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瑩,劉 聰
(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的社旗山陜會館鄰近湖北省、陜西省,位于南陽盆地,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在16℃左右,降水量豐富,屬于亞熱帶季風性大陸氣候。
我國四大商業(yè)重鎮(zhèn)之一的社旗賒店古城,也叫賒旗店或賒旗鎮(zhèn),其名源于劉備,當年劉備曾在這里起兵。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山陜會館由山西和陜西兩省在社旗共同建造完成,當時作為老鄉(xiāng)之間交流場所,所以也叫山陜同鄉(xiāng)會館。選址在社旗是因為社旗當時商業(yè)發(fā)達、人口眾多、發(fā)展較迅速。當時,山陜會館準備在最繁華的商業(yè)中心位置建造,欲建成同類型會館中規(guī)模最大、最繁華的會館。
清代,南陽社旗是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所以山陜會館在設計時吸收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優(yōu)勢,吸取北方古建筑的大氣磅礴、雄偉高大和南方古建筑的嚴謹、柔美,將二者很好地融合,成為南陽社旗獨具一格的古建筑。
社旗山陜會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間遭受過許多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此會館,并對其進行多次修復。
社旗山陜會館占地總面積12000m2左右,建筑面積6300m2左右。社旗山陜會館主要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琉璃大照壁、懸鑒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它們的排列順序是按照中軸線由南向北的樣式分布。有些建筑左右兩旁有陪襯建筑,陪襯的建筑之間相互對稱。如著名的鐘鼓二樓為懸鑒樓作陪襯,鐘鼓二樓對稱地分布在懸鑒樓左右兩側,藥王殿和馬王殿給大拜殿作陪襯,布局構思巧妙、周密合理,殿與殿之間、樓與樓之間順序得當、疏密合理,北高南低,妙不可言。
商人每天馳騁商場,有時感覺非常疲憊,所以他們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對于精神上的寄托,山西和陜西的商人選擇把它表達在建筑上。
山西和陜西兩省的商人特別崇拜關羽,將關羽的忠義和誠信這兩種美德作為標準,而誠信為本成為其規(guī)則。這些商人將關羽的銅像建在春秋樓的大月臺上,希望關羽保佑他們一生平安、步步高升、財源廣進。社旗山陜會館興建時正值對封建地主階級管制最嚴的時期,那時不允許除皇宮貴族外的建筑物有顏色,更不允許使用琉璃。而社旗山陜會館能使用琉璃是因為館內(nèi)供奉著關公,當時關公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在建造社旗山陜會館時把平常不敢用的裝飾材料和風格全部用上。
根據(jù)調(diào)查考證發(fā)現(xiàn),山西是琉璃的故鄉(xiāng)。明清時期的社旗是山西和陜西商人最多的時候,兩省的商人把當?shù)氐慕ㄔ旒夹g和建造材料帶到社旗,社旗山陜會館中用的建筑材料和工人都來自于山西,所以社旗山陜會館中的琉璃裝飾風格很像山西當?shù)仫L格,但也不失社旗本地特色。
3.1.1 琉璃照壁
通常,琉璃照壁只會出現(xiàn)在皇宮貴族之所,而社旗山陜會館的這座琉璃照壁非常奢華,堪稱民間精品。因為在那個時代,照壁裝飾得是否豪華能直接體現(xiàn)商人的財富和地位,所以在裝飾、工藝、用料上盡顯豪華大氣,讓整個會館氣勢恢宏。
