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濤
通過查閱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義務教育教科書(教育部審定2013版,共12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估算教學在六年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所占課時比重不大。估算例題教學僅在二、三和五年級出現(xiàn):二年級下冊P96例13;三年級上冊P15例4、P43例4、P70例7;三年級下冊P29例8、P30例9;五年級上冊P15例8 。雖然出現(xiàn)的教學例題不多,但是估算教學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
一、對小學數(shù)學估算價值的分析
第一,估算將成為數(shù)學教育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工具日益普及,例如計算器、電腦,功能齊全而且方便實用。許多原來需要利用紙筆精確的計算可以選擇工具來代替,因此判斷經(jīng)由計算工具所產(chǎn)生的答案是否正確、合理的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是要能夠確定什答案,什么時候更適合使用估算,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估算來判斷心算或工具計算的結果。
第二,估算對提升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有很大作用。法國腦科學家研究了人們在進行精算和估算時大腦的反射部位,研究結果表明:精算主要激活腦左額葉下部,與大腦語言區(qū)有明顯重疊;估算主要激活腦雙側頂葉下部,與大腦運動知覺區(qū)聯(lián)系密切。因此,就價值而言,根據(jù)腦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很可能會有這樣的區(qū)分:精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能力。抽象能力與直觀能力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必不可少的兩種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是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根本。
第三,估算教學在新程標準中作出明確且具體的要求?!靶抡n標”學段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中都有估算內容,估算是計算方法的一種,它得到的是近似的結果?!靶抡n標”對估算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并通過具體案例引導方向。估算是解決不需要精確值問題的一種策略,其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一般是有現(xiàn)實情境的,在分析問題作出合理的選擇判斷的過程中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數(shù)感。
上述是關于估算價值的理性思考,小學生很難理解和體會。他們喜歡并認可具體的、確定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很難判斷出“估算”的必要性。在本人任教四年級時,對學生進行這樣一道解決問題的知識檢查,如下。
根據(jù)下面的信息解決問題:書架上最多能擺900本圖書,能擺下這三種圖書嗎?
那么,學生會怎樣解答呢?本人對全年級學生的解答方式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參與知識檢查的學生共計179名,只有22人用估算解答,僅占全年級的12.29%。
二、學生不喜歡估算的原因
第一,會“估算”但想不到“用估算”。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如何估算”,即估的方法。這導致學生雖會“估算”但不會“用估算”,估算意識不強。學生往往看見“大約”才機械地進行估算,而沒看見“大約”就想不到選擇估算。
第二,對使用估算“信心不足”。基于學生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在估算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學生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會對使用估算的方法感到疑感、信心不足,總覺得估算“沒譜”。所以,學生不愿意主動選擇估算,覺得還是精算更保險。學生處于被動“用估算”狀態(tài)。學生喜歡并認可具體的、確定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很難判斷出“估算”的必要性。于是出現(xiàn)了“讓我估,我就估”,甚至出現(xiàn)“先精算了,再改成估算”等現(xiàn)象。
第三,嫌“麻煩”而避開“估算”。在教學中,學生進行估算時,要先思考“怎樣把數(shù)化整”,再口算,這樣程序較多。而且,學生無法理解和接受估算有多種結果的現(xiàn)象,又要顧慮結果是否合理,若不合理還需進行調整。估算的整個過程步驟多,不如口算、筆算來得直接??梢?,對于估算意識還是空白的學生來說,精確計算是直接的,估算是間接的,要先轉一個“彎”再進行計算。此外,估算方法有很多種,需靈活地選擇估算策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
三、讓學生喜歡估算的策略
怎樣才能讓學生不厭煩估算,甚至是喜歡上估算上估算呢?
首先,必須讓學生感知估算的優(yōu)越性。正如上面這題考查的是萬以內數(shù)加減法的應用,可采取估算和精算兩種策略來解決問題。本題中三個數(shù)據(jù)都接近整百數(shù),用估算解答較簡單。精算則數(shù)據(jù)較大、連續(xù)進位、計算較麻煩。再如三年級下冊P30例9教學內容也是如此,精算29乘8是較難的,而估算是口算30乘8,很好算,學生更喜歡。只有讓學生感知到估算時時好算,容易算,學生才會喜歡估算。
其次,教學中可以跳出精算框架,喚起估算意識。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現(xiàn)實背景出發(fā),重新處理好教材內容,使學生自覺地跳出精算的思維框架,努力喚起學生內在的估算意識。如仍以上題為例,教師可以稍作修改。數(shù)據(jù)的不確定性,導致“精算斷路”,追使學生跳出“精算”的定勢以估算的眼光來思考。這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使學生感受到估算是一種解決不確定數(shù)據(jù)的優(yōu)化計算方法。
根據(jù)下面的信息解決問題,書架上最多能擺900本圖書,能擺下這三種圖書嗎?
再次,感知估算學習、運用中的樂趣。本人認為只有讓學生感知到估算學習、運用中的樂趣,學生才能真正用好估算。估算本身是一種開放性的思維活動。在估算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已的想法,面對同一問題所采用的策略不盡相同,思維呈現(xiàn)的過程也不盡相同,估算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對估算結果要放寬標準,切忌追求統(tǒng)一答案。只要學生的想法合理,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決問題的需要,就是合理的估算。
最后,教師允許學生像試商一樣嘗試估算。教師可以大膽放寬估算評價標準,允許估算過程中的不完美,簡化估算的過程和書寫方式。對估算過程也要降低要求,要簡單明確,不需要那么復雜、那么完美,不要太計較學生的些許偏差,允許學生像試商一樣嘗試估算。出現(xiàn)估算方向(指估大還是估?。┎粚r,允許學生對估算進行調整,體現(xiàn)估算教學的靈活性,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能力,也以免學生問題解決過程中面對新問題的產(chǎn)生,不會作出及時處理及策略調整。
總之,一個人日常生活中進行估算的次數(shù),比精確計算的次數(shù)多得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和數(shù)學價值,能否將這些理性的價值傳遞給學生,活躍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感悟探索數(shù)學的奧秘,需要教師去捕捉、去設計情境,開展學習與訓練,強化學生估算意識,提升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