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夢瑜
摘 要:教育改革方興未艾,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語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不僅促進學生識文斷字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的心智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提高閱讀能力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閱讀理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然而,僅僅只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將拓展性閱讀納入學習范圍之內(nèi)。在此基礎上,文章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中的人文性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人文性;探究
引言:
人們在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閱讀能力”,看說明書需要閱讀,看報紙需要閱讀,聽懂老師講課也需要“閱讀”。可見,“閱讀能力”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這也是小學語文教育將其納為學習重點的原因。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文字背后的人文精神,增長自己的審美情趣。
一、拓展性閱讀的概念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拓展性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提升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運用多個角度多種渠道去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同時還要確保學生做到有效的閱讀。
拓展性閱讀是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教材背后的人文精神。拓展性閱讀,不再以追求標準答案為唯一目的,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暢所欲言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自己挑選想要閱讀的材料,教師僅作引導,而不是干涉學生的選擇。
二、小學實踐拓展性閱讀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教育并不等于識字,學生們之所以學習拼音和漢字,都是在為長篇閱讀打基礎。如果人不能閱讀,就難以和他人進行通暢的交流,難以理解別人的心意;如果人缺乏閱讀能力,就難以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難以獲得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因此,閱讀不僅是目前最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在未來也將是語文教育的重點,這關(guān)系到一個人的健康成長[1]。
拓展性閱讀不僅能將課堂上學習到的語文思維遷移到生活中去,與學生的興趣相結(jié)合,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我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
三、目前小學推進拓展性閱讀遇到的困難
“青燈古卷”曾經(jīng)是很多古代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然而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卻令人寂寞難耐,很難騰出時間、騰出精力來認真讀一本紙質(zhì)書,大家的精力被短視頻、搞笑段子等零碎信息流擠占。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涉世不深的孩子。于他們而言,手機、電腦比紙質(zhì)書更加具有吸引力,他們往往沒有興趣去讀書,更何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因此,缺乏閱讀興趣是推進拓展性閱讀的一大難題。
四、如何推進拓展性閱讀的人文探究
人文,人之本也。重視人的思想,重視人的意識,重視人的文化,這才是人文探究的精髓。語文教師既要從宏觀上把握課堂的發(fā)展方向,也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人意識,將他們作為一個獨立人格去尊重,鼓勵他們發(fā)表個人見解,通過拓展性閱讀,使得他們體會到人文之美[2]。
(一)精心選擇推薦書目
教師向?qū)W生推薦書目,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興趣點,推薦恰到好處的書目,便很有可能讓學生主動捧書閱讀。
如何選擇合適的書目呢?很多教師容易在嚴肅性和趣味性上猶豫,既想讓推薦的書目保持一定人文高度,又想讓學生從中獲得趣味。教師們不妨去了解一下學生們的興趣點,定位自己的學生的審美能力,然后再結(jié)合教育進度加以推薦。以課文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為例,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毛主席在江西的時候,帶領(lǐng)人們挖井喝水,這篇課文背后的蘊藏著人要常懷感恩之心的道理。教師們可以推薦《愛的教育》作為拓展閱讀,因為這本書描寫的主人公和學生的年齡相仿,能讓學生較為直接地共情,從而理解“感恩”的含義。
此外,還可以舉辦讀書交流小會,讓學生們自己推薦心目中的好書,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以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為例,通過描寫樹和喜鵲有了越來越多的同伴,而收獲越來越多的快樂的故事,向讀者揭示了友情的重要性。“友情”作為學生們校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以讀書交流小會的形式來推薦書目,正好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為了急功近利,而將拓展性閱讀變成一種僵化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們都流于表面疲于應對。
(二)重視學生的讀后感
傳統(tǒng)教育中,對于讀后感的重視體現(xiàn)在要求學生們做讀書筆記,很多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做讀書筆記,往往是抄抄原文或者是借鑒網(wǎng)上的讀后感。這是因為學生們無所感言,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而是放任他們流于形式的讀書筆記,不僅是浪費時間,也打擊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選擇展示自己的讀后感或者讀書筆記,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模仿參考的對象。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優(yōu)秀筆記,定期在班級里展示,以此來激勵學生們琢磨讀書筆記的益處。
以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為例,魯迅先生懷念了他童年的摯友閏土,抒發(fā)了對摯友的思念之情和人生無常的感嘆。教師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分享一些讀后感,引導學生們?nèi)ハ肽钭约阂郧暗暮门笥?,或者是抒發(fā)對人生無常的看法。此外,教師可以就“人生無?!边@一個話題,來引導學生對于珍惜時間的哲學思考。
五、結(jié)束語
拓展性閱讀中的人文探究,是以大量閱讀作為基礎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學生就很難對文字背后的思想有所感悟。若想達到“大量閱讀”,就要保證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教師的引導作用至關(guān)重要。教師們不僅要通過精讀每一篇課文,向?qū)W生講解背后的思想內(nèi)涵,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要對課堂知識作遷移,讓學生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領(lǐng)略到拓展性閱讀的人文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陳育娟. 基于課外閱讀基礎上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初探[J]. 學苑教育,2019(4):28-29..
[2]劉邦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J]. 科普童話,2019(12).
[3]夏玉琴.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J]. 科技資訊,2020,v.18;No.579(06):158+160.
(江蘇省溧陽市文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