琉璃照壁高10.0m左右,寬10.0m左右,厚1.5m左右,青磚砌框。琉璃照壁中的每個琉璃圖案都有其意義,質(zhì)地非常細膩,造型精美,構圖和諧。用不同色彩的琉璃來區(qū)分層次,使圖案層次分明,內(nèi)容豐富。琉璃照壁的北面為正面,它由476塊琉璃組成。琉璃照壁的基座是青石,兩邊中間部位是石雕,仿木結構斗拱盒檐部結構位于上部。琉璃照壁因為遭到損壞,所以鴛鴦戲荷、五龍捧圣、鳳戲牡丹是補的3個磚雕。其中還有浮雕,它的壽字和福字皆通過變形而得到。琉璃照壁內(nèi)雕為“雙龍戲珠”和“鯉魚躍龍門”,意寓勇往直前、勵精圖治、力爭上游。
3.1.2 大殿屋頂?shù)牧鹆?/p>
藥王殿、懸鑒樓、大拜殿、馬王殿這些社旗山陜會館中的建筑飛檐上,用的都是彩色琉璃瓦,顏色多為黃色、綠色、黃綠色相間。一些建筑的卷棚或大殿頂部屋面也都用黃色、綠色、黃綠色相間的琉璃瓦覆蓋。社旗山陜會館內(nèi)陪襯建筑的屋頂部分用琉璃瓦裝飾,如藥王殿、鐘樓、鼓樓等。鮮艷、亮麗的顏色給人燦爛輝煌、不同凡響的感覺。社旗山陜會館連屋頂都用琉璃裝飾,這除了皇宮之外并不多見。
3.1.3 大殿頂部屋脊的裝飾
屋脊是我國古建筑的重點裝飾部位,社旗山陜會館的屋脊裝飾是各個朝代不同風格、造型屋脊裝飾的集合,它既有傳統(tǒng)風格,也有新奇的變化。它用顏色和造型營造不同的感覺,如懸鑒樓脊飾的閣樓和仙人,給人感覺像是參加天庭的聚會,又如一些建筑中有龍吻、龍鳳呈祥或奔跑的雄獅等的脊面裝飾,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社旗山陜會館建筑也有很罕見的透空脊飾和藍色祥云琉璃色彩,如鐘樓、鼓樓的屋脊裝飾。樓閣、麒麟、白象和騎馬仙人等出現(xiàn)在座殿脊飾,營造佛門洞天的景象。也有很多奇特的屋脊裝飾,如藥王殿的垂獸麒麟和馬王殿的貓臉神獸等。
3.2.1 木雕藝術
社旗山陜會館建筑中幾乎做到無木不雕,匾額、門板、門樓等都有木雕。木雕可謂無處不在,在懸鑒樓的額枋、大拜殿的雀替、大座殿的雀替等主體物建筑上都采用技藝高超的深透雕刻作為主要裝飾手段,其表達的內(nèi)容、含義不同,所以雕刻的深度也不同。社旗山陜會館的雕刻大部分體現(xiàn)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不同人物故事、景色都雕刻得細膩傳神,被譽為“全國木雕之最”。
3.2.2 室內(nèi)外建筑木結構
社旗山陜會館的木架構造有“墻倒屋不塌”之說,它的木結構承重能力較好,以至于墻體只起到裝飾作用,沒有起到承重作用。其木結構是由柱子、房梁等大框架組成,大框架完成后可用墻體分割這個大空間,使其成為一個個小空間,然后通過木結構確定門窗等的方向,靈活性好。因為木材本來就有柔性,再加上榫卯節(jié)點,因此具有可活動性。這兩種材料的結合,可以使整個建筑更穩(wěn)定,抗震性能較好,施工速度快,有些木結構預制后再進行現(xiàn)場組合。
3.3.1 石雕藝術
社旗山陜會館懸鑒樓的石雕結構源于陜甘已有的民間曲調(diào)——秦腔藝術,這種有趣的結合現(xiàn)在也很少見。
復合式柱礎與其他的石雕不同。其圓形的方位不同,不是普通的圓形或普通的方形,而是上圓下方,也就是天圓地方的藝術。其圭角石雕裝飾有很多不同形狀,如折角夔龍、獸頭、高圭角型等。中間部位的石雕以人物、動物、植物花草等為主。還有以動物、植物花草等為主的方柱礎四角雕飾。較出名的是甬道,其入口處為磚雕的垂花門罩?!搬瘶悄肌彼淖钟檬痰姆绞娇淘谏戏降呢翌~上。左邊有1個石刻丹頂鶴與蒼松的照壁,右邊有1個石刻梅花鹿及花草的照壁,高2m左右,寬1m左右,在2個照壁的下方有精致的石刻插屏架。
3.3.2 磚結構及磚石結構
北京頤和園的戲臺結構可以說是頂級的,而社旗山陜會館戲臺的復合結構并不遜色于它,甚至故宮內(nèi)的漱芳齋都沒有社旗山陜會館的精致。復臺結構作為以承重為主要目的的復合材料,增強體包括各種玻璃、瓷、金等,金屬、陶瓷、玻璃、碳和水泥等作為基體。可以容納萬人看戲的庭院——萬人庭院內(nèi)全部用的是青石作為路面鋪裝,中間是甫道,甫路兩邊是條石。
通過調(diào)研可深刻感受到社旗山陜會館的獨特魅力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在收獲與社旗山陜會館周邊商鋪對話的奇妙感觸之余,也收獲了一系列的歷史典故。經(jīng)過觀察分析、商鋪采訪、拍攝錄像等,學到很多關于建筑和材料用料的知識與文化,在此基礎分析社旗山陜會館的文化和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