去,一晃就進了檢票口?!遍_始檢票了,潘和永在前面做示范。旅客們摩踵擦肩,檢票員兩手翻飛,卻是忙不過來,潘和永緊貼著一個旅客的身后,到了檢票口,他身子一側,輕松地混了過去。何艷楠學著他的樣子,果然順利通過了檢票口。到站臺,上了車,兩個人主動補了票,如期抵達目的地。

        從這里,也能看出潘和永的靈活與變通。做生意,談合作,皆如此。

        何艷楠這張白紙,一筆一筆,漸漸地畫上了圖畫,且越畫越美。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感謝潘和永這個領路人,又有點排斥這個領路人,因為潘和永對她太過嚴厲,且管得太寬。有一件事,讓何艷楠領教了這種嚴厲。

        隨著年齡的增長,何艷楠該找男朋友了,也找了一個男朋友,兩個人一起進過公司,見了潘和永一面。小伙子彬彬有禮,潘和永卻覺得小伙子不靠譜,讓何艷楠換人,何艷楠不從,也沒有多說話。意外的是,她很快就接到了父母的電話,父母把她數(shù)落了一番,說:“你要找個忠厚老實的人,不靠譜的人怎么行呢?”她這才得知,潘和永給她父母打了小報告。過了一段時間,她果然發(fā)現(xiàn)小伙子跟自己的想象有差距,主動換了人。

        如今,何艷楠已經(jīng)結婚生子,從她滿面春光便可看出,她生活得很幸福。

        潘和永看人,挺準的,用人亦準。

        此前,何艷楠一直在北京周邊校區(qū)工作,不愿意跟潘和永有過多接觸,原因就是潘和永太嚴厲,她有點怕他。在校區(qū)工作,山高皇帝遠,自由自在,符合何艷楠的個性。

        可是,你不找他,他偏偏找你。

        有一次,潘和永到校區(qū)檢查工作,工作完了,他對何艷楠說:“你還是回集團總部上班吧?!焙纹G楠不愿意,卻也無法抗拒,乖乖地回到了集團總部,負責市場工作,從一開始的抓瞎、茫然無緒,做到風生水起,越來越好。

        合作辦學的第八年,商鯤教育漸漸走上了正軌。潘和永十分感慨,舉辦了一個激情的年會。何艷楠主動上前抱了抱他,像跟家長擁抱一樣。在擁抱潘和永的短暫的幾秒鐘里,何艷楠驚異地發(fā)現(xiàn),潘和永烏黑的頭發(fā)中,竟然長出了幾根白發(fā),她頓時百感交集,說:“你有白頭發(fā)了?!迸撕陀酪矂忧榈卣f:“不知不覺地,你都結婚了,有孩子了?!?/p>

        歲月無情,該成長的終會成長,該老去的,也終會老去。

        可是,潘和永似乎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年輕,豪情萬丈,直到今天,皆如此。

        說到這里,何艷楠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輕聲說:“我知道一件事,應該算是秘密?!?/p>

        什么秘密?

        潘和永哭過。

        咦,那么剛強的男子,大大咧咧的男子,怎么會哭呢?我細細地聽著何艷楠娓娓道來。

        2009年的一天,興辦不久的商鯤教育大興校區(qū),突然失火了,校區(qū)管理人員驚慌之間給潘和永打了電話。大興校區(qū)有學生二三百人,萬一有個閃失,對任何人都不好交代。潘和永剛端起飯碗,還沒顧上吃,便放下碗筷,立即叫上何艷楠,急急忙忙地趕往大興。

        到了大興校區(qū),潘和永了解到,失火的原因是電線老化短路所致,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他放心了??墒?,一個難題則擺在了眼前:如何盡快找到一個地方,把學生轉移過去。校區(qū)是租的一所閑置學校的房子,承租方要求校區(qū)所有學生必須當天轉移,一刻不停。無論他們如何請求,承租方就是不松口。更難辦的是,有些學生面對失火亂象,圍攻校區(qū)管理者,也圍攻潘和永,現(xiàn)場一度險些失控。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潘和永,連何艷楠也只能指望他。潘和永也很無助,只能反復向學生解釋,向承租方說明情況,請求給幾天緩沖的時間,讓他們找好地方,再轉移學生。說著說著,他已聲音哽咽,淚眼婆娑。承租方這才松了口。

