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鼓盆故事主題意蘊(yùn)發(fā)微"/>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偏執(zhí)的生命焦慮及其藝術(shù)表達(dá)
        ——莊周鼓盆故事主題意蘊(yùn)發(fā)微

        2021-03-26 01:49:06井玉貴

        井玉貴

        莊周鼓盆故事見載于《莊子·至樂》,用以闡發(fā)“齊萬物,等生死”的哲理,表現(xiàn)哲人面對死亡時的曠達(dá)態(tài)度。莊子喪妻鼓盆而歌的舉動,曾遭到好友惠子的質(zhì)疑。據(jù)考證,莊子此舉可能受到以楚國為代表的南方喪葬習(xí)俗與文化的影響,乃當(dāng)時民間“唱齋”“娛死”喪葬儀式的表現(xiàn)(李金松7—9),而并非對亡妻不敬的乖謬之舉。不過,后世對莊子鼓盆而歌的接受,基本沒有將其還原為楚風(fēng)民俗,尤其在后世大量改編再創(chuàng)作的俗文學(xué)作品中,莊子的夫妻關(guān)系乃成為唯一被關(guān)注的焦點(diǎn)??∮诿鞔靻⑺哪?1624年)的《警世通言》,其卷二為《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以下或稱“《大道》”),便是這樣一篇曾經(jīng)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的小說。這篇小說不但在國內(nèi)衍生出戲曲、曲藝及影視等多種藝術(shù)作品,而且遠(yuǎn)播海外,化身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獨(dú)特媒介。若推舉一篇最具影響力的串聯(lián)東西方的短篇小說,此篇應(yīng)在當(dāng)仁不讓之列。法國史學(xué)家、批評家丹納談“藝術(shù)品的本質(zhì)”問題時指出:“藝術(shù)家本身,連同他所產(chǎn)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個包括藝術(shù)家在內(nèi)的總體,比藝術(shù)家更廣大,就是他所隸屬的同時同地的藝術(shù)宗派或藝術(shù)家家族?!?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5)鑒于這篇小說所蘊(yùn)含的強(qiáng)大的傳播與衍生力量,大概沒有比互文式閱讀更適合對其展開研究的了。而此類具有集體認(rèn)同的可重復(fù)性的故事,“必定與人們的生命歷程中較為普遍的生存困惑與逆境相關(guān)”(董上德119)。深入解讀此類故事,對于認(rèn)識人類心靈深處的生命意識與永恒困惑,具有其他流行故事難以取代的標(biāo)本意義。

        一、 “不忠貞的寡婦”: 無問西東的一個母題

        夫妻關(guān)系在人生一切關(guān)系中的特殊性,早就引起了普遍的關(guān)注與思考,“歡喜冤家”便是用來形容夫妻關(guān)系的常見詞匯。西湖漁隱《歡喜冤家·序》云:“非歡喜不成冤家,非冤家不成歡喜。”(西湖漁隱主人1)王有光《吳下諺聯(lián)》卷三“無冤不成夫婦無債不成父子”條云:“世間恩愛夫妻,稱為冤家歡喜;反目夫妻,稱為歡喜冤家?!?王有光67)夫妻關(guān)系不和諧對人生幸福的損害至為深重?!缎咽酪鼍墏鳌ひ稹吩疲骸叭耸篱g和好的莫過于夫妻,又人世仇恨的也莫過于夫妻?!?西周生5)《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入話道:“那負(fù)心中最不堪的,尤在那夫妻之間”,“惟有夫妻是終身相倚的,一有負(fù)心,一生怨恨,不是當(dāng)??梢粤藥さ氖隆薄?凌濛初編著193)《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便是以試妻為核心情節(jié)傳達(dá)負(fù)心主題的短篇小說。歷史上《秋胡戲妻》《破窯記》《武家坡》《汾河灣》等作品均有試妻的關(guān)目,相比之下,《大道》以詐死試妻的設(shè)置使其跟死亡焦慮緊密聯(lián)系起來,而其中“搧墳”“劈棺”等極端化情節(jié),更是使人性惡的觀念獲得了觸目驚心的文學(xué)形式。黃裳先生評論據(jù)《大道》改編的舊戲《蝴蝶夢》時,指出“在舊戲中能達(dá)到如此水準(zhǔn)的心理分析與哲理摻入者,這是絕無僅有的一出”(黃裳92),確非虛譽(yù)。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的主體故事自然是出諸虛構(gòu),而此故事之所以附會在歷史人物莊子身上,則具有十分復(fù)雜的文化心理原因。董康編著《曲??偰刻嵋肪砣逗麎簟?一名《搧墳記》,清石龐撰)注引《莊子·至樂》莊惠對話后加按語云:“莊子云‘不能無概然’,是與妻好合無間,特忘情委順而鼓盆耳,安得有劈棺破腦之說?作者以警世之侈談節(jié)烈,心口不應(yīng)者,不知其獲罪于高賢也?!?董康編著1409)歷史上莊子與妻子的關(guān)系應(yīng)是和諧的,鼓盆而歌之舉是要傳達(dá)忘情委順的人生態(tài)度,而正因這一舉動是如此違拗傳統(tǒng)的處喪方式,后人便不禁對莊子的夫妻關(guān)系生發(fā)諸多想象,劈棺取腦的恐怖設(shè)置順勢得以誕生。顯然,《大道》中的莊子早已跳出歷史人物的軀殼而獲得新生,“獲罪于高賢”乃是藝術(shù)形象莊子卓然屹立起來的必然結(jié)果。國家圖書館藏光緒十九年(1893年)盛京文盛堂刻子弟書《蝴蝶夢》第四回《劈棺》云:“考正史莊子何嘗有此事,這都是梨園演就的戲荒唐?!?黃仕忠,李芳,關(guān)瑾華編155)人們對夫妻關(guān)系與生命存在的深沉思考,便寄寓在此類貌似荒唐的藝術(shù)書寫中?!安恢邑懙墓褘D”之所以成為中西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一個特定母題,原因在此。美國學(xué)者斯蒂·湯普森《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xué)》將此類故事歸入“有關(guān)婦人(姑娘)的故事”類型之下(斯蒂·湯普森571),丁乃通編著《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一般的民間故事”之“忠貞與清白”下著錄“丈夫考驗貞潔”類型(丁乃通187),正是此類故事具備無問西東的普世性的絕好說明。

        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論漢末仲長統(tǒng)《昌言》“婦人有朝哭良人,暮適他士,涉歷百庭,顏色不愧”時,對“不忠貞的寡婦”母題及其反題作了提綱挈領(lǐng)式的述評:

        按即《警世通言》卷二莊生詩所謂:“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或《紅樓夢》第一回《好了歌》所謂:“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盵……]《警世通言》搧墳劈棺一篇,西方傳譯,仿作紛紜;古羅馬小說曾寫艷孀變節(jié),以明“婦人心性不可信恃”,談?wù)呙颗c是篇并稱。竊謂童話有九尾雄狐佯死以試牝狐事,正復(fù)此意。胥不外乎莎士比亞名劇所嘲:“不事二夫夸太早,丈夫完了心變了”。夫與妻盟不再娶,妻死而夫背信者,見之載筆,如劉敬叔《異苑》卷六袁乞、《太平廣記》卷三二二引《幽明錄》呂順、《夷堅甲志》卷二《張夫人》、《丁志》卷九《太原意娘》、卷一八《袁從政》、《聊齋志異》卷八《鬼妻》之類,偶然寓誡,而寥落未成慣題。是亦“雙重兩性道德”之一例。[……]男尊女卑之世,丈夫?qū)?谡D筆伐之權(quán),故苛責(zé)女而恕論男;發(fā)言盈庭,著書滿家,皆一面之詞爾。(錢鐘書,《管錐編》1033—1034)

        錢先生此處例舉的材料自然無法做到窮盡無遺,但這些材料的經(jīng)典性卻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對錢先生所列材料稍作申述,以期對問題的理解更為深切些。

        《紅樓夢》第一回中《好了歌》有云:“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此處有姚燮眉批云:“《蝴蝶夢》戲文原是做與人看的?!?馮其庸纂校訂定17—18)姚燮明確地將《好了歌》此節(jié)跟莊周鼓盆故事聯(lián)系起來,可見具眼。又,甄士隱《好了歌注》“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亦可與仲長統(tǒng)《昌言》“婦人有朝哭良人,暮適他士”之語對看?!渡剿徯络澇鱿袼拇蟀V傳奇·色卷》之《毀扇》出[禿廝兒]曲莊周對田氏唱道:“早辰俺死,您晚上楚陽臺?!?《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6b)顯而易見,“朝、暮”“早、晚”這樣對比強(qiáng)烈的造語方式,正是對人性的不可信靠及情欲之難以遏抑的文學(xué)化表達(dá)。

        “古羅馬小說曾寫艷孀變節(jié)”,乃指古羅馬作家佩特羅尼烏斯的小說《薩蒂利孔》中“以弗所婦女”的故事。1762年托馬斯·帕西編譯《夫人的故事: 六種短篇小說》,收錄了六個國度的貞潔夫人在丈夫逝后移情別戀的故事,其中包括《以弗所夫人的故事》《中國夫人的故事》,而后者即《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宋麗娟651)。

