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繪本畫面生動、句式簡單且富有韻味,通俗易懂且寓意深遠,非常吸引兒童,可以讓兒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閱讀教學很注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重視對學生語篇意識的培養(yǎng),提倡在具體的語境中感知故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滲透繪本閱讀教學,以繪本打開英語閱讀的新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確保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在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平衡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促進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在整體閱讀中,培養(yǎng)語篇意識
語言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講究整體閱讀、整體輸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讓學生先有輪廓,再去細細感知,把學生的主體感知放在閱讀的第一位,引導學生在整體閱讀的過程中主動構建文本思路。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從“大故事”出發(fā),而不要以碎片化的教學形式逐字、逐句、逐段地去講解文本,破壞故事的整體美。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這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時,筆者為學生帶來了自然科普繪本故事Whats Underground?。這個繪本故事話題新穎,從“探索發(fā)現”的角度帶學生一起尋找地下的奧秘,既能豐富學生對地球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拓展單元主題,在大量的語言輸入中推進學生對話題的討論。這個繪本故事的主線鮮明,在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采用了“圖片環(huán)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What is going on underground?”這個問題為核心,通過animals、pipes、people、trains、buried treasure等,探索地下到底有什么。在圖片環(huán)游的過程中,筆者還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引導學生生成思維導圖,實現語言的整體輸入,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篇意識。
二、在繪本學習中,實現大量輸入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繪本為媒介,實現大量的語言輸入,用豐富的視聽體驗和對話體驗,充實學生的繪本學習,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讓繪本閱讀更有意義、更有內容、更加多元。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這單元時,在fun time教學板塊中,筆者插入了趣味繪本故事The Beautiful Sea。該繪本的畫面優(yōu)美、句式簡單,可以在單元教學的基礎上豐富學生對水上活動的了解,并滲透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引導學生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注意保護環(huán)境,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在繪本閱讀中,筆者引導學生為繪本故事進行配音,并在配音的過程中,結合與運動有關的詞匯進行個性化的拓展,在大量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語言輸出。
在繪本閱讀中,筆者進行了大量的語言輸入,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句式練習中,感受繪本語言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三、在語境重現中,促進個性化表達
繪本的靈魂,在于生動的圖畫和故事。繪本往往能給學生帶來真實的畫面感,讓學生的參與感更加強烈。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抓住繪本閱讀的靈魂,善于創(chuàng)設真實的故事情境,并在情境中開展有體驗性的教學活動,以情境重現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本色出演”,參與到故事的生成與創(chuàng)造中,讓學生從故事的閱讀者變成演繹者,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這單元時,筆者在拓展閱讀活動時,為學生帶來了繪本故事《托馬斯和朋友》。在這個繪本故事中,筆者營造出復活節(jié)的情境,并為學生準備了玩具彩蛋,以班級合作運輸彩蛋的游戲任務,重現故事語境,引導學生跟著Thomas一起開啟復活節(jié)之旅。最后,筆者還鼓勵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水煮蛋,舉行現場繪制彩蛋的節(jié)日活動,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推動學生的語言輸出。在這樣的趣味閱讀任務中,學生很快就沉浸在故事語境中,跟著Thomas一起參與復活節(jié)的探索之旅。
總之,繪本是屬于兒童的讀物,為兒童構建了屬于他們的精神世界。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繪本故事的精髓,并在大量輸入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平臺,以此鼓勵學生大量輸出語言,從而實現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平衡。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鮑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