        那天處理事情,各處奔波,潘和永忙碌了整整一個下午,焦頭爛額,直到當晚把所有學生都安排住進了賓館,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大興,往市內趕去?;氐郊?,已經(jīng)是凌晨三點鐘。躺在床上,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哀傷,潸然淚下。

        “我還是懷念創(chuàng)業(yè)時的感覺?!敝两?,何艷楠跟同事閑聊時,仍感慨萬分。

        又有幾個人對我說出了同一個秘密:有一次天剛蒙蒙亮,潘和永的父母就來到了公司,只想跟潘和永說幾句話,看兒子一眼。

        這哪是成功的密碼?分明是不孝嘛,簡直是跟潘和永倡導的孝道文化背道而馳啊!我十分驚詫,忙問何故。

        “潘總在公司附近給父母租了一套房子住,往往很多天都沒過去看父母,父母想他了,就自己過來看看。兩位老人知道上班時間兒子太忙,就趕在上班之前來看兒子。他們知道潘總幾乎每天都會早起,六點左右就會到公司。”一個人說。

        我知道的是,潘和永是個孝子。這從潘和永的出身和成長道路中似乎可探尋到一些脈絡。

        1966年,潘和永出生于河南省通許縣練城鄉(xiāng)張道營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潘和永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家里田少,收成少,為了一家六口人的生計,父親在種田之外,壘了一座小土窯,燒起了陶瓦盆。農(nóng)活之余,便與泥巴和爐火黏在一起。陶瓦盆燒好了,又拉到百里之外去售賣,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作為家里長子,潘和永過早地體會到了勤勞與收成的關系。家庭雖然清貧,父母對長子卻是一點都不吝嗇,潘和永需要什么,不論是手表還是自行車,他們都盡量滿足。

        我聽說了一個故事,潘和永的父親的孝道故事。

        潘和永七八歲時,奶奶身患重病,住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醫(y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潘和永的父親倔強地說:“我媽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不會放棄!”他不顧醫(yī)生和親人的勸阻,發(fā)誓要為母親治病,哪怕砸鍋賣鐵。當時,鄉(xiāng)下沒通公交車,甚至連公路都沒有,潘和永的父親就用架子車拉著母親,一步一步地往開封走去。開封距家一百多里路,當時已近黃昏,父親連晚飯都沒吃,走了整整一夜,腳上磨出了血泡,累得精疲力竭,汗?jié)褚律?,終于步履蹣跚地挪到了開封市的一家醫(yī)院。門診部的醫(yī)生看了看老人,搖了搖頭。但好心的醫(yī)生不愿打擊孝順的兒子,說了句善意的謊言:“沒有床位了,你回去吧?!备赣H異常傷心,心急如焚,眼含熱淚,或許是太累了的緣故,他突然兩腿一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哀求道:“醫(yī)生,求求你,救救我媽,我不能沒有媽……”醫(yī)生大為感動,攙扶起父親,嘆息一聲說:“我們會盡力醫(yī)治!”經(jīng)過醫(yī)生的精心治療,潘和永的奶奶居然康復了。為此,父親欠下了400多元的債務,卻抱著潘和永的奶奶,欣喜地說:“只要你活著就好……”回家后,父母對奶奶照料有加,奶奶又健康快樂地生活了30多年,直到2009年才離開人世。

        父親對奶奶的孝順,深深地影響著潘和永的一生。

        有人挖出了潘和永小時候的孝道故事。

        潘和永8歲那年的一天,村子里一個叔叔結婚,潘和永夾雜在喜慶的人群中,搶到了一顆水果糖,攥在手里舍不得吃,歡快地跑回了家,把糖塞進了媽媽嘴里。媽媽心疼懂事的兒子,抱起小和永,將糖果咬成兩半,把其中的大半喂進了他嘴里,媽媽嘴里留下的,是甜甜的余味。

