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
看圖寫話是小學寫作的入門課程,圖片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寫作難度,有利于學生打好寫作基礎。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長期困擾教師和學生的難題。筆者認為,看圖寫話是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因此,教師應重視看圖寫話訓練,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學生寫作打好基礎。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驗寫話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時要實現動靜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寫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表達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教師在教學時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組織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體驗寫話的樂趣。
例如,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的“聽故事,講故事”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以故事為切入點,讓學生結合教師分享的故事,進入圖畫中,了解老鼠和老鼠媽媽的故事。講解故事時,教師要注意引入富有童趣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如教師可以這樣講:“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只漂亮的大老鼠,它生了一只漂亮的小老鼠,小老鼠和老鼠媽媽快樂地生活著。小老鼠一天天長大,終于到了出嫁的這一天。小老鼠出嫁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趣事,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翻開教材,一起走進圖畫,去看個究竟吧!”如此導入,能夠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討論圖片的內容,體會學習的快樂。學生經過討論,覺得第二幅圖最有意思,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重點分析第二幅圖,講解圖片的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從而體會到學習寫作的快樂。
二、引導學生觀察,授之以漁
小學低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識圖能力,但因為觀察能力不強,所以觀察不夠全面,會影響寫話的完整性和條理性。基于此,教師應傳授學生觀察的方法,如有序觀察法、層次觀察法、整體到局部觀察法等,讓學生積累識圖經驗,抓住觀察重點,高效完成寫話任務。
例如,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誰和誰好”時,教師可以利用課文的插圖,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讓他們積累觀察經驗,進而學會觀察。“請大家讀一讀課文,并留心觀察插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有趣的東西。”教師可以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其細心觀察的習慣。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認真讀課文、觀察插圖,一位小朋友站起來回答道:“我發(fā)現一幅有趣的圖片?!薄斑@幅圖片上有什么?”在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中,這幅圖片的輪廓逐漸清晰了——有葉子、藤、瓜、蜜蜂,還有花。此時,教師應對學生提出表揚,然后引導學生,并傳授正確的觀察方法:“你們可真聰明啊,能從圖片中找到這么多有趣的事物,但這么多東西我們要怎樣看,才能看得最清晰,最準確呢?”“可以從上往下看。”“可以先看整體再看局部?!薄翱梢詮倪h到近看?!薄鎸π∨笥训姆e極發(fā)言,教師應乘勝追擊,引導他們進一步思考:“那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哪些內容?”面對如此簡單的問題,學生積極發(fā)言,說有“葉子、藤、瓜”,“那誰能告訴我,最先看到了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學會了從上往下觀察的方法,還學會了從左到右、從局部到整體等觀察方法。讓學生學會了看圖,做到了授之以漁,能夠讓他們更好地抓住寫話的主題,提高寫話教學效率。
三、啟發(fā)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寫話要從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入手,但它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之所以平淡無奇,原因就在于沒有發(fā)揮想象力,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從想象入手,給學生思維提供支點,讓他們通過對圖畫的觀察、想象,理解畫圖內容,啟迪思維,從而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
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的“我多想去看看”時,可以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完成看圖寫話:“請睜大你們的眼睛,觀察文中的插圖,說一說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庇袑W生說道:“天安門廣場最吸引我,因為它雄偉壯觀、氣勢磅礴,人人都想去看?!贝藭r教師可繼續(xù)引導:“天安門廣場確實值得一看,那除了天安門廣場,你們還想去哪里看看?”此類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能引發(fā)學生的聯想,學生都踴躍回答問題?!拔蚁肴バ陆驗槲覐膩頉]去過,聽爸爸說那里有美麗的天山、潔白的雪蓮?!薄拔蚁肴]山,因為蘇軾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想看看廬山到底長什么樣!”如此教學,能讓學生跳出就事論事的窠臼,張開想象的翅膀,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
四、拓展課外內容,夯實寫作基礎
愛聽故事和愛閱讀,對學生積累語言和發(fā)展寫作能力大有裨益。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愛聽故事、愛閱讀的兒童,其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都比其他兒童強。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故事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書籍,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夯實其寫作基礎。
例如,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的《請你幫個忙》,文中有三幅插圖,講述了小朋友向叔叔、姐姐求助的過程。鑒于文章內容的局限性,教師可引入一些課外的內容,講一些請求別人幫忙的小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為了夯實學生的寫話基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精彩片段,然后借機引導學生:“這是借東西的小故事,請同學們走進故事,尋找有趣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和素材、增長見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除了這些,在書中或者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有趣的故事”,以實現課外延伸,幫助學生夯實寫作基礎,讓他們能夠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
總而言之,教師在指導看圖寫話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給他們實踐的機會。并且要教會學生觀察方法,引導學生抓住圖片的主要內容,發(fā)揮想象力,寫自己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