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嬋
師德,是師之魂。新時代的教師,當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老師。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教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首先要有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身的理想和信念。 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行業(yè),它關系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教師更是一份良心職業(yè)。這份職業(yè),需要我們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去守護,需要我們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拿我自己來說,本來患有腎方面的疾病,懷孕時腎臟負擔加重導致病情比孕前加重,產檢醫(yī)生建議我孕期不宜操勞,也有同事出于對我的關心,建議我孕期向學校申請辭去班主任的職務,但考慮到孩子們當時剛進入一年級,好不容易適應了小學生活,適應了我這個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方式,為了孩子們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不影響他們的學習,我沒有向學校提出申請,堅持克服困難,直到預產期前半個月才休產假。是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使我能克服身體上的不適,堅持到最后。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教師
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還應體現在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上。這里所說的“真”和“善”分別指的是真實、善良;而“美”則指的是內涵美、心靈美。如某次課堂上,學生問我“薄霧”中的“薄”該讀“bó”還是“báo”,當時我記不清了,所以直接和學生說:“這個詞的讀音老師也想不起來了,課后你們誰搞清楚了也告訴我一聲?!闭n后我還沒回到辦公室,就有幾個學生興沖沖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們通過查字典知道了它的正確讀音應該是bó,它們的不同讀音是這樣區(qū)分的……”事實證明,教師的“真”既體現了自己的博大胸懷和謙虛的品格,又能讓自己在學生面前顯得真實不做作,平易近人,最主要的是,老師的這種“真實”會對學生的品格產生直接的影響,讓他們也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善”指的是教師應有善良的品格,為人處世,與人為善,教育學生真正做到“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三、做有扎實學識的教師
教師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得不到學生的尊重的,更談不上喜愛。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見識淺薄,知識面狹窄,教學過程就談不上游刃有余,“傳道授業(yè)”尚且困難重重,更別提給學生“解惑”了;反之,一名學識淵博,見多識廣的教師,教學過程中往往能信手拈來,傳授知識能做到深入淺出,巧妙地做到化難為易,使學生從老師身上汲取到知識,自然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教師的核心素質,也是教師的靈魂。
四、做有仁愛之心的教師
教師的仁愛,是對學生的尊重之愛。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有思想的學生個體,因此,教師的仁愛,首先體現在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還體現在師生相處過程中懂得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信任,進而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只有懂得尊重學生的老師,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
教師的仁愛,是對學生的寬容之愛。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所犯的錯,對他們給予諒解和包容,并真誠地為其指出解決問題和改正錯誤的方法。教師的仁愛,是對學生的平等之愛。學生的智力、才能、性格、愛好等也許存在差異,但他們是一個個平等的獨立個體,因此,教師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切忌偏心和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愛。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