        潘和永12歲那年的一天,在鄰居門口玩耍,鄰居給了他半個饅頭,他轉身跑回了家,把半個饅頭掰成兩半,一半塞進媽媽嘴里,一半塞進奶奶嘴里,自己一點都沒吃。

        據(jù)說,這種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祖輩的意識,除了父親的言傳身教,還有另一個原因。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原大地普遍貧窮,逃荒者眾,潘和永的父母也在眾多逃荒者中。他們從通許平原一路往西南而去,邊逃荒邊要飯,越過京廣鐵路,一直逃到了西峽山區(qū)才停下,一戶王姓人家收留了他們。父母感恩戴德,幫這戶人家耕田種地、放??巢?,艱難度日。兩年之后,他們返回了家鄉(xiāng)。此后,由于路途遙遠和交通不便,更因為經(jīng)濟拮據(jù),父母再也沒與王姓人家有過聯(lián)系,只能把那戶人家的恩情深深地藏在心底。

        時光荏苒,花開花落,一晃近半個世紀過去了。2018年10月的一天,潘和永抽了個空去看望父母,說:“我想去趟西峽?!备改敢宦犨@話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立馬回應道:“是該去看看了,我倆跟你一起去?!庇谑?,一家人購買了貴重禮品,準備了一個大紅包,從北京出發(fā),驅車一千多公里,駛入桐柏山中的西峽,憑著父母的記憶,摸到了王家。

        當王家人看到風塵仆仆的潘家父子,當即與他們擁抱在了一起。幾個老人淚流滿面,久久不愿分開。

        潘和永上學時間比一般人長了幾年,幾次高考落第,仍堅持苦讀,最后考上了豫東一所農(nóng)校,跳出了農(nóng)門。農(nóng)校畢業(yè)后,被分到家鄉(xiāng)附近的四所樓鎮(zhèn),擔任團委書記。往后的十多年間,潘和永又先后擔任過鎮(zhèn)辦公室主任、副鎮(zhèn)長,主抓養(yǎng)蠶等多種經(jīng)營。在推廣養(yǎng)蠶技術上,他膽大心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被提拔為大崗李鄉(xiāng)黨委副書記,直至2014年辭職北上。

        北漂的頭幾年,潘和永收入甚少,朝不保夕,卻從未放棄扎根北京的夢想。有一天,他給父母打了個電話,做出了一個決定:把父母接到北京,租間房子,跟自己一起生活。那時,父母已經(jīng)六七十歲了,干不動農(nóng)活了,成了需要人照顧的老人了。

        父母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根便也在哪兒。潘和永感覺漂泊的心有了歸宿。跟父母一住就是10年,直到2016年,潘和永才與父母分開單住。

        公司經(jīng)營逐漸有了起色,潘和永又把弟弟和兩個妹妹以及妹夫都接到了北京,跟自己一起打拼,也讓父母時刻享受到珍貴的天倫之樂。

        如此看來,潘和永是個特別重視親情的人。

        聽說兩位老人一大早到公司“堵”兒子,我頗為感動,當即想到了我的父母,可惜他們早已不在人世。我很想見見兩位老人,潘鑫鑫卻告訴我:“你見不到他們了?!蔽掖篌@,忙問何故。潘鑫鑫說,他們去了海南,是大姑陪著的。

        我松了一口氣。

        原來,2012年,潘和永便在海南儋州買了一套房子,每年都安排父母去海南過冬,春暖花開之后,再接他們回來。潘和永沒有時間陪伴父母,便把照顧陪伴父母的任務交給了兩個妹妹輪流負責。

        還有幾個人告訴了我一個秘密:潘和永每每利用外出開會或簽約的機會,把父母帶在身邊,一到目的地,他便安排父母去旅游,待工作結束,再帶著父母一起返程。

        咦,這不是利用工作和職務之便搞特殊化嗎?