        “童話有九尾雄狐佯死以試牝狐事”,乃指《格林童話》之《狐貍太太的婚事》的“第一個童話”(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128—30)。童話結(jié)局是雄狐把求婚者連同狐貍太太一道趕出了家門。

        莎士比亞名劇所嘲“不事二夫夸太早,丈夫完了心變了”見于《哈姆萊特》。第一幕中丹麥王子便悲慨道:“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她在送葬的時候所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她就,她就——上帝?。∫活^沒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傷得長久一些——她就嫁給我的叔父?!眰慕^望之下,王子不禁喊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母親喬特魯?shù)碌膩y倫別嫁讓王子對整個世界感到絕望,他眼中的人世不過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威廉·莎士比亞14—15)。在第二幕中,他更將內(nèi)心的絕望推向極端:“人類不能使我發(fā)生興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發(fā)生興趣?!?49)在第三幕中,他對戀人奧菲利婭說:“我們以后再不要結(jié)什么婚了?!薄皼]有結(jié)婚的不準(zhǔn)再結(jié)婚,進(jìn)尼姑庵去吧?!?66)情愛經(jīng)驗對人生觀的重大影響,在《哈姆萊特》一劇中盡顯無遺。

        錢鐘書先生還關(guān)注了“不忠貞的寡婦”這一母題的反題,即“夫與妻盟不再娶,妻死而夫背信”這種情況。我們先來看錢先生例舉的材料?!懂愒贰肪砹抖使怼酚浽蜻`背不再娶的誓言,遭到亡妻“以刀割其陽道”的殘酷懲罰(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650)?!队拿麂洝酚泤雾槅蕥D后更娶妻子的從妹,妻子亡魂斥從妹道:“天下男子獨(dú)何限,汝乃與我共一婿!”(733)其事以呂順夫妻俱亡收場?!兑膱约字尽肪矶稄埛蛉恕酚洀堊幽芊蛉肃嵤厦蓝G,臨終前丈夫承諾她必不別娶,三年后丈夫續(xù)弦,遭到鄭氏鬼魂報復(fù)而失去生育能力(洪邁11—12)?!兑膱远≈尽肪砭拧短饽铩穼戫n師厚答應(yīng)妻子意娘亡魂不再娶妻,違言后遭意娘索命而亡(608—609)?!兑膱远≈尽肪硎恕对瑥恼穼懺c妻子陳氏恩愛,有“彼此勿相忘,一死則生者不得嫁娶”之約,而袁違約更娶,遭陳氏亡魂報復(fù),赴井而亡(689)。《聊齋志異》之《鬼妻》篇寫聶鵬云與妻子魚水甚諧,妻子亡故后其鬼魂繼續(xù)與他歡會,聶續(xù)弦后遭妻子亡魂騷擾(蒲松齡1861)。錢鐘書先生指出“妻死而夫背信”這種情況,跟“不忠貞的寡婦”母題相比,“寥落未成慣題”,也就是說沒有發(fā)展為一個母題。究其原因,錢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此乃“雙重兩性道德”的表現(xiàn)。對于兩性之間顯失公平的現(xiàn)象,古人中的開明者亦有覺察,如明代趙南星《笑贊》一則記載:

        郡人趙世杰半夜睡醒,語其妻曰:“我夢中與他家婦女交接,不知婦女亦有此夢否?”其妻曰:“男子婦人,有甚差別。”世杰遂將其妻打了一頓。至今留下俗語云:“趙士杰,半夜起來打差別?!?王利器輯錄240)

        連做夢都不許獲得跟男性一樣的自由,女性遭男權(quán)壓抑之深重昭然若揭。錢鐘書先生關(guān)注“不忠貞的寡婦”這一母題的反題,無疑對我們理解這一母題具有重要參照意義。在《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田氏自縊后莊子曾吟詩四句:“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我若真?zhèn)€死,一場大笑話!”(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22)莊子得意于全盤掌控局面的絕對優(yōu)勢,對于試妻行為是否具有正當(dāng)性則全無反思。明末陳一球《蝴蝶夢》傳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出敷演此詩,分別命名為“我死妻嫁”“妻死我埋”“一場笑話”,亦是出于同一機(jī)杼。

        明清時期,《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經(jīng)由戲曲、曲藝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的改編,在民間廣為流傳且深入人心,這一點(diǎn)除了見諸各種文獻(xiàn)著錄外,在通俗小說中也有所反映。明末小說《歡喜冤家》第十二回《汪監(jiān)生貪財娶寡婦》中,寫到曹王廟戲臺正在演《四大癡傳奇》,汪監(jiān)生看到的雖是演盧至慳吝的《一文錢》故事(西湖漁隱主人211),但可以推想《四大癡》“色卷”的莊周鼓盆故事,必為經(jīng)常上演的流行劇目。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鄧九公關(guān)心身后名,褚大娘得意離筵酒》中,鄧九公看戲時見“臺上唱的正是《蝴蝶夢》里的‘說親回話’”(文康623)。嫏嬛山樵《補(bǔ)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晴雯姐晝責(zé)善保婦,林黛玉夜會薛寶釵》中,寫賈夫人家“席上唱的是《蝴蝶夢》八出”(嫏嬛山樵336)。得益于莊周鼓盆故事傳播的持久與深入,有的小說家在進(jìn)行創(chuàng)作時,便有意借鑒其敘事模式而造作新篇。這也是莊周鼓盆故事具備充足的互文性的重要一端。舉例來說,袁枚《新齊諧》卷十一的《醫(yī)妒》篇便堪稱典型。篇中寫軒轅生妻子張氏奇妒,在座主馬學(xué)士的謀劃下,軒轅生假裝暴病而亡,媒嫗“引一美少年盛飾與觀”,張氏大喜,“摒擋衣飾,未滿七七,即嫁少年”。洞房中見軒轅生高坐床上,張氏以為前夫顯魂,知曉真相后“且恨且慚”,因修德改行,終為賢妻(袁枚239—43)。此篇小說顯然借鑒了《大道》的人物設(shè)置、敘事模式,而又將其匯入傳統(tǒng)醫(yī)妒型故事的洪流,其構(gòu)思不可不謂之巧妙。沈起鳳《伏虎韜》傳奇又將《醫(yī)妒》故事作了新的演繹。有的小說家則巧用鼓盆故事固有的心靈沖擊制造戲劇效果。俞達(dá)《青樓夢》第三十六回《悲中喜挹香魂返,意外望諸美心歡》中,金挹香好友鄒拜林不知其已還陽,當(dāng)他看到金挹香妻子鈕愛卿一身艷服,又無悲苦之狀,不由得懷疑“愛姐莫非做了《蝴蝶夢》中莊周之婦”(俞達(dá)246)。特定的情境使鄒拜林自然地聯(lián)想起鼓盆故事,正可見出此故事已深植于諳熟它的人的心底。

        二、 田氏及其族類: 違禮妄行的情欲載體

        明末陳一球《蝴蝶夢》傳奇有清代林啟亨跋云:“其設(shè)想之奇,脫盡古今之窠臼。如色大都男子,而以屬之婦人,作者之意,必深有慨乎此。惠氏欲取其夫之腦于死后,又何難殞其夫之命于生前,則以色屬之婦人,必有見矣?!?陳一球133)林啟亨作有《蝴蝶夢》傳奇題詞十二首,其四云:“由來色戒戒男兒,鉆穴逾墻信有之。翻去國風(fēng)舊時案,而今好色屬娥眉。”(134)林啟亨指出傳奇“以色屬之婦人”的創(chuàng)作特色,同樣適合劇本據(jù)以改編的《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洞蟮馈分械奶锸媳闶且粋€標(biāo)準(zhǔn)的情欲載體。小說中的田氏除了具有出眾的姿色以外,其寡婦身份、違禮嫁人及劈棺取腦的設(shè)置,更是使其變身為一個瘋狂的淫婦形象。對田氏這一女性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進(jìn)行充分的闡釋,對于理解男權(quán)社會中的女性處境及其悲劇性,具有其他故事難以取代的重要的反思意義。

        《大道》中的田氏在莊子詐死后變身為寡婦,而寡婦這一身份在中西文化中,在很多情況下都被賦予了情欲載體的質(zhì)素。作為失去夫主的女人,寡婦的下一段婚姻必會成為關(guān)注的焦點(diǎn),這是寡婦易被塑造為情欲載體的重要原因。此類寡婦極為繁夥,僅舉一例以概其余?!稓g喜冤家》第二十回《楊玉京假恤寡憐孤》中,自稱楊玉京的騙子騙娶寡婦商氏,將商氏巨額家產(chǎn)洗劫一空。該回取材于張應(yīng)俞《杜騙新書》卷二“盜劫騙”之《公子租屋劫寡婦》,篇中寫王寡婦所生二子“一弱冠,一垂髫”(張應(yīng)俞49),可見其時王寡婦年齡已不算小,假公子盜劫其財產(chǎn)是使用藥酒?!稓g喜冤家》中的寡婦商氏只有三十歲,情欲正熾,故輕易中了假公子色誘之計。寡婦服喪期間的服飾也被情欲色彩所滲透,“一身素縞”成為寡婦誘惑性的一個來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周簡老表妹居寡期間“縞素甚美”(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646),類似描述不勝枚舉?!叭粢?,添重孝”“女要俏,一身孝”等俗語,便是此種文化心理積淀的語言反映。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卷五謂周仲蓮演《蝴蝶夢·劈棺》時“每一梳頭,令舉座色變”(李斗128),足可見出田氏的魅惑力對觀眾沖擊之大且烈。

