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曼古力·依明尼亞孜
(新疆和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qū)848000)
DVT 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血管外科疾病,疾病急性期多需進行溶栓治療,而后繼續(xù)口服用藥6 個月左右[1]。但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認知度較低,且自我護理能力差,依從性低,因此藥物治療的效果不理想。為保證DVT 的整體療效,阻斷其進展,本研究分析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簡稱DVT)形成患者行護理干預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DVT 患者45例按照隨機分組為A、B 兩組,分別是23例與22例。其中,B 組女12例,男10例;年齡23~80 歲,平均(35.83±0.34)歲;病程15d~2個月,平均(1.04±0.25)個月;A 組女10例,男13例;年齡24~81 歲,平均(35.62±0.42)歲;病程18d~2 個月,平均(1.20±0.14)個月。兩組一般臨床基礎資料進行統(tǒng)計比較無差異(P>0.05)。
1.2 方法B 組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預防不良反應、心理護理、生活指導和用藥監(jiān)督等。A 組行全程護理(1)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日常飲食習慣制定相關方案,對低脂、高纖維素和蛋白質食物要多食用,若患者昏迷則靜注營養(yǎng)液,而后鼻飼、進食流食,保證營養(yǎng)攝入。囑患者多喝水,禁止吸煙,防止尼古丁影響血管功能。(2)睡眠護理:睡前,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聽輕音樂,或做冥想和全身放松等睡前準備工作。也可與患者交談,消除其緊張心理,必要時可口服安眠藥。(3)康復護理:若患者具備活動能力,則為其制定康復方案,如將患肢抬高30°,保證患肢遠端高于近端。指導患者進行足踝被動訓練與行走訓練,運動時可穿戴抗血栓襪,并觀察其皮膚,防止下肢腫脹。(4)藥物指導:遵醫(yī)囑口服抗血栓藥物,觀察有無咳血、氣短和胸悶等癥狀,行吸氧治療,并立即報告醫(yī)生。
1.3 觀察指標 利用自制評價表評估治療依從性,包括科學飲食、睡前準備、康復訓練和規(guī)范用藥等,共100 分,71 分以上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為41~71分,不依從為41 分以下。依從性為完全依從與部分依從例數(shù)之和占總例數(shù)的比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 軟件,計數(shù)資料(n/%),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顯著。
A 組的治療依從性為95.65%,B 組為72.73%(P<0.05)。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依從性 [n/%]
DVT 的風險性較高,需要進行系統(tǒng)化溶栓治療,且需要連續(xù)服用抗血栓藥物3~6 個月[2-3]?;颊呶闯浞终J識到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因此治療依從性較差。依從性是指治療期間,患者的服藥、飲食與運動行為和醫(yī)囑之間的符合度,且依從性與治療效果具有相關性[4]。通過全程護理能夠規(guī)范患者的飲食、運動和睡眠行為,使其進行嚴格的自我約束,進而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保證藥物療效。但護理過程中需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與護理技能,拉近護患關系的緊密度,這是護理服務順利與高效實施的重要前提[5]。結果中A 組的治療依從性(95.65%)高于B 組(72.73%)(P<0.05),說明全程護理可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應作為DVT 患者的首選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