        那人笑著說:“潘總工作太忙,平時沒多少時間去看父母,這是他陪伴父母的一種方式,花的都是他自己的錢。他這么做,從不怕別人怎么看,他覺得好就行?!?/p>

        不僅如此,公司的年會上,也出現(xiàn)了令人驚異的一幕。

        那是2015年的年會。大家走進會議室,意外地看見前排坐著兩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有的人認得,他們是潘和永的父母。正疑惑間,潘和永大聲說:“我把父母請來,就是要告訴你們:我的成功,是父母的榮耀,我們要感恩父母,弘揚孝道文化。不僅我把我的父母請來,我還要把你們的父母也請來,讓他們都感覺到榮耀!”

        果然與眾不同。

        緊張的工作之余,潘和永也渴望親情,希望分別十多年的兒子來身邊工作。兒子潘鑫鑫還真的聽話,3年前辭了老家的工作,來了北京,走進了父親創(chuàng)辦的公司,能夠與父親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

        如今,潘和永的父母都已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身體依然健康,沒有任何毛病,偶爾還能看見父親騎上單車帶著母親走街串巷。潘和永欣慰地說:“這是北京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毙腋V橐缬谘员?。

        巧的是,潘和永和父母都屬馬,潘和永對馬所代表的奔騰無畏的精神格外認同,并常常以此自勉。在商鯤教育總部,常會看到馬的形象的存在,或剪紙,或書法,或繪畫。這一切似乎都在昭示著一個道理: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是潘和永常掛在嘴邊的四個字,他也把這四個字的書法作品,掛在了辦公室最顯眼的地方。

        “我也告訴你一個秘密,潘總把我的父母也請到公司過?!闭f這話的,是李思夢。李思夢遠在千里之外的山東棗莊校區(qū),她是通過電話告訴我的。

        “為何?”我問。

        李思夢說,她被評為公司2018年的十佳青年,公司召開年會時,邀請了部分員工父母參加,讓父母分享兒女的榮譽,為兒女驕傲,李思夢的父母即在受邀的員工父母之列。李思夢是內蒙古通遼人,1992年出生,2014年大學畢業(yè)即入職商鯤教育,為業(yè)務部門普通員工,每年出差都在280天左右,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業(yè)績突出。

        入職之初,李思夢依公司要求,提供了父母的銀行卡號,由公司按月從她的工資中扣除500元,打入父母的銀行卡。私下里,李思夢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都給了父母。

        那時,李思夢的家已從通遼搬到了燕郊,父母接到參加女兒公司年會的通知非常驚喜,一路乘坐公交車便到了商鯤集團,為女兒選了一個好單位、遇到了好領導感到高興。李思夢對公司的做法十分感動,工作勁頭更足了。2020年5月,她被公司派往山東棗莊校區(qū)擔任校長,年僅28歲。

        看來,潘和永確實是個與眾不同的人。

        “其實,提倡公司員工給父母打錢,是商鯤公司提倡孝道文化的一部分。商鯤公司的孝道文化遠遠不止這一點。”李帥告訴我。

        確實,我也有所發(fā)現(xiàn)。在商鯤教育辦公區(qū)的墻壁上,隨處可見孝文化書法作品。我還看到一本《中華孝文化讀本》,主編是潘和永。據(jù)說,這本書首印三萬冊,發(fā)給商鯤教育的師生員工,并在師生員工中開展“給父母洗一次腳”活動。為感謝父母對子女的成才付出的巨大心血,商鯤教育還有一條規(guī)定:為優(yōu)秀員工的父母每月發(fā)放500元的“孝心工資”。

        瀏覽著商鯤教育的自辦報刊,我常常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比如我看到了幾張圖片,是員工陪著父母在荷花深處游玩旅游的場景。有人說,那是白洋淀,組織者即是潘和永。這是潘和永倡導孝道文化的又一個落地工程。

        話題似乎扯得有點遠,還是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潘和永身上吧。我一這么想,立馬又有人告訴了我一個秘密:潘和永奶奶去世時,潘和永沒有回去奔喪。我頗為驚詫,一向倡導孝道文化的潘和永,為何如此?

