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語篇(discourse)是指由一系列連續(xù)性句子構成的、形式上銜接、意義上連貫的語言整體。語篇是大于句子的語言單位,是一個完整的語義單位。任何以特定文體整體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的教學,在廣義上都是語篇教學。小學英語涵蓋了各種文體的語篇教學,如聽力、對話、語法、詞匯、故事、閱讀、寫作等。
一、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開展要求
我們在開展語篇教學時,通常會有以下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重文本教讀,輕語篇信息理解與閱讀方法、能力的培養(yǎng)。
誤區(qū)二:重翻譯和孤立的語法訓練,輕語篇、語境結合,導致語法教學單調、低效。
誤區(qū)三:重機械誦讀表演,輕拓展運用。
而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就需要遵循語篇教學開展的要求。
1.明確目標的有效性。所有的語言活動都應該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下進行,拿到一篇語篇材料時,要對教材、學情、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等進行詳細分析,判斷是什么類型的語篇,進而對教學內容進行高效設計。
2.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教師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組織者,教師要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產(chǎn)生語篇的條件。學生圍繞某一具體的主題語境,基于不同類型的語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語言技能獲取、梳理、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深化對語言的理解、重視對語篇的賞析,比較和探究文化內涵,汲取文化精華;同時嘗試運用所學語言表達個人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并通過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
3.把握主線的有效性。成功的英語課要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離不開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線,這條主線就好比一堂課的靈魂,各項活動將圍繞它開展并通過它進行發(fā)散思維與知識拓展。例如在某個課例,老師設計的主線就是結合整個語篇,圍繞“Who? How?”這條主線,成功的串起了整節(jié)課的線索。更為形象的說,如果“Who? How?”這個問題是樹干,那么piper所做的事情就是樹枝,而師生、生生互動就是葉子,想要枝繁葉茂,就要找準主線,巧妙設計任務,讓課堂“活”起來。
二、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在開展語篇教學時,我們還要遵循整體性、整合性和發(fā)展性三大原則。
整體性原則。任何語篇都具有相對完整的語意和語境,是一個整體,語篇整體性教學要從語篇的整體感知入手,通過引導學生逐步完成相關語篇任務,整體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和推測能力。
整合性原則。在單元教學中,每一課的語篇雖然都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但它又與詞匯教學、句型教學、閱讀(故事)語法教學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特別是現(xiàn)在的教材,整個小學的知識體系是螺旋式上升的,更考驗教師對知識整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教材間的聯(lián)系,進行單元整體備課,合理整合,把握好主線教學,精心設計任務,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
發(fā)展性原則。在語篇教學中所采用的內容和活動形式,要有利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長遠發(fā)展。在語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以所學語篇話題為綱,有的放矢地對知識點和教學內容作適當?shù)难a充和延伸,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開展相關的語篇拓展運用活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推陳出新,有時候甚至讓人應接不暇,但無論怎樣,我們要堅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的教學的依據(jù)是什么,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因此,我們要萬變不離其宗,不光要做到手中有書本,更要做到心中有課標,教學才有方法。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