        “不堅定”“易變的”“不忠實”“外表忠實”,是《大道》西譯各版本對莊周夫人田氏的修飾語。莊子辭世二十余日田氏便思別嫁,這是對從一而終的誓言的違背,其不待服喪期滿而別嫁的違禮行為,同樣是她被釘在淫婦恥辱柱上的關(guān)鍵節(jié)點(diǎn)。按禮法,丈夫去世后妻子須服喪三年,有的小說哪怕是寫出軌的寡婦,也要將出軌推延至服滿之后,如《警世通言》卷三十五《況太守斷死孩兒》中,邵氏在丈夫去世時年方二十三歲,立志守寡,且為丈夫服喪三年期滿?!稓g喜冤家》第十二回《汪監(jiān)生貪財娶寡婦》中,王氏以寡婦身份行騙汪監(jiān)生,編造的理由是丈夫去世已滿三周年,按禮法她可以嫁人了。《西游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中,黎山老母幻化的婦人自稱居孀服滿,意欲坐山招夫。三年之喪是否合理的問題可以討論,但它在古代禮法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結(jié)為夫妻乃夫婦倫理之始,那么為夫服喪則堪稱夫婦倫理之終,妻子不遵從三年之喪的禮法規(guī)定,不啻社會處于禮崩樂壞狀態(tài)的表征。德國學(xué)者鮑吾剛研究荀子的禮制思想時指出:“它不僅僅是‘仁’的表達(dá),而且是能將違背自然意愿的那種‘仁’創(chuàng)造出來的工具?!Y’好像是把雕刻刀,用它可以從堅固粗糙的原木中雕出人形來。”(鮑吾剛50)鮑氏這一比喻十分精當(dāng),說明不管某種具體禮法的規(guī)定是否合理,只要它被制定出來并被人們普遍接受,那么它就具有強(qiáng)大的規(guī)范性與約束力。《金瓶梅詞話》描繪的是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第十八回寫李瓶兒招贅蔣竹山后吳月娘嘲諷道:“如今年程,論的甚么使的使不的。漢子孝服未滿,浪著嫁人的,才一個兒?”孟玉樓與潘金蓮聽聞此言后懷著慚愧回房,便因二人跟李瓶兒一樣“都是再醮嫁人,孝服都不曾滿”(蘭陵笑笑生199)?!缎褪姥浴返谒幕亍洞缧倪h(yuǎn)格神明,片肝頓蘇祖母》中,孝女陳妙珍的舅舅李權(quán)勸她母親改嫁時舉例說:“東村周小一老婆,老公死得半月就嫁人,也沒人說他?!?陸人龍54)按《大明律》卷六《戶律三·婚姻·居喪嫁娶》規(guī)定:“凡居父母及夫喪,而身自嫁娶者,杖一百。”(懷效鋒點(diǎn)校61)《大清律例通考》卷十《戶律·婚姻·居喪嫁娶律文》因之(馬建石,楊育棠主編446)。現(xiàn)實生活中法律規(guī)定之難以落實,并不鮮見?!洞蟮馈分械奶锸显谡煞蜣o世二十余日后便思別嫁,自然是作者特意將其違背禮法的行為推向極端。小說史上從來不乏跟田氏一樣違禮別嫁的寡婦,而要深入理解田氏的極端行為,便須將其置于同類人物中加以觀察。

        西漢時期的卓文君是歷史上較早的以違禮被議論的寡婦?!稘h書·司馬相如傳》謂卓文君“新寡”(班固2530)?!肚迤缴教迷挶尽肪硪弧讹L(fēng)月瑞仙亭》謂卓文君“及笄未聘”(洪楩輯88),兼善堂本《警世通言》第六卷《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頭回中改作“年方十九,新寡在家”(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69)?!毒劳ㄑ浴啡绱嗽O(shè)置無疑更有助于故事的順利推進(jìn)。金批本《水滸傳》第四十四回《楊雄醉罵潘巧云,石秀智殺裴如?!分?,潘巧云祭祀前夫王押司過世二周年,“做些功果與他”(施耐庵844),在請報恩寺僧人做法事期間與裴如海勾搭成奸,結(jié)果背負(fù)淫婦的惡名被丈夫楊雄殘殺?!抖膛陌阁@奇》卷十一《滿少卿饑附飽飏,焦文姬生仇死報》的頭回中,鄭生跟妻子陸氏恩愛,死前命妻子不可再嫁,丈夫亡故數(shù)月后陸氏便改嫁,終被丈夫亡魂索命而身亡。《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一回《陳哥思妓哭亡師,魏氏出喪做新婦》中,寫汪為露后妻魏氏在丈夫下葬時改嫁。汪為露固然是一個素質(zhì)低劣的惡人,但西周生在第四十二回中仍批評魏氏道:“把那麻繩孝衣、紙匝白髻摘脫將下來丟在墳上,戴了焌黑的金線梁冠,穿了血紅的妝花紅襖,插了花鈿,施了脂粉,走到墳上號了數(shù)號,拜了兩拜,臨去時秋波也不轉(zhuǎn)一轉(zhuǎn),洋洋得意上了轎子,鼓樂喧天的導(dǎo)引而去,只怕心里也有些過意不去。”(西周生563)服飾上白與紅的強(qiáng)烈對比,凸顯出情欲控制人心之可怖?!读凝S志異·金生色》篇寫金生色逝前讓妻子木氏改嫁,夫家遂“約殯后聽婦所適”。在母親鼓動下,“婦思自衒以售,缞绖之中,不忘涂澤。居家猶素妝,一歸寧,則嶄然新艷”(蒲松齡1198),后遭報應(yīng)。在這篇小說中,夫姓金,妻姓木,按五行相生相克學(xué)說,金能克木,故“這一樁婚姻的悲劇結(jié)局似乎從作者為主人公的取名中已可概見”(1204)。《大道》中的田氏決定嫁與楚王孫之后,“把孝服除下,重勾粉面,再點(diǎn)朱唇,穿了一套新鮮色衣”(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20),亦為精心點(diǎn)染的必不可少的一筆?!渡剿徯络澇鱿袼拇蟀V傳奇·色卷》之《露衷》出寫田氏所穿為“內(nèi)紅外白衣”(《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11a),則更于掩飾情欲外呈露虛偽的面目。在徐渭《四聲猿·狂鼓史漁陽三弄》之[賺煞]曲中,禰衡說曹操臨終前分香賣履,命妻妾們初一十五“望著西陵,月月的哭他”,卻“不想這些歪剌們呵,帶衣麻就摟別家”(徐渭9)。禰衡揭出曹操的妻妾迅速變節(jié)的無情事實,不啻對曹操的自信與威權(quán)的沉重一擊。

        丈夫逝世后妻子需服喪三年的禮法,落實于現(xiàn)實生活中是有所變通的?!队魇烂餮浴肪硎恕稐畎死显絿娣辍穼戦迡寢屌畠旱馁樞鏊篮?,“已經(jīng)周年之外”,檗媽媽乃將寡居之女許配給楊八老做“兩頭大”的妾(馮夢龍編刊,《喻世明言》288)?!度馄褕F(tuán)》第九回《擅奇淫偏持大禮,分余樂反占先籌》寫艷芳丈夫去世,她“守過周年,方才改嫁與權(quán)老實”(情隱先生,卷二31a)。《聊齋志異·新郎》寫新婚之夜新郎神秘消失,女方提出改嫁,新郎之父反對道:“縱其奄喪,周歲而嫁,當(dāng)亦未晚?!?蒲松齡168)《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寺主,剡溪里舊鬼借新尸》中,劉念嗣妻房氏情性淫蕩,丈夫去世后“守孝終七,就有些耐不得”(凌濛初編著234),未滿一年便席卷家資,改嫁后夫。《醒世恒言》卷三十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寫王氏在丈夫劉貴被殺后,回應(yīng)勸她改嫁的父親道:“不要說起三年之久,也須到小祥之后。”(馮夢龍編刊,《醒世恒言》772)謝弘儀《蝴蝶夢》第三十五出《破幻》中周生勸韓氏改穿吉服道:“小祥已近,換了也不妨?!?謝弘儀,卷下33a)人死以后一周年的祭祀謂之“小祥”。由此可見,現(xiàn)實生活中為亡夫服喪三年的規(guī)矩,可以變通為服喪一年,如果某寡婦服喪不滿一年便匆忙改嫁,那么她便極易遭到指摘而蒙受淫蕩的惡名?!洞蟮馈分械奶锸显谡煞蜣o世二十余日后便思別嫁,淫婦的惡名自是萬難推掉的。

