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菊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不斷著增加。加之人們普遍缺乏鍛煉,從而導致近些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逐年提升。心腦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病程的增加,還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時刻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現如今的醫(yī)療水平上,已經能夠通過適當的手術、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控制與治療,但臨床護理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次研究將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驗證其在臨床護理上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
前言: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現階段人們由于生活壓力驟加且缺乏合理運動,所以機體新陳代謝速度非常慢,導致血液黏稠度顯著上升,繼而引發(fā)心血管疾病。一般來說,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緒不佳,嚴重情況下會發(fā)生抑郁情況,導致患者出現自殺傾向。心血管疾病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均造成極大負面影響,所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強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時間段內收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200例,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100例。納入標準:老年患者皆符合心血管疾病診斷標準,并且所有老年患者皆自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老年患者不接受護理干預,存在認知障礙或者意識較低等。研究組老年患者:年齡在61-78歲,平均年齡為(64.5±3.1)歲,性別分類:男士70例、女士有30例;疾病分類:35例冠心病患者、35例高血壓患者、30例肺源性心臟病;受教育程度分類:25例文盲、30例小學文憑、15例初中文憑、15例高中文憑、15例本科文憑;職業(yè)分類:30例農民、35例工人、35例干部。對照組患者:年齡在63~76歲,平均年齡為(64.6±3.3)歲,性別分類:男士68例、女士有32例;疾病分類:35例冠心病患者、32例高血壓患者、33例肺源性心臟病;受教育程度分類:25例文盲、35例小學文憑、13例初中文憑、14例高中文憑、13例本科文憑;職業(yè)分類:28例農民、37例工人、35例干部。兩組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tǒng)的用藥治療,對患者的心率、血液中的氧含量等參數進行監(jiān)測。根據患者的病情改變,對患者使用的藥物種類與用量進行相應的調整。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衛(wèi)生知識宣教。在患者入院時,指導患者辦理住院手續(xù),讓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這一陌生的環(huán)境。根據患者的真實情況對患者的自理能力進行準確評估,為后續(xù)的護理、康復方案的制定采集資料。對患者進行細致的觀察,若患者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時,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引導患者將注意力轉移,開導患者的疑慮與抗拒心理。在治療過程中,應當讓患者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治療過程中,抓住恰當的時機將對應的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衛(wèi)生知識以一種容易被患者理解的方式傳輸給患者。讓患者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了解,因地制宜地普及相關的知識,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督促患者臥床靜休,避免較為劇烈的運動,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協助患者進行體位的擺放以及調整,并輔助家屬對患者的身體進行清潔工作。在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后,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鍛煉康復方案。指導患者進行恰當的有氧運動,運動量應當逐漸增加。此外,為患者制定營養(yǎng)均衡的康復餐,為患者的康復打好基礎。此外,還應當叮囑患者不能因為病情未出現好轉而擅自停藥或者是加大用藥量,避免出現不良的藥物反應。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老年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后,可體現健康教育的各項指標進行評比,包含:疾病知識、用藥習慣、生活看護、門診隨訪等方面,各項指標得分越高表明其有效性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用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健康教育的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結論
本次研究對于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進行觀察分析,通過開展多樣化全面的健康教育,從疾病知識、用藥習慣、生活看護、門診隨訪四個方面進行觀察并記錄有效的數據,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干預前老年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在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老年患者關于疾病知識、用藥習慣、生活看護、門診隨訪等各項生活質量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并且研究組在干預后老年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的數據(P<0.05)。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而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要相應的健康教育。在國際上,健康教育已經取得較好的發(fā)展,并收獲了來自醫(yī)護人員與患者的廣泛好評。但我國的健康教育在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上尚未得到重視與推廣。在以往的臨床治療中,常常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不夠深入,導致患者的預防保健知識缺乏,最終引起病情的加重與復發(fā),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精神負擔。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當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對前來我院治療的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手段發(fā)現,在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上加入健康教育,能夠增加患者及家屬對患者所患疾病知識的了解,為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讓患者與家屬更了解心腦血管疾病知識,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還能夠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地約束自己的作息與飲食,培養(yǎng)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手段能夠使護理得到更多患者的肯定,使患者擁有更多的知識,還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在醫(yī)療資源短缺的今天,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為醫(yī)療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供一個可行的方案,還可以提高臨床護理的應用效果,值得在各級醫(yī)院中推廣。
參考文獻
[1]葉彬妹.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9(24):49-50.
[2]班敬孝.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29):1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