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中學育才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第一,散文兼具形式與精神,思想內(nèi)容突出,情感豐富,這是散文最突出的特點之一。
散文形者有三:一是寫作對象或?qū)懽黝}材;二是文章的寫作手法,(如抒情、議論、描寫等);三是文章的外在形式即外在呈現(xiàn)的方式。(段落、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等)。
第二,散文形散神聚。
也就是說,散文可以通過敘事、議論、描寫、說理等多種方式來表達,但無論是什么形式的散文,都有明確的主題和具體特定的情感。
第三,散文語言優(yōu)美,富有文采。也被稱為美文。
第四,散文意境深邃。
散文是除詩歌以外最具文學性的一種文體。其意境的深度總是能更深地打動讀者的心靈,總是能給讀者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抓住散文的特點,就更容易呈現(xiàn)出精彩的散文,也更利于語文課堂散文的教學。接下來,我將以小學語文名師支玉恒老師上的《匆匆》文章為例,談談新課程理念下的散文教學策略,即教學中應把握的幾個關(guān)鍵點。
散文本身融入了一個作者太多的情感。讓學生自己真正走進文本之中,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是散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只有當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時,他們才能真正理解這篇散文。比如《匆匆》,學生想很快抓住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對事對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及深刻。也許他們讀了之后很快就知道,作者是在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但是作者如泣如訴的情感要讓學生們理解到就很難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老師很有必要站出來,做學生情感的點撥者和引導者。朱自清先生要在這篇文章中表達出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是對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無奈,還是告誡所有人珍惜時間,是對廣大生于一個亂世之中而無所作為的青年的譴責,還是對自己空有滿腹藝術(shù)才華卻只能渾渾度日的感傷。一切的一切都隨著時間匆匆流逝而消逝。但積壓的心,卻充滿了無奈、內(nèi)疚、感慨。如此復雜的情感,支老師首先給學生帶來了一段課文配樂錄音,讓學生進入作者,從文字之間去體驗感情并說出來。學生不僅知道了情感,也確定了朗讀的基調(diào)。支老師告訴大家朗讀是一種技巧,要根據(jù)情感的需要,選擇語速、語氣、語調(diào)。這篇文章應該慢慢地讀,用悲傷的語調(diào)和低沉的聲音。正是因為支老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
葉圣陶先生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情感,就是對語文的敏銳的感覺?!?/p>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強調(diào)。”
語感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好方法是通過情感朗讀來訓練。散文的語言高度凝練優(yōu)美,富有文采,是最適合來朗讀的文本。支老師在教學中告訴孩子讀書要用心靈誦讀,這樣能激起人與人心靈的共鳴,更能直達情感深處。在支老師指導讀書方法時,他又向?qū)W生推薦了“空靈”的讀法。比如文章中有這樣的語句,“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按我個人的理解應該用緩慢、低沉且沉重的聲音表達,但支老師卻說應該用“空靈”的聲音來讀。隨之,老師“空靈”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從遙遠的天空飄來,告訴我們時間就像這個聲音,感覺得到,但什么也沒有,轉(zhuǎn)瞬即逝。兩種不同讀法一比較,孰美孰對,我們作為聽者先是震撼,而后是豁然開朗。此時,心中的疑惑已化為聲聲贊嘆。整節(jié)課,支老師反復地用自己的范讀向?qū)W生傳遞不同語句的不同語感,讓學生反復體會、跟讀、揣摩、領悟,漸漸的,老師的語感變成了學生的語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他沒有直接提出指向文章內(nèi)容的問題,也沒有像很多老師常規(guī)性地去一步一步分析情節(jié),但是文中所有的困難都通過學生用心朗讀和用心聆聽解決了。課堂上總是回蕩著學生們的朗讀聲。在支老師的這節(jié)課里,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朗讀來解決。這也是我感受很深的地方。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沒有哪種文本比散文更有審美價值了。散文之美,就是語言之美,律動之美,情感之美。散文教學應致力于不斷提高我們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每一篇散文都是一首激動人心、扣人心弦的歌。散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最美妙的音符,那如歌的旋律總是能在讀散文時,達到心靈的最高享受。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边@是一首有詩意節(jié)奏的歌?!跋匆碌臅r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边@是一首靈動的歌?!拔页嗦懵銇淼竭@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這是一首發(fā)人深思之歌。散文作為一首歌來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心或激情,或安靜。更可以讓學生在如歌的旋律中,在如詩的靈性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愛或憎,笑或淚,得或失,追或舍,這一切,又怎一個“情”字了得??!
總的來說,散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從文本本身的抽象文字中讀出具體的情感,得到具體的語感訓練,得到具體的審美體驗,從而達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升華的目的。散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也應該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把握住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再深入到散文閱讀教學的“魂”,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教師就可以把散文上得得心應手,讓教者心明,學者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