        在敘述作為主體的鼓盆故事之前,《大道》講了一個搧墳婦人的故事。這個相當(dāng)于頭回的小故事,對于襯托田氏違禮別嫁的行為,十分重要。后世演述莊周鼓盆故事的作品,一般都有搧墳的關(guān)目,有的作品則將“搧墳”二字置于題名,如甘肅靖遠(yuǎn)清嘉慶古鐘便有鑄目《莊周搧墳》(金登才163)。胡士瑩先生指出:“田氏搧墳及楚王孫來吊事,當(dāng)采自民間傳說?!?胡士瑩550—51)元人岳伯川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第二折[煞尾]中,岳壽臨終前對妻子李氏唱道:“你學(xué)那守三貞趙真女羅裙包土將那墳塋建,休學(xué)那犯十惡桑新婦彩扇題詩則將那墓頂搧?!?王季思主編152)可見搧墳故事在元代即有流傳?!洞蟮馈分袚亯瀷D人急不可待地?fù)伕蓧炌粒锸蠠釂手斜慵庇诟募奘峭恍再|(zhì)。伏爾泰《查第格》第二章《鼻子》乃據(jù)《大道》改編,其中高斯羅的年輕寡婦曾發(fā)誓,只要溪水在墳邊流一天,她就在墳上守一天(伏爾泰5)。為了不違背誓言而改嫁,她把溪水引到別處去,只是表現(xiàn)出一種生活的機(jī)巧,遠(yuǎn)不如搧墳行為之震撼人心。對于寡婦急于搧干墳土這一點(diǎn),后世衍生作品往往會加以生發(fā)。如《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之《搧墳》寫無名氏之妻搧墳時,正趕上“這幾日天雨”(《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1b);謝弘儀《蝴蝶夢》第二十出《搧墓》寫楊妙香丈夫去世兩月,“頻來看視,土尚未干”(謝弘儀,卷上55a),又苦于雨雪使墳?zāi)垢鼭?;署“光緒三十年春王月尤輪香暮窗錄”的《蝴蝶夢寶卷》中,莊子勸說胡氏不必理會亡夫臨終之言而趁早改嫁,“倘若天晴到也罷,落雨耽擱女青春”(尤輪香錄6)。為凸顯寡婦改嫁之急不可待,便讓雨雪給搧墳造成困難,此種潤飾手法不可謂不高明。日本早期讀本小說作家都賀庭鐘在《英草紙》第四話《黑川源太主入山得道》中,將搧墳的關(guān)目作了歸化式改寫。篇中寫丈夫留給妻子的遺言是:“我死后你即使嫁人,也要過了三年。在冢前種棵桃樹,待它開花你再出嫁不遲?!?李樹果譯20)而桃樹種在背陰之處,難以快速成長,妻子便用心培根注水。都賀庭鐘之所以作此歸化式改寫,是因為日本的墳?zāi)共慌嗤炼眩瑹o法照搬原作搧墳的關(guān)目。

        方以智《藥地炮莊》卷六《至樂》引夏君憲曰:“婦人好干家功名。莊子一生曠達(dá),必是被老婆逼拶不過。方得脫然,不覺手舞足蹈。著此書必在鼓盆之后。”(方以智328)夏氏這番話清楚揭示出后世改造鼓盆故事的心理動因,而“逼拶”二字尤其值得引起注意。且不論《大道》中的田氏有劈棺取腦的殘忍行為,在此之前,當(dāng)田氏聽聞莊子所述搧墳婦人之事后,便已表現(xiàn)出十足的悍婦情狀了。對于莊子拿搧墳婦人敲打自己的行為,小說中寫她“怒廢禮”的言行道:“那田氏怒中之言,不顧體面,向莊生面上一啐?!薄疤锸峡诔鲱赫Z道:‘有志婦人勝如男子。似你這般沒仁沒義的,死了一個,又討一個,出了一個,又納一個,只道別人也是一般見識?!笔⑴履恕熬颓f生手中,奪過紈扇,扯得粉碎”(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17)。明末陳一球撰《蝴蝶夢》傳奇中,莊子妻子惠二娘嫌他不愿出仕,日夜凌辱他,縱有柴米,亦不為炊,莊子被迫入山采蕨而食。必須指出,陳一球?qū)⑶f妻兇悍一面予以強(qiáng)化描寫,跟其本人的身世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據(jù)清人施元孚《陳蝶庵傳》記載:“一球初娶象山鄭氏,琴瑟不調(diào),婦翁訟之于官,其下獄也,亦由彼婦之口云?!兜麎簟分T編,蓋有為而作也?!?陳一球160)莊周鼓盆故事之所以具有強(qiáng)大的衍生力,自然跟它在某一方面觸動了后世作者分不開。

        劈棺取腦無疑是《大道》中最為驚悚的場景,因其將“最毒婦人心”的觀念演繹到了極致。北嬰《曲??偰刻嵋a(bǔ)編》上卷著錄無名氏《蟠桃宴》謂莊周詐死后,韓氏欲與莊周所化美少年成婚,“方欲焚化殯棺,周忽蹶然而起”(北嬰151),劇中無劈棺取腦事。古羅馬以弗所婦女的故事中,只是將人進(jìn)行置換,而無取腦情節(jié)。蘇聯(lián)作家克拉先寧尼可夫《印度民間故事》所收《妻子怎么愛丈夫》中,女人為了治療情人的肚痛,去割取新死的丈夫的鼻子(佚名編84)。伏爾泰《查第格》第二章《鼻子》同樣將取腦換成割鼻,其驚悚的力度較之原作自是大大下降了。對于劈棺取腦這一關(guān)目,《大道》衍生作品中最具文學(xué)性的,當(dāng)屬上文提到的《蝴蝶夢寶卷》:

        不宣內(nèi)里莊子仙,且言田氏惡人心。他今要把新人救,不顧親夫尸骨分。走到孝堂重改扮,脫落紅衣?lián)Q短裙。人起殺心容顏改,花容變得夜叉形。手拿斧頭將棺劈,莊子在內(nèi)也心驚。一陣陰風(fēng)來吹起,鬼叫連連不絕聲。田氏惡婦真大膽,全然不動半毫分。口說丈夫休嚇我,待我取腦救夫君。說罷就將斧頭擎,乒乓僻拍響連聲。一斧劈下人昏亂,煙氣騰騰有火星。田氏用力又劈下,棺材不動半毫分。忽聽材中一聲響,紅光直透孝堂門。(尤輪香錄28—30)

        觀照田氏取腦療疾的關(guān)目設(shè)置,必須注意考索其歷史文化依據(jù)。從有關(guān)材料來看,人的腦髓在治療危疾及特殊病癥上據(jù)說具有奇效。《元史》卷二百《秦氏二女傳》記載河南宜陽秦氏家族有二女,“父嘗有危疾,醫(yī)云不可攻。姊閉戶默禱,鑿己腦和藥進(jìn)飲,遂愈”(宋濂等4486)?!逗P侣勔膱岳m(xù)志》前集卷一《人倫門·父子》中的《割股行孝》《取腦行孝》,記載葉二、王羽曾為救母而鑿腦取髓(《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18—1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jù)說人腦是恢復(fù)人的性能力的奇方。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六《內(nèi)監(jiān)·對食》中記載,福建稅珰高寀“妄謀陽具再生,為術(shù)士所惑,竊買童男腦髓啖之”(沈德符158),同書卷二十八《鬼怪·食人》記其“食小兒腦千余”(725)。由此可見,作為一篇頗具情欲色彩的小說,《大道》設(shè)置取腦療疾的關(guān)目,很可能跟這方面的知識背景有關(guān)。

        史語所藏鈔本子弟書《劈棺》第四回中莊子唱道:“舉斧劈棺取腦髓,一歲一錢要二兩三。棄舊迎新真狗賤,治好了王孫想過百年?!?黃仕忠,李芳,關(guān)瑾華編145)如此描寫,將田氏為圖新歡而貪殘無恥之狀推向極端,其情欲載體的本質(zhì)亦觸目驚心地暴露在世人面前。美國學(xué)者H·R·海斯在《危險的性》一書中征引卡倫·霍耐的一段話,正可借用來透視藝術(shù)形象田氏的本質(zhì):“無論在哪兒,男人通過對婦女的攻擊使自己從對女性的恐懼中掙脫出來。他說,‘并不是我怕她;而她確是惡毒的,無惡不作的,她是個猛獸、吸血鬼、巫婆,欲壑難填。她是惡兆的化身’?!?H·R·海斯57)

        三、 丈夫“莊子休”: 偏執(zhí)的生命焦慮主體

        邵毅平教授曾指出《大道》之所以風(fēng)靡中西,是因為其中表達(dá)了“男人的悲哀”這樣一種心理:“男人希望妻子對于自己的愛情能夠在自己死后也繼續(xù)維持下去,但是他們絕望地發(fā)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為此而感到了無可奈何的悲哀,并因而也懷疑起現(xiàn)世妻子對于自己的愛情來。”(邵毅平143)作為一種心理分析的嘗試,此論顯然具有相當(dāng)?shù)睦頁?jù)。然而,全面闡釋《大道》文本之生成及其小說史意義,尚需考慮士人的歷史處境與文化心理等深層次因素,換言之,《大道》乃是透視晚期封建社會士人全方位失落的絕佳案例。

