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芳芳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是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中華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的發(fā)展已經賦予了漢字“美在風骨”“橫平豎直”“堂堂正正”等深刻內涵。因此,無論是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還是傳承和發(fā)揚漢字文化,語文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和良好的書寫習慣當作重要目標,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練字先練姿,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一個端正的書寫姿勢不僅是寫好字的先決條件,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剛入學的學生年齡較小,“灌輸式”教學太生硬、太枯燥,教師不妨編一些簡單明了、容易理解的寫字兒歌或順口溜給學生。例如,在寫字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齊念《握筆姿勢歌》和《坐姿歌》,以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寫字的時候要做到坐端正和握好筆比較難。剛開始寫字時,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姿勢正確,但往往寫不了幾個字姿勢就變得不端正。因此,在學生握筆寫字時,教師要隨時扶正學生彎著的背,擺正他們放歪的凳子,或者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相互糾正。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其他的學生就會端正坐姿。堅持下來,學生的寫字姿勢便能基本規(guī)范。
二、重視教師范寫,加強課堂寫字指導
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最直接的指導。教師平時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做榜樣,讓自己的范寫成為他們的“活字帖”。教師在板書時要盡量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給學生留下整齊、漂亮的印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課堂是寫字教學的主陣地,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上的寫字指導和當堂練習,杜絕重認讀輕書寫的現(xiàn)象。一般來說,在講解完寫字要領并反復書寫后,每堂課最少要留出5分鐘的時間給學生練習寫字。寫字指導在不同階段也有相應的重點、難點。例如,在一年級上學期剛學寫字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認識田字格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利用田字格中的橫中線和豎中線,把筆畫寫工整、寫美觀。到了二年級,生字量明顯增多,教師不可能對每個字都進行書寫指導,這時學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字經驗,簡單的字就可以慢慢地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應該重點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繁雜的合體字。
三、巧編順口溜,培養(yǎng)觸類旁通的意識
基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巧編順口溜不但能使寫字教學變得有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及觸類旁通的意識。寫字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念順口溜,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再次念一念以增強記憶。只有經過大腦的分析、記憶、對比,才能將寫字技巧內化為書寫能力。在教學獨體字時,教師可以結合順口溜“田字軸線要用好,橫平豎直字不倒”,讓學生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邊板書邊強調要寫好橫、豎中線的筆畫;在教學合體字時,可以結合順口溜 “一看寬窄與比例,二看平齊與高低,遇到穿插要禮讓,內緊外松字漂亮”,引導學生觀察字體的左右結構,掌握各部分的比例。經過反復訓練后,學生在落筆之前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在寫的時候就能合理布局、得心應手。
四、多元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
小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往往來源于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體驗到寫字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書寫熱情,增強寫好字的信心。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既是表揚和鼓勵,又能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在批改學生的寫字作業(yè)時,可以用紅圈圈出學生寫得好的字,十個圈換一顆寫字星,每個月將班上得寫字星最多的5名學生評為“小小書法家”,將他們的作業(yè)放到班級表揚欄中進行展示,以此在班級內部形成“比、趕、超”的良好寫字氛圍。在批改其他語文書面作業(yè)和試卷的時候,不妨另外加上5~10分的書寫分,讓學生重視每一次書寫,形成“提筆即練字”的思想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書法展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書法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總之,寫字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強,教師要做個有心人,關注細節(jié)、嚴格要求,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一定能寫成一手漂亮的字。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qū)第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