        有一種說法是,奶奶去世那年,商鯤公司仍在艱難起步階段,潘和永的收入只能糊口,根本拿不出錢購買回家的火車票,他只對著家鄉(xiāng)的方向,深深地磕了三個響頭,伏地不起。3年之后,商鯤公司漸漸有了起色,潘和永便帶著70多歲的父母,回了張道營,祭奠奶奶。站在奶奶墳前,潘和永說:“奶奶,孫子和永來看您了……”他聲音哽咽,說不下去,雙膝跪地,淚水長流。

        也是在那一年,潘和永偶然得知一個消息,家鄉(xiāng)正在進行新農(nóng)村建設,他又陪著年邁的父母回到了張道營村,捐款20萬元,為村里修建了一個文化廣場,便于村民健身。得知父母還想做其他的事,他便以父親的名義捐款五萬元,用于村民的文化娛樂活動,并為村里的老人和貧困戶送去慰問品。

        這一切都昭示著,潘和永并非不孝之人,可他為何沒能在奶奶仙逝后回家奔喪呢?一定有隱情。這個隱情,外人無法知曉,也不好斷言,姑且相信是他買不起回家的火車票的緣故吧。

        人云:小孝治家,大孝治國。潘和永的大孝治的不是國,是商鯤公司。走在商鯤公司里,我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氛圍,用兩個字概括就是——紅色。商鯤公司設立了焦裕祿精神研究院、紅色文化講習所。商鯤公司還成立了黨委,潘和永擔任黨委書記,他的職務中,“商鯤公司黨委書記”永遠排在第一位。

        無論如何,潘和永掌控下的商鯤公司已蓬勃發(fā)展,急速擴張,潘和永也舍得花錢,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大膽激進。

        說到這點,有人又悄悄地告訴我:潘和永給公司老員工買了房,給公司高管分了車。

        這不違規(guī)嗎?我心中疑惑。

        “他是賣了自己的房子,給老員工買房付了首付,即便是公司的錢,也都是合規(guī)的?!蹦侨苏f出了緣由。

        隨即,有人告訴了我更詳細的情況。

        時光回溯4年多前。2016年的一天,商鯤集團總部員工都在正常地埋頭工作,突然接到了開會的通知,潘和永在會議上釋放了一顆重磅炸彈:給員工福利分房。分房的條件是:凡在商鯤公司工齡3年以上的高管、5年以上的中層干部、7年以上的員工,均可去通州買房,首付款由公司承擔。

        眾人歡呼雀躍。

        夠此條件者,全公司共41人。

        他們不知道的是,商鯤公司的錢并不足以承擔這些房子的首付款,潘和永悄然賣掉了自己在燕郊的兩套住宅,又以5分的利息貸款200萬元,才湊齊了這筆錢。

        房子,潘和永賣了自己的兩套房子。我不知道潘和永買了多少房子,我只知道,一旦缺錢,他便賣房子。又一事為證。

        2012年年底,商鯤公司的資金鏈出了問題,大家以為年底的聚餐要泡湯了,卻不料,到了年底,每個人的工資和獎金都一分不少。大家異常高興,以為他們的董事長本事大,從哪里弄到了一筆巨款。于是,大家像以往一樣辭舊迎新,高高興興地聚了一餐。席間,潘和永喝了幾杯酒,感慨道:“我很珍惜每年年底的聚餐,我是賣了兩套房子,換來的這次聚餐!”剛剛還氣氛熱烈的現(xiàn)場,瞬間靜了下來,他們都默默地望著潘和永,有人眼眶濕潤,有人淚眼婆娑。

        通州距離東二環(huán)內的白橋大街畢竟太遠,高管們的房子買在通州,上下班來回奔波,十分不便,潘和永又有了一個大動作:在公司附近租了幾十套公寓,兩居室和三居室的均有,分配給他們住。

        好事不止于此。

        很快,高管們再次喜事臨門:在潘和永的授意下,商鯤公司一下子購買了十幾輛小轎車,價格均在三十萬開外,作為獎品,獎勵給了業(yè)績突出的高管。商鯤公司還拍得了一批行駛時間不長的公車,折價賣給了部分高管或中層干部。

        這些好事喜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凝聚起了人心。商鯤公司走上了良性發(fā)展之路,其爆炸式的發(fā)展形勢,便順理成章了。