        闡釋《大道》中的莊子形象,需要引入“性嫉妒”的概念。意大利學(xué)者史華羅指出:“男子的嫉妒被中國作家所忽視,這似乎是一種傾向?!彼丁蹲硬徽Z》卷六《喀雄》篇作為男子嫉妒的例證:“務(wù)子聞其房中笑語,疑而窺之,見雄與周女相狎而心大妒?!痹S慎《說文解字》釋“妒”字云:“婦妒夫也。”釋“媢”字云:“夫妒婦也?!?許慎263)王充《論衡·論死篇》有道:“妒夫媢妻,同室而處,淫亂失行,忿怒斗訟。夫死,妻更嫁;妻死,夫更娶。以有知驗之,宜大忿怒。今夫妻死者,寂寞無聲,更嫁娶者,平忽無禍,無知之驗也。”(王充418)生活中“夫妻死者,寂寞無聲”是一種事實,“夫死,妻更嫁;妻死,夫更娶”所引起的心理反應(yīng),是客觀存在的另一種事實,而這種事實正是文學(xué)表現(xiàn)的能事。車王府藏清鈔本子弟書《搧墳》下回《贈扇》寫莊子想到:“他丈夫一死無知倒也清凈,他丈夫若死后通靈可愁不愁?”(黃仕忠,李芳,關(guān)瑾華編137)著名婚姻史學(xué)者董家遵先生指出:“男子痛恨淫佚的婦女,當(dāng)然是男性之富于嫉妒性的表現(xiàn)?!?董家遵290)美國作家約瑟夫·愛潑斯坦在《嫉妒》一書中指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男人和女人在嫉妒的誘因上有所不同,“男人在純性關(guān)系領(lǐng)域嫉妒心更重”(約瑟夫·愛潑斯坦55)?!吨袊钥茖W(xué)百科全書》對“性嫉妒”所下的定義是:“對現(xiàn)實或想象的優(yōu)于自己的性愛競爭者所持怨恨的情感?!倍白孕判娜狈鸵髳矍閷R皇羌刀十a(chǎn)生的兩個重要原因”(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科技編輯部編360)。清人張貴勝纂輯《遣愁集》卷十一《警悟》記莊子鼓盆而歌道:“我若先死時,一場大笑話。田被他人耕,馬被他人跨;妻被他人戀,子被他人打?!?譚正璧編233)《大道》中莊子幻化為楚王孫試探,便是“妻被他人戀”的一番預(yù)演。小說中的楚王孫雖為莊子所幻化,但他代表的是莊子逝后田氏的夫婿,所以十分吊詭的一個局面便由此形成: 由莊子幻化的楚王孫越是具有魅惑力,莊子就越是嫉妒自己幻化的楚王孫。陳西汀先生新編昆劇《新蝴蝶夢》中有一處神來之筆,將莊子的嫉妒心理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劇中寫莊子幻化的楚王孫跟田氏抱在一起,楚王孫“忽然泛起醋意。咬牙瞪著田氏,向莊周畫像吹了一口氣,畫像沙沙作響,田氏驚看,莊周眼鼻似在閃動,田氏驚叫。推開王孫戰(zhàn)栗不止”(陳西汀22)。楚王孫這一對女性具有致命魅惑力的形象,頗易讓人聯(lián)想起古代文獻(xiàn)中的一種淫神“五通”。研究者告訴我們:“五通小說中,淫神多以容易令人產(chǎn)生好感的英俊、貴介公子的‘姿態(tài)’出現(xiàn)?!薄洞蟮馈分械某鯇O便是這樣一位英俊的貴介公子。

        《大道》開篇如此交代創(chuàng)作意圖道:“如今說這莊生鼓盆的故事,不是唆人夫妻不睦,只要人辨出賢愚,參破真假。從第一著迷處,把這念頭放淡下來。漸漸六根清凈,道念滋生,自有受用?!?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14)所謂“第一著迷處”,便是對成仙得道構(gòu)成重大羈絆的情欲。學(xué)者江曉原將“圣人無性”視為中國人的一個隱傳統(tǒng):“一個完人的自我修養(yǎng),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成功地壓抑住自己的情欲?!?江曉原220)《大道》交代莊子原為得道的白蝴蝶,因偷采瑤池的蟠桃花蕊,被守花的青鸞啄死而托生,其中情色的意味仍隱隱可感。陳一球《蝴蝶夢》傳奇第七出《個中真諦》中,交代莊周前身為散仙蔡瓊,因到廣寒折桂與玉真月女調(diào)情而被謫。元人史九敬先雜劇《老莊周一枕蝴蝶夢》第一折稱莊周字子休,原為大羅神仙,因“在玉帝前見金童玉女,執(zhí)幢旛寶蓋,不覺失笑”(王季思主編652),玉帝一怒之下將其貶往下方。此類對前身的交代均顯示出莊子在情欲方面跟凡人并無不同,《大道》專門替莊子表白一句“莊生不是好色之徒”(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15),實乃欲蓋彌彰之舉。莊子既然有大費(fèi)周章地設(shè)局試探妻子的行為,便說明他遠(yuǎn)未從“第一著迷處”解脫出來,這一點(diǎn)也是他對由自己幻化的楚王孫產(chǎn)生嫉妒的前提條件。

        《大道》中莊子大費(fèi)周章地設(shè)局試探妻子的行為,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牽涉到一種叫作“李益疾”的心理癥候?!杜f唐書》卷一百三十七《李益?zhèn)鳌酚涊d:“少有癡病,而多猜忌,防閑妻妾,過為苛酷,而有散灰扃戶之譚聞于時,故時謂妒癡為‘李益疾’?!?劉昫等3771)蔣防《霍小玉傳》寫李益與盧氏同寢時忽聞帳外叱叱作聲,“生驚視之,則見一男子,年可二十余,姿狀溫美,藏身映幔,連招盧氏”。李益于揚(yáng)州得名姬營十一娘后,“出則以浴斛覆營于床,周回封署,歸必詳視,然后乃開”(汪辟疆校錄98)。嚴(yán)重的猜忌心理致使他三娶皆不如意。晚明文人徐渭是歷史上患有“李益疾”的另一著名人物。徐渭因猜忌心理大發(fā)作而殺死繼妻,見載于各種史料筆記中,如錢希言《獪園》卷七《徐文長冤報》載徐渭所娶小婦有殊色,“一日,渭方自外歸,忽戶內(nèi)歡笑作聲,隔窗斜視,則見一少年僧,年可二十余,風(fēng)儀俊美,擁其婦于膝,相抱而坐”,“后旬日,渭復(fù)自外歸,小婦晝臥于床,忽見前少年僧與之共枕”(錢希言239—40),盛怒之下因?qū)⒗^妻刺死。馮夢龍評輯《情史》卷十三《情憾類·徐文長》所載幾乎全同于《獪園》?!丢湀@》《情史》等書所記場景盡可存在虛構(gòu),但徐渭因防嫌過甚而殺妻的事實卻無可否認(rèn)。學(xué)者將徐渭所患病癥稱為“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或“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周明初208),國外或稱此癥為“奧賽羅綜合征”(蒲松齡2024)。不難看出,李益眼中所見“姿狀溫美”的青年男子,以及徐渭所見“風(fēng)儀俊美”的少年僧,其敘事功能全同于《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的楚王孫。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的《姚安》篇中,也塑造了一個患有“李益疾”的男性形象。篇中寫姚安娶宮綠娥后“閉戶相守,步輒綴焉。女欲歸寧,則以兩肘支袍,覆翼以出,入輿封志,而后馳隨其后”;每當(dāng)獨(dú)坐,則“見女與髯丈夫狎褻榻上”,又“見一男子貂冠臥床上”(蒲松齡2021),盛怒之下遂誤殺其妻。何守奇評點(diǎn)此篇時將其與徐渭聯(lián)系起來:“此事之報,與徐文長略相似。然徐則借官法以誣殺僧,姚以謀娶女而擠墮其妻,為更忍矣?!?任篤行輯校1651)

