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
(周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周口466000)
冠心病屬臨床常見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隨病情進展,最終可發(fā)展為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及時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是臨床治療的關鍵[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是臨床治療CHF“金三角”方案,其中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均屬現(xiàn)階段臨床常用藥物[2]。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屬新型β1受體阻滯劑,對心室舒張功能有良好調節(jié)作用[3]。螺內酯屬人工合成低效利尿劑,具有良好保鉀作用,可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作用產生拮抗效應,進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但其用藥劑量尚存在較大爭議[4]。本研究選取我院冠心病合并CHF 患者100 例,分組比較不同劑量螺內酯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的臨床治療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劑量的選擇提供有效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CHF 患者100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小劑量組、中劑量組及大劑量組。小劑量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54~73歲,平均(63.28±4.57)歲;冠心病病程5~12年,平均(8.19±1.53)年;CHF 病程8~27 個月,平均(17.08±4.36)個月;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1 例,Ⅲ級17 例,Ⅳ級6例。中劑量組33 例,其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齡54~74 歲,平均(64.04±4.66)歲;冠心病病程4~12年,平均(7.97±1.58)年;CHF 病程7~26 個月,平均(16.65±4.43)個月;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0 例,Ⅲ級16例,Ⅳ級7例。大劑量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55~75歲,平均(64.70±4.62)歲;冠心病病程5~12 年,平均(8.35±1.51)年;CHF 病程7~26 個月,平均(16.77±4.41)個月;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2 例,Ⅲ級18 例,Ⅳ級3 例。三組性別、年齡、冠心病病程、CHF 病程、NYHA 心功能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CHF;均存在乏力、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且持續(xù)6 個月以上;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類型心臟疾病引起的CHF;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異常;既往心臟手術史;對本研究所用治療方案存在使用禁忌證;惡性腫瘤;認知、溝通障礙、精神異常等無法有效配合臨床治療及相關檢查。
1.2 方法 三組均予以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江西南昌濟生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50118)等常規(guī)治療: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初始劑量為12.5 mg,2次/d,后逐漸增加劑量,最高劑量為50 mg/d;同時根據患者病情情況予以ACEI 或ARB 治療。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予以低鹽飲食,限制水、鈉攝入。小劑量組予以小劑量螺內酯(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70)治療,口服,10 mg/次,1 次/d;中劑量組予以中劑量螺內酯口服,20 mg/次,1 次/d;大劑量組予以大劑量螺內酯口服,20 mg/次,2 次/d;三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1)療效 顯效:乏力、呼吸困難等CHF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心功能提高2級及以上,或恢復至Ⅰ級;有效:CHF癥狀、體征均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 級;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三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顯像儀(美國惠普,HP5500型)行心臟超聲檢查,掃描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左室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左室容積(LVESV);患者適應性行走后,囑其以自己所能速度行走6 min,測量6 min 步行距離(6MWT)。(3)三組治療前后血漿N 末端B 型利納肽原(NT-proBNP)、血鉀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約5 mL,分為2份,其中1份離心后取血漿,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220 型)以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測定NT-proBNP水平,另1份離心取血清,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血清鉀水平。(4)統(tǒng)計比較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療效比較 見表1。
2.2 三組血漿NT-proBNP、血清鉀水平比較 見表2。
2.3 三組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3。
2.4 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4。
表1 三組療效比較[n(%)]
表2 三組血漿NT-proBNP、血清鉀水平比較(±s)
表2 三組血漿NT-proBNP、血清鉀水平比較(±s)
治療后中劑量組、大劑量組血漿NT-proBNP 低于小劑量組(P<0.05),中劑量組、大劑量組比較,P>0.05;治療后小劑量組、中劑量組血清鉀水平低于大劑量組(P<0.05),小劑量組、中劑量組比較,P>0.05。
組別 n NT-proBNP(μg/L) 血清鉀(mmol/L)小劑量組 治療前 34 2672.72±135.67 4.41±0.15治療后 2013.35±122.81 4.71±0.14中劑量組 治療前 33 2694.66±132.78 4.37±0.16治療后 1517.38±121.47 4.75±0.16大劑量組 治療前 33 2681.74±134.47 4.40±0.14治療后 1503.82±119.87 5.27±0.19
表3 三組不良反應比較[n(%)]
表4 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4 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治療后中劑量組、大劑量組LVEF、6MWT高于小劑量組,LVEDV、LVESV低于小劑量組(P<0.05),中劑量組、大劑量組比較,P>0.05。
組別 n LVEF(%) LVEDV(mL) LVESV(mL) 6MWT(m)小劑量組 治療前 34 39.62±2.92 217.54±12.19 183.25±13.21 377.86±20.04治療后 44.38±3.12 201.38±11.72 170.32±10.69 518.65±27.73中劑量組 治療前 33 38.75±3.04 220.36±12.04 184.95±12.98 380.24±20.42治療后 46.19±3.25 174.04±11.05 146.03±10.04 594.95±28.91大劑量組 治療前 33 39.08±2.98 221.17±12.13 182.73±13.07 379.62±20.33治療后 46.45±3.37 175.25±10.76 145.65±9.82 590.82±28.44
CHF 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心肌重塑、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長期過度激活有關,因此,降低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活性,抑制心肌重構是延緩冠心病合并CHF 患者病情進展,維護其生命安全的關鍵[5]。
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屬臨床治療冠心病合并CHF常用藥物,可對交感神經產生抑制作用,減輕血管收縮,進而降低外周循環(huán)阻力,減輕心臟后負荷,降低心肌張力,減緩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此外還可作用于內分泌系統(tǒng),抑制心臟肥厚、增生及過度氧化作用,減緩心肌凋亡過程[6-7]。病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病理性心室重塑、心肌間質纖維化均與醛固酮密切相關,醛固酮可與血管平滑肌、心肌細胞質內受體結合,產生特異性蛋白,進而引發(fā)心肌細胞修復、重構,此外,醛固酮水平升高還可引起鈉水潴留、電解質紊亂等改變,使CHF進行性加重[8]。ACEI/ARB 雖具有降低醛固酮水平的作用,但易產生“逃逸現(xiàn)象”,因此臨床多結合螺內酯治療以發(fā)揮抑制作用。螺內酯屬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具有良好保鉀利尿作用,可與醛固酮受體競爭性結合,抑制其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傷作用,降低心臟前負荷,減輕心肌間質纖維化、心室重構[9]。但螺內酯劑量應用不合理則難以發(fā)揮理想臨床治療效果,為此,本研究對不同劑量螺內酯治療效果進行分組比較,結果顯示,治療后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總有效率、心功能指標、血漿NT-proBNP 水平均優(yōu)于小劑量組(P<0.05),中劑量組、高劑量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小劑量螺內酯比較,中劑量、高劑量螺內酯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可明顯改善冠心病合并CHF患者心功能,同時減輕心肌細胞損傷,減少NTproBNP 分泌,減緩心室重構?;诼輧弱サ谋b涀饔?,本研究同時對血鉀水平、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與大劑量螺內酯比較,小劑量、中劑量螺內酯治療對血清鉀水平影響較小,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說明小劑量、中劑量螺內酯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可保證良好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與小劑量、大劑量比較,中劑量螺內酯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可在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冠心病合并CHF 患者心功能的同時保證良好治療安全性,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