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許多的問題,許多老師沒有把握住問題的度,造成課堂變成“滿堂問”,變成老師的“提問秀”;有的老師沒有從教學目標,課程內(nèi)容等出發(fā),提問學生一些高質量的問題,或是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問題,只是把課堂提問當成一種教學手段,為了提問而提問;有的老師提出一個問題,還沒等學生回答就跳到另一個問題上了,美名其曰“教學進度”;有的老師一心想著自己在備課時設計好的預設問題,把學生往自己預設好的答案上引導,往往忽視了學生一些比答案更精彩的生成……
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更加強調優(yōu)化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而課堂提問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古人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痹谀壳暗恼Z文教學當中,老師也意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通過課堂提問來啟迪學生心智,激發(fā)學生思維,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希望“問”在課堂,“贏”在課堂。那么怎樣的課堂提問才有實效性呢?
一、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
要緊緊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個中心,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切合文本主題,要步步深入,能將學生引入未知領域,能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達到一定的預設效果。
二、課堂提問要有層次性
所謂的“層次性”針對教學內(nèi)容而言,內(nèi)容逐層變化,問題逐層加深,曲徑探幽,螺旋上升,探索文章意旨。
所謂的“層次性”還要針對學生而言,教師必須依據(jù)“分層次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目的,以便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適度的提問,恰當?shù)奶荻葧l(fā)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認知沖突。難度過大,學生不能作答,就會影響思維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思維敏捷性、深刻性的發(fā)展,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如同“摘果子”,高個子摘高處,低個子摘低處,各得其所,滿載而歸,人人喜笑顏開。
三、課堂提問要有思維空間性
老師在提出問題以后一定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回憶,去探索,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獲取答案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美妙的情感體驗。切忌不要在大部分學生正在思考的時候,老師就讓學生回答,或老師自顧自的講解問題的答案,要留有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討論研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的思維有創(chuàng)造的余地。
四、課堂提問要有典型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的重點、難點、易混淆點設計典型問題。只有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對重點知識多設問,引起學生的重視;對難點啟發(fā)、誘導之后再設問;對易混淆在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上設問,才能達到課堂提問為教學要求服務的目的。
五、課堂提問形式要有多樣性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提問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具體采用哪種形式?要因人因題因情境而異。比如說學習一篇自讀課文,讓優(yōu)等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老師來解答;或者中差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優(yōu)生來解答;又或者同桌相互提問等等。也可以就文章中的焦點提出問題,學生之間進行辯論。與此相適應,回答問題的形式也應多種多樣,如齊答、對答、辯論等等。但應注意,齊答盡量應盡量少用,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稍露疲倦的時候,偶爾用之能使學生振奮精神,提高課堂效率,其他情況不宜使用
另外,老師對提問時的語速、語調以及神態(tài)表情加以藝術處理,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總之,語文課上,優(yōu)質的提問猶如珍珠,顆顆相連,熠熠生輝,即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生命潛能,又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在課堂提問上,一定要注意提問的藝術性,力爭在師生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營造良好的民主氣氛,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請記得,“問”在課堂,我們會事半功倍;“問”在課堂,我們終將“贏”在課堂!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阡東初中?王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