        “立德”“立功”“立言”乃是傳統(tǒng)士人所追求的“三不朽”,在《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莊子遭到了變節(jié)的妻子的全方位否定,此乃上述作品中不可輕忽的一個精神焦點(diǎn)。先看“立德”方面莊子遭到的指斥。《大道》交代莊子“一連娶過三遍妻房。第一妻,得疾夭亡;第二妻,有過被出”(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15),可是后來田氏卻對老蒼頭說莊子“當(dāng)初不能正家,致有出妻之事,人稱其薄德”(19)?!安荒苷摇痹诠糯幕h(huán)境中是很嚴(yán)重的道德瑕疵,因為“齊家”跟士人的政治理想“治國平天下”存在緊密的邏輯關(guān)聯(lián)。田氏還誣蔑莊子曾調(diào)戲搧墳婦人,進(jìn)一步將莊子的道德形象污名化。《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之《決嫁》出[金菊香]曲田氏亦誣蔑道:“為寡婦搧墳太不通,這豈是道德名公?”(《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14b)“道德名公”形象的坍塌為否定其“立功”“立言”方面的表現(xiàn)作好了鋪墊。《大道》中田氏對莊子幻化的老蒼頭說:“楚威王慕其虛名,以厚禮聘他為相。他自知才力不勝,逃走在此。”(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19)《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之《毀扇》出寫田氏眼中的莊子道:“在前為他是有道之士,所以敬他,今看他未能辟谷飛升,道在那里?列國交聘,推辭不去,學(xué)在那里?”(《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7a—b)莊子辭掉楚威王之聘的高蹈行為,在田氏眼中不過是藏拙的逃避,這不啻對莊子才學(xué)的徹底否定。《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莊子,雖出之以成仙得道的高明之士形象,實則不過是失落于社會與家庭的寒士而已。對寒士據(jù)以立身的才學(xué)的徹底否定,不啻對寒士存在價值的根本否定,而這種否定又發(fā)自傳統(tǒng)觀念中較為弱勢的女性,其對寒士打擊之深重可想而知。就“性別詩學(xué)”的基本原理而言,從事肉體生產(chǎn)的是女性,從事精神生產(chǎn)的是男性(葉舒憲464)。男性的精神生產(chǎn)功能被女性所否定,對素以精神導(dǎo)師自居的男性來說,實為人世間萬難忍受的奇恥大辱。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曾引一“西方舊謔”云:“有士語女曰:‘吾冠世之才子也,而自憾貌寢。卿絕世之美人也,而似太憨生。倘卿肯耦我,則他日生兒,具卿之美與我之才,為天下之尤物可必也?!畢s之曰:‘此兒將無貌陋如君而智短如我,既丑且愚,則天下之棄物爾。君休矣?!?錢鐘書,《談藝錄》76)“君休矣”的結(jié)果實質(zhì)上構(gòu)成了對“冠世之才子”的否定?!洞蟮馈费苌髌芬嘧⒁鈱⑦@種否定加以點(diǎn)染,如《綴白裘》第六集卷三《蝴蝶夢》之《回話》出中田氏貶斥莊周道:“沽名釣譽(yù),德劣才庸,虛名敗檢,有眼如盲?!?錢德蒼編選160)“沽名釣譽(yù),德劣才庸”二句,亦見于《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之《決嫁》出田氏所唱[上馬嬌]。相比之下,《格林童話》之《狐貍太太的婚事》的“第二個童話”中,狐貍太太盡管對已故丈夫有所抱怨:“從前他抓了許多肥老鼠,可總是獨(dú)自大吃大嚼,一只也不分給我解饞?!钡廊幌M蠡檎呔邆洹澳骋粯右压屎偫蠣斔械暮闷返隆?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131),可見狐貍太太尚未像莊妻田氏那樣徹底否定丈夫。我們知道,在經(jīng)典才子佳人故事中,才子的才學(xué)不僅是獲取功名的必要條件,還是贏取佳人守貞的可靠保障,此正如《玉嬌梨》第十四回中女扮男裝的盧夢梨安慰蘇友白所言:“大都絕世佳人,既識憐才,自能貞守。”(荑秋散人153)《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莊妻,既不識憐才,自不能守貞,其招致寒士階層的刻骨仇恨,是必然的。

        《大道》所在的《警世通言》刊印于天啟四年(1624年),謝弘儀的《蝴蝶夢》傳奇作于天啟六年(1626年)至崇禎四年(1631年)間,可見此劇改編之快捷,亦可見此劇劇情與作者現(xiàn)實感受聯(lián)系之深切。研究者告訴我們,此劇被謝弘儀用來抒發(fā)罷官閑住期間的憤懣之情,是一種不遇之時的牢騷排遣與自我安慰(朱偉明 盧晶晶54—62)。跟謝弘儀相類似,《警世通言》的編撰者馮夢龍、另本《蝴蝶夢》傳奇的作者陳一球,均為遭遇仕途坎坷的文人,他們鐘情于莊周鼓盆故事的書寫,存在著充足的現(xiàn)實依據(jù)與心理動因。《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莊妻對丈夫的全方位否定,正是其編撰者及同類的歷史處境與文化心理的曲折反映。

        余 論

        葉楚炎先生曾探討過明清通俗小說中的“棄夫”敘事問題,他說:“‘棄夫’既郁積著這些小說作者最大的憤懣,也隱藏著他們最大的恐懼?!?葉楚炎77)莊周鼓盆故事實質(zhì)上是以丈夫詐死形式演出的一幕棄夫活劇,其精神內(nèi)涵跟一般的棄夫故事并無二致。而莊周鼓盆故事最易招致后人詬病之處,在于詐死行為違背了人道主義的基本立場,對此中西改編作品往往會加以關(guān)注。錢南揚(yáng)先生曾指出《川劇傳統(tǒng)劇本匯編》第十五集中高腔《南華堂》即《蝴蝶夢》改本的結(jié)局,跟《大道》及其衍生作品有所不同:“玉帝知道了莊周對待妻子的情況,大為不滿,責(zé)其無故戲妻,由天仙貶為地仙。把莊周對付妻子的全部圈套,認(rèn)為是犯法行為,完全加以否定。換句話說,也就是承認(rèn)莊周妻子夫死改嫁是合理的?!?錢南揚(yáng)114)1927—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中國》雜志第三期所載《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譯文,題為《不忠誠的鰥夫: 莊子篇》(王麗娜編著196),亦可見出譯者對試妻的莊子的態(tài)度。相比之下,18世紀(jì)英國作家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的《世界公民》第18封信中,謂楚王孫是莊子常年未見的舊時弟子,而非莊子道法所幻化,其中也沒有設(shè)局考驗妻子的關(guān)目。

        對于無端試妻這種不人道行為,中西小說早已出現(xiàn)批判性的描寫。明代佚名編撰《龍圖公案》卷三《試假反試真》(《龍圖公案》91—92)、《堂吉訶德》第三十三至三十五章的《何必追根究底》(米蓋爾·臺·塞萬提斯241—75)故事中,無端試妻的丈夫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至于《大道》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試妻行為,當(dāng)代改編者普遍遵循人道主義對其予以根本的改造。例如,劇作家陳牧先生新編戲曲《夢蝶劈棺》中,田氏對試探自己的莊子怨恨不已:“你口口聲聲說的真情,講的自然,可是,你竟這般折磨我,你的真情在哪里?你的自然又在何方?”傷心至極的田氏不禁質(zhì)問蒼天道:“為什么有情之人眾怒犯?為什么無義之人可成仙?”(陳牧123)而著名作家汪曾祺撰七場戲曲歌舞劇《大劈棺》中,第一場《扇墳》即唱出本劇主題:“人應(yīng)該認(rèn)識自己。”(汪曾祺407)在本劇中,莊子對自己設(shè)置的惡作劇充滿了自省意識,第七場《劈棺》中莊子便唱道:“原來人都很脆弱,誰也經(jīng)不起誘惑?!?441)本劇《尾聲》則將主題上升到了哲學(xué)的高度:“宇宙洪荒,開天辟地?;驗槭ベt,或為螻蟻。賦氣成形,偶然而已。誰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你是誰,誰是你,人應(yīng)該認(rèn)識自己?!?442)可以說,從先秦時期的《莊子·至樂》,到海外異彩紛呈的眾多譯本、改編本,再到當(dāng)代作家、藝術(shù)家的多種新編作品,莊周鼓盆故事的藝術(shù)潛力在漫長的歷史中漸次釋放,從而得以成為全人類共同享有的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注釋[Notes]

        ① 臺灣學(xué)者金榮華在追索《大道》故事來源時指出:“嘲諷‘恩愛夫妻’在一方死后迅速別戀,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也是不存在的。”[《馮夢龍〈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試探》,《黃淮學(xué)刊》(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1996): 53]這一論斷顯然不符合文學(xué)史的事實。

        ② P.史華羅《明清文學(xué)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詞語研究》(莊國土、丁雋譯。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第80頁?!蹲硬徽Z》卷六《喀雄》引文,見袁枚《新齊諧 續(xù)新齊諧》(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年),第132頁。

        ③ 劉燕萍“淫神、吊詭心理與‘抗神’——論《聊齋志異·五通》及《五通又》”,見氏著《神話·仙話·鬼話: 古典小說論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7頁。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佚名編: 《印度民間故事》,江紹原中譯,周彤校。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57年。

        [Anon. ed.

        Indian

        Folk

        Tales

        . Trans. Jiang Shaoyuan. Ed. Zhou Tong.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7.]

        班固: 《漢書》,顏師古注。北京: 中華書局,1962年。

        [Ban, Gu.

        The

        Book

        of

        Han

        . Ed. Yan Shigu.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2.]

        鮑吾剛: 《中國人的幸福觀》,嚴(yán)蓓雯等譯。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Bauer, Wolfgang.