        潘和永確實有過人之處。他也常說一句話:“錢在一個億以下,你可以說是你自己的,一旦超過一個億,它就一定是全社會的?!?/p>

        在商鯤公司走一圈下來,我了解了潘和永的很多秘密,而對于我要尋找的潘和永成功的密碼,仍不得見。我有點著急,我必須當面詢問潘和永。

        離開商鯤公司的那個早晨,我終于跟潘和永面對面坐在了一起,坐在堆滿書刊的董事長室里。潘和永也僅僅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接下來他會召開公司高管開個會,隨后還要前往和平里飯店,參加北京市的勞模表彰會。

        董事長室里擺了幾個沙發(fā),幾張木質茶幾,茶幾上堆滿了書籍報刊和資料,獨獨不見電腦。有人告訴我,潘和永不會打字,所有文字都是他口述,文員幫助打的。潘和永還有一個過人之處,無論在哪里講話,從不拿講話稿,即便事前備有講話稿,他也不看一眼。而他的講話總能激起一陣陣掌聲還有眾人的激情,恍如山火借助風勢,愈燒愈烈。

        面對潘和永,我開門見山:“您成功的密碼是什么?”

        “密碼?”潘和永想了想,不解地搖了搖頭,“我沒有密碼?!?/p>

        這似乎在我的意料之中,那就問別的問題吧,大多是想求證此前很多人告訴我的關于他的秘密的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是:“有人認為,您一年到頭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覺得您在工作上是幸福的,但缺少了與家人相聚的時間,生活上則是不幸福的。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我覺得休息比什么都痛苦?!迸撕陀烂摽诙觯坝袎粝?,睡不著;沒夢想,睡不醒。”

        “您在公司提倡孝道文化,您奶奶去世時,您沒有回去奔喪,有人說是您買不起回家的火車票,是這樣嗎?”我問。

        “不是的?!迸撕陀勒f,“那年我們談成了第一個合作校——齊齊哈爾中國一重技術學院,很多事情要辦,加上我奶奶去世是在年底,我買的房子也正在裝修,脫不開身……”

        說到這里,他抬腕看了一下表。我意識到時間到了。我事先準備的很多問題都無從問起。我不想就此離開,便想了個辦法。會后,見他要乘車前往參會飯店,我便擠上了他的車,繼續(xù)我的問詢。

        “這么多年來,您有過后悔的事嗎?”

        “有,我最后悔的事,是沒有一開始就搞培訓,耽誤了兩三年時間?!?/p>

        “您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受人欺負?!?/p>

        我怔了怔,不待我再次發(fā)問,車已到了目的地。望著潘和永西裝革履地走進會議飯店,我有著片刻的恍惚。我又想起了一個個人告訴我的關于潘和永的一個個秘密,卻沒有一個是他成功的密碼。

        陽光眩暈了我的眼。我閉上眼睛,腦海里倏然現(xiàn)出了蒼茫的原野,一個年輕人身背行囊匆匆前行,從黃昏走到了黑夜,從黑夜走到了黎明,從黎明走到了晨光初現(xiàn),燦爛的朝陽映紅了他的臉,他鼻翼右下方的一顆痣若有若現(xiàn)。我忽然認出來,他就是剛剛大步走進會議飯店的那個人。

        “潘和永!”我心里陡然一顫,猛然睜開眼睛,幾乎叫出聲來。

        就在那一刻,我腦海里轟然一響,靈光乍現(xiàn)。我陡然意識到,把他們所有人告訴我的所有的秘密連綴起來,不就是潘和永成功的密碼嗎?

        (責任編輯:董海燕)

        猜你喜歡
        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車內教育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1:59:30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教育心得
        贏未來(2020年1期)2021-01-07 00:52:26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人大建設(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8
        什么是“好的教育”?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讓教育成為終身之擇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0
        日本污ww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免费人人av看| 激情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熟妇的荡欲色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午夜无码亚|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av在线免费观看你懂的|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青青草是针对华人绿色超碰|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二页|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app| 又粗又粗又黄又硬又深色的| 囯产精品无码va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址| 欧美顶级少妇作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久久亚洲AV成人一二三区| 国产丝袜在线福利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加勒比黑人在线| 99久久精品人妻一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