        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 Trans. Yan Beiwen, et al.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4.]

        北嬰: 《曲??偰刻嵋a(bǔ)編》。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

        [Bei Ying.

        Supplement

        to

        the

        General

        Summary

        of

        Drama

        Catalogues

        .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59.]

        約瑟夫·布雷多克: 《婚床》,王秋海等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6年。

        [Braddock, Joseph.

        The

        Bridal

        Bed

        . Trans. Wang Qiuhai, et al.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龍圖公案》。北京: 群眾出版社,1999年。

        [

        Cases

        of

        Bao

        Longtu

        . Beijing: Mass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米蓋爾·臺·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楊絳譯。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7年。

        [Cervantes, Miguel De.

        Don

        Quixote

        . Trans. Yang Jia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7.]

        陳牧: 《陳牧劇作選》。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

        [Chen, Mu.

        Selected

        Plays

        of

        Chen

        Mu

        . Beijing: China Theatre Press, 2002.]

        陳西汀: 《新蝴蝶夢》,《上海藝術(shù)家》6(1998): 16—23。

        [Chen, Xiting. “New Butterfly Dream”.

        Shanghai

        Artist

        6(1998): 16-23.]

        陳一球: 《蝴蝶夢傳奇》,沈不沉編注。北京: 線裝書局,2013年。

        [Chen, Yiqiu.

        Legend

        of

        Butterfly

        Dream

        . Ed. Shen Buchen. Beijing: Thread-Binding Books Company, 2013.]

        丁乃通: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鄭建威等譯。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

        [Ding, Naitong.

        An

        Index

        of

        Types

        of

        Chinese

        Folktales

        . Trans. Zheng Jianwei, et al. Wuh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8.]

        董家遵: 《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Dong, Jiazu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Marriage

        History

        . 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5.]

        董康編著: 《曲??偰刻嵋分袃?。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

        [Dong, Kang, ed.

        A

        General

        Summary

        of

        Drama

        Catalogues

        . Vol.II.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59.]

        董上德: 《古代戲曲小說敘事研究》。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Dong, Shangde.

        Narrative

        of

        Ancient

        Dramas

        and

        Novels

        . Guangzhou: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1.]

        約瑟夫·愛潑斯坦: 《嫉妒》,李玉瑤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

        [Epstein, Joseph.

        Envy

        . Trans. Li Yuyao.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房玄齡等: 《晉書》第8冊。北京: 中華書局,1974年。

        [Fang, Xuanling, et al.

        The

        Book

        of

        Jin

        . Vol.8.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4.]

        方以智: 《藥地炮莊》(修訂版),張永義、邢益海校點(diǎn)。北京: 華夏出版社,2016年。

        馮夢龍編刊: 《喻世明言》,陳曦鐘校注。北京: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Feng, Menglong, ed.

        Illustrious

        Words

        to

        Instruct

        the

        World

        . Ed. Chen Xizhong. Beijing: Beijing October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4.]

        ——: 《警世通言》,吳書蔭校注。北京: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 - -.

        Stories

        to

        Caution

        the

        World

        . Ed. Wu Shuyin. Beijing: Beijing October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4.]

        ——: 《醒世恒言》,張明高校注。北京: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 - -.

        Stories

        to

        Enlighten

        the

        World

        . Ed. Zhang Minggao. Beijing: Beijing October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4.]

        馮其庸纂校訂定: 《重?!窗思以u批紅樓夢〉》。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Feng, Qiyong, ed.

        A

        Revision

        to

        the

        Eight

        Comments

        o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Nanchang: Jiangx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山水鄰新鐫出像四大癡傳奇·色卷》。哈佛大學(xué)漢和圖書館藏明末刻本。

        [

        Four

        Crazy

        Legends

        Attachment

        . Block-printed copy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collected in Harvard Hanwha Library.]

        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 《格林童話全集》,楊武能、楊悅譯。南京: 譯林出版社,2017年。

        [Grimm,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Kinder

        -

        und

        Hausmarchen

        . Trans. Yang Wuneng and Yang Yue. Nanjing: Yilin Press, 2017.]

        H·R·海斯: 《危險的性——女性邪惡的神話》,孫愛華、唐文鴻譯。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Hayes, H. R.

        Dangerous

        Sex

        The

        Myth

        of

        Female

        Evil

        . Trans. Sun Aihua and Tang Wenhong.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9.]

        洪邁: 《夷堅志》,何卓點(diǎn)校。北京: 中華書局,1981年。

        [Hong, Mai.

        Record

        of

        the

        Listener

        . Ed. He Zhu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1.]

        洪楩輯: 《清平山堂話本校注》,程毅中校注。北京: 中華書局,2012年。

        [Hong, Pian, ed.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Vernacular

        Stories

        Printed

        by

        Qingping

        Bookstore

        . Ed. Cheng Yizhong.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2.]

        胡士瑩: 《話本小說概論》。北京: 中華書局,1980年。

        [Hu, Shiying.

        Introduction

        to

        Vernacular

        Stories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0.]

        懷效鋒點(diǎn)校: 《大明律》。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9年。

        [Huai, Xiaofeng, ed.

        Law

        of

        Ming

        Dynasty

        . Beijing: Law Press·China, 1999.]

        黃裳: 《舊戲新談》。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3年。

        [Huang, Shang.

        A

        New

        Talk

        on

        Ancient

        Dramas

        . Beijing: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2003.]

        黃仕忠 李芳 關(guān)瑾華編: 《子弟書全集》第一卷。北京: 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12年。

        [Huang, Shizhong, et. al, eds.

        Complete

        Works

        of

        Zidi

        Shu

        . Vol.1.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2.]

        江曉原: 《性感: 一種文化解釋》。??冢?海南出版社,2003年。

        [Jiang, Xiaoyuan.

        Sexuality

        A

        Cultural

        Explanation

        . Haikou: Hainan Publishing House, 2003.]

        金登才: 《清代花部戲研究》。北京: 中華書局,2014年。

        [Jin, Dengcai.

        A

        Study

        of

        Local

        Flower

        Operas

        in

        Qing

        Dynasty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4.]

        嫏嬛山樵: 《補(bǔ)紅樓夢》,李凡點(diǎn)校。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8年。

        [Langhuan Shanqiao.

        Supplement

        to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d. Li Fa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88.]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詞話》,陶慕寧校注。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0年。

        [Lanling Xiaoxiao Sheng.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 Ed. Tao Muni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0.]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汪北平、涂雨公點(diǎn)校。北京: 中華書局,1960年。

        [Li, Dou.

        A

        Record

        of

        Yangzhou

        Decorated

        Boats

        . Eds. Wang Beiping and Tu Yugong.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0.]

        李金松: 《莊子“鼓盆而歌”新解》,《江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2005): 7—9。

        [Li, Jinsong.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s Singing with Drumming the Basin’.”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2005): 7-9.]

        李樹果譯: 《日本讀本小說名著選》上編。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Li, Shuguo, trans.

        Selected

        Works

        of

        Japanese

        Reading

        Books

        . Vol.1.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李漁: 《無聲戲》,丁錫根校點(diǎn)。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年。

        [Li, Yu.

        Silent

        Drama

        . Ed. Ding Xigen.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6.]

        凌濛初編著: 《二刻拍案驚奇》,吳書蔭校注。北京: 中華書局,2014年。

        [Ling, Mengchu, ed.

        Slapping

        the

        Table

        in

        Amazement

        II

        . Ed. Wu Shuyi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4.]

        劉昫等: 《舊唐書》第11冊。北京: 中華書局,1975年。

        [Liu, Xu, et al.

        The

        Old

        Books

        of

        Tang

        . Vol.11.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5.]

        陸人龍: 《型世言》,覃君點(diǎn)校。北京: 中華書局,1993年。

        [Lu, Renlong.

        Xingshi

        Vernacular

        Stories

        . Ed. Qin Ju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3.]

        馬建石 楊育棠主編: 《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

        [Ma, Jianshi and Yang Yutang, eds.

        Notes

        on

        General

        Survey

        of

        The

        Great

        Qing

        Legal

        Code

        .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1992.]

        《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金心點(diǎn)校。北京: 中華書局,2006年。

        [

        Newly

        Collected

        Record

        of

        the

        Listener

        . Ed. Jin Xi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6.]

        蒲松齡: 《聊齋志異詳注新評》,趙伯陶注評。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

        [Pu, Songling.

        Notes

        and

        New

        Comments

        o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Ed. Zhao Botao.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6.]

        錢德蒼編選: 《綴白裘》第3冊。北京: 中華書局,2005年。

        [Qian, Decang, ed.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Opera

        . Vol.3.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5.]

        錢南揚(yáng): 《戲文概論》。北京: 中華書局,2009年。

        [Qian, Nanyang.

        Introduction

        to

        Drama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9.]

        錢希言: 《獪園》,欒保群點(diǎn)校。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4年。

        [Qian, Xiyan.

        Kuai

        Garden

        . Ed. Luan Baoqun.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ress, 2014.]

        錢鐘書: 《管錐編》第3冊。北京: 中華書局,1986年。

        [Qian, Zhongshu.

        Limited

        Views

        . Vol.3.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6.]

        ——: 《談藝錄》。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

        [- - -.

        Notes

        on

        Literature

        and

        Art

        .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情隱先生: 《肉蒲團(tuán)》。日本寶永二年(1704)江戶青心閣刊本。

        [Qingyin Xiansheng.

        Sex

        and

        Zen

        . Edo Seishinkaku Version in 2Year of Hōei(1704), Japan.]

        任篤行輯校: 《全校會注集評聊齋志異》。濟(jì)南: 齊魯書社,2000年。

        [Ren, Duxing, ed.

        Commentary

        o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Jinan: QiLu Press, 2000.]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科技編輯部編: 《中國性科學(xué)百科全書》。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ed.

        Encyclopedia

        of

        Sex

        Science

        in

        China

        .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1999.]

        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全集》第9冊,朱生豪譯。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8年。

        [Shakespeare, William.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 Vol.9. Trans. Zhu Shenghao.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78.]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ed.

        Collections

        of

        Notebook

        Novels

        in

        Tang

        Dynasty

        &

        the

        Five

        Dynasties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0.]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ed.

        Collections

        of

        Notebook

        Novels

        in

        the

        Six

        Dynasties

        of

        Han

        and

        Wei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9.]

        邵毅平: 《小說: 洞達(dá)人性的智慧》。上海: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

        [Shao, Yiping.

        Novel

        The

        Wisdom

        of

        Human

        Nature

        .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8.]

        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北京: 中華書局,1959年。

        [Shen, Defu.

        An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Wanli

        Reign

        Period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

        施耐庵: 《水滸傳》,劉一舟校點(diǎn)。濟(jì)南: 齊魯書社,1991年。

        [Shi, Nai’an.

        Water

        Margin

        . Ed, Liu, Yizhou. Jinan: Qilu Press, 1991.]

        宋濂等: 《元史》第15冊。北京: 中華書局,1976年。

        [Song, Lian, et al.

        History

        of

        Yuan

        Dynasty

        . Vol.15.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6.]

        宋麗娟: 《“中學(xué)西傳”與中國古典小說的早期翻譯(1735—1911)——以英語世界為中心》。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Song, Lijuan.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to

        the

        West

        and

        Early

        Translations

        of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s

        (

        1735-1911

        ):

        With

        a

        Focus

        on

        the

        English

        World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7.]

        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 《藝術(shù)哲學(xué)》,傅雷譯。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

        [Taine, Hippolyte Adolphe.

        Philosophie

        De

        L

        Art

        . Trans. Fu Lei.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63.]

        譚正璧編: 《三言兩拍資料》。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Tan, Zhengbi, ed.

        Sources

        on

        the

        Five

        Novels

        by

        Feng

        Menglong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0.]

        斯蒂·湯普森: 《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xué)》,鄭海等譯。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Thompson, Stith.

        The

        Types

        of

        Folktale

        A

        Classification

        and

        Bibliography

        . Trans. Zheng Hai, et al. Shanghai: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1.]

        毗濕奴沙瑪: 《五卷書》,季羨林譯。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1年。

        [Vishnu Sharma.

        The

        Panchatantra

        . Trans. Ji Xianlin.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1.]

        伏爾泰: 《伏爾泰小說選》,傅雷譯。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年。

        [Voltaire.

        Selected

        Stories

        of

        Voltaire

        . Trans. Fu Lei.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0.]

        王充: 《論衡校注》,張宗祥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Wang, Chong.

        Notes

        on

        Critical Essays. Ed. Zhang Zongxiang.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3.]

        王季思主編: 《全元戲曲》第3卷。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年。

        [Wang, Jisi, ed.

        Opera

        of

        the

        Yuan

        Dynasty

        . Vol.3.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9.]

        王麗娜編著: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名著在國外》。上海: 學(xué)林出版社,1988年。

        [Wang, Lina, ed.

        Classic

        Chinese

        Novels

        and

        Operas

        Overseas

        . Shanghai: Xuelin Press, 1988.]

        王利器輯錄: 《歷代笑話集》。北京: 中華書局,2020年。

        [Wang, Liqi, ed.

        Jokes

        of

        the

        Ages

        .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20.]

        汪辟疆校錄: 《唐人小說》。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Wang, Pijiang, ed.

        Novels

        of

        the

        Tang

        Dynasty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78.]

        王有光: 《吳下諺聯(lián)》,石繼昌點(diǎn)校。北京: 中華書局,1982年。

        [Wang, Youguang.

        Proverbs

        of

        Wu

        Area

        . Ed. Shi Jichang.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2.]

        汪曾祺: 《汪曾祺全集》卷七。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

        [Wang, Zengqi.

        Complete

        Works

        of

        Wang

        Zengqi

        . Vol.7.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98.]

        文康: 《兒女英雄傳》,彌松頤校注。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4年。

        [Wen Kang.

        The

        Biography

        of

        the

        Heroic

        Youth

        . Ed. Mi Songyi.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4.]

        謝國(弘儀): 《蝴蝶夢》,《古本戲曲叢刊三集》第6冊。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

        [Xie, Guo (Hongyi). “Legend of Butterfly Dream”.

        Three

        Episod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Operas

        . Vol.6. Beijing: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16.]

        西湖漁隱主人: 《歡喜冤家》,周有德等校點(diǎn)。沈陽: 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89年。

        [Xihu Yuyin Zhuren.

        Quarrelsome

        and

        Loving

        Couple

        . Eds. Zhou Youde, et al. Shenyang: Chunfeng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9.]

        西周生: 《醒世姻緣傳》,袁世碩、鄒宗良校注。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5年。

        [Xizhou Sheng.

        Marriage

        Destinies

        to

        Awaken

        the

        World

        . Eds. Yuan Shishuo and Zou Zonglia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5.]

        許慎: 《說文解字》,徐鉉校定。北京: 中華書局,2013年。

        [Xu, Shen.

        Notes

        to

        Explanations of Characters Simple and Complex. Ed. Xu Xua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3.]

        徐渭: 《四聲猿》,周中明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Xu, Wei.

        Four

        Cries

        of

        a

        Gibbon

        . Ed. Zhou Zhongming.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4.]

        葉楚炎: 《故事新編與經(jīng)典復(fù)刻: 明清通俗小說中的“棄夫”敘事》,《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14(2018): 70—83。

        [Ye, Chuyan. “New Stories and Classic Reproductions: The ‘Abandoned Husband’ Narration in Popular Novel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tudies

        on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and

        Drama

        14(2018): 70-83.]

        葉舒憲: 《高唐神女與維納斯: 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7年。

        [Ye, Shuxian.

        The

        Gaotang

        Goddess

        and

        Venus

        The

        Theme

        of

        Love

        and

        Beaut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997.]

        荑秋散人: 《玉嬌梨》,馮偉民校點(diǎn)。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年。

        [Yiqiu Sanren.

        The

        Two

        Fair

        Cousins

        A

        Chinese

        Novel

        . Ed. Feng Weimin.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3.]

        尤輪香錄: 《蝴蝶夢寶卷》。清光緒三十年抄本。

        [You, Lunxiang, ed.

        The

        Precious

        Scroll

        of

        Butterfly

        Dream

        . The Codex of the 30Year of Emperor Guangxu in Qing Dynasty.]

        俞達(dá): 《青樓夢》,陶麗點(diǎn)校。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0年。

        [Yu, Da.

        Dream

        of

        the

        Brothel

        . Ed. Tao Li.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袁枚: 《新齊諧 續(xù)新齊諧》,沈習(xí)康校點(diǎn)。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年。

        [Yuan, Mei.

        New

        Harmonic

        Alignment

        ;

        Continuation

        of

        New

        Harmonic

        Alignment

        . Ed. Shen Xika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6.]

        張廷玉等: 《明史》第25冊。北京: 中華書局,1974年。

        [Zhang, Tingyu, et al.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 Vol.25.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4.]

        張應(yīng)俞: 《江湖奇聞杜騙新書》,廖東校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Zhang, Yingyu.

        Weird

        Stories

        on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 Ed. Liao Dong. Zhengzhou: Zhongzho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4.]

        周明初: 《晚明士人心態(tài)及文學(xué)個案》。北京: 東方出版社,1997年。

        [Zhou, Mingchu.

        Scholar

        Mentality

        and

        Literature

        Case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 Beijing: Oriental Publishing House, 1997.]

        朱偉明 盧晶晶: 《明武狀元謝弘儀〈蝴蝶夢〉傳奇考論》,《文化遺產(chǎn)》4(2018): 54—62。

        [Zhu, Weiming and Lu Jingjing. “A Study on the ‘Legend of Butterfly Dream’ by Xie Hongyi, Champion of Ming Dynasty.”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4(2018): 54-62.]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爱|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好爽爽久久| 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7久久国产精品成人观看|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青青草是针对华人绿色超碰|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午夜不卡av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亚洲乱熟妇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精品亚洲国产日韩av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欧美色窝窝色欲| 午夜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精品女同自线免费|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一人|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丝袜|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停| 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