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潔 李錫豐
一、引言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給各行各業(yè)帶來了沉重打擊,為有效降低因人員聚集而引發(fā)交叉感染的風險,保障師生健康安全,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發(fā)布《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2月17日,教育部又發(fā)布了“‘停課不停學該如何教怎么學”的文章,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直接用于線上。2月25日,廣東省教育廳印發(fā)《關于線上教育安排的通知》,對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線上教育作出明確規(guī)定。
本文以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程《數字電子技能與實訓》為例,以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QQ群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對線上教學進行了探索實踐與反思。
二、課程簡介以及學情分析
《數字電子技能與實訓》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也是筆者所在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必修課中的專業(yè)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應用性較強。課程教學目標是掌握數字電路的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掌握數字電路在生產、生活中的基本應用知識,掌握數字電路的安裝和故障判斷及故障排除的技能。內容涉及各種門電路、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的基本概念、數字集成電路的內部電路結構、引腳功能,原理圖繪制,軟件仿真,儀器儀表的使用,電路制作與測試等。
學習本課程的學生為中職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和普通高中生相比,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有強烈的獨立自主需要,但在自理和自控能力方面又不足;同時,他們是跟隨互聯網、智能手機成長的一代,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開展線上教學離不開網絡與教學平臺的支持,由于大規(guī)模同時開展,網絡和平臺出現了卡頓不能通暢運行的情況。并且一段時間過后,學生網上學習新鮮期已過,容易產生學習惰性;農村地區(qū)的部分學生存在WIFI信號質量差、學習設備不足等問題;部分實驗課程無法通過在線方式開展。另外,教師授課經驗缺乏、教學條件受限、專業(yè)課程實訓配套難以跟進、教學內容繁雜、學生學習過程監(jiān)管和課業(yè)評價困難等現實問題,使得線上授課不盡人意。
四、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仿真軟件、QQ 群等多平臺在線教學模式
針對線上教育,國內已經存在不少優(yōu)秀的在線課程平臺,如中國大學 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這些平臺各有其特色和優(yōu)勢,筆者根據教學實際要求與學生總體情況,主要選用了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QQ群、Proteus仿真軟件作為教學工具,其中中國大學 MOOC 平臺中的課程設計和編排是依據國標的教學大綱,全面覆蓋知識點,知識點顆粒度大小適中,每個教學視頻長度 5 至 10 分鐘,比較切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需求。不僅可以在電腦上觀看學習,也提供了手機客戶端 App,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降低了學習設備的要求。
2016年,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fā)了混合式教學智慧工具——雨課堂,它的到來是為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讓師生互動更多、教學更為便捷。雨課堂目前只是PPT中的一個插件,電腦端只需要有2010版本及以上的Microsoft office或者WPS office個人版,即可安裝雨課堂。它是基于微信開發(fā)的課堂工具,所以手機端不需要再安裝雨課堂APP,只需要在微信上關注雨課堂公眾號即可使用。
QQ作為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具有廣泛的使用基礎,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會給學生帶來額外的軟件和硬件負擔。利用QQ群,可以方便地開展課前的學情調研、課中的在線講授和討論,以及課后的輔導答疑等活動。
根據《數字電子技能與實訓》課程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特點,由于疫情期間無法實地指導進行實驗,筆者選用Proteus軟件對課程中的實驗進行仿真教學。仿真又稱模擬,是利用模型模擬現實進行的實驗,利用仿真軟件等系統工具的模擬功能對電路環(huán)境和電路過程進行模擬,達到與真實實驗相一致的目的。Proteus軟件是由英國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開發(fā)的EDA工具軟件,已有二十年左右歷史,在全球應用廣泛。Proteus可以實現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及微控制器系統與外設的混合電路系統的電路仿真、軟件仿真、系統協同仿真和PCB設計等全部功能。
五、數字電路技能與實訓課程多平臺在線教學模式的實施——以《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為例
課程開展的基礎是建立教師和學生順暢的交流溝通渠道,基于QQ在學生中的廣泛使用及其強大的功能,教師在開課前一周建好課程學習QQ群,與每一位參加學習的學生進行了確認,選定課代表設為管理員,協助教師組織學生的學習;發(fā)布群公告,使全體學生了解課程在線教學的開展方式、課程資源的網址和所需軟件等;引導和幫助學生安裝“中國大學MOOC”APP和“雨課堂”微信小程序。
參考廣東省教育廳托底課程的線上教學模式:“線上導學(直播、錄播、答疑)+線下自學的方式進行安排,一般情況下一節(jié)課安排10至20分鐘的導學,留出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本門課的教學過程由課前MOOC視頻預習與問卷星限時作答、課中雨課堂QQ群分享屏幕講解和教師答疑等環(huán)節(jié)組成,減少視頻時間,增加課堂討論,以降低學生的網絡流量壓力,并促進學生真正參與在線學習。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的要求,線上課程教師講授(直播、錄播)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筆者以《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這一課題為例,分享該課程的線上授課時間分配,如表1 所示。
以下是具體實施過程。
1.課前
將預習教學課件《3.1.3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以及視頻鏈接在該講前上傳到QQ群文件,如圖1所示,使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和過程,做好充分準備,也解決了學生學習資料缺乏的問題。
留給學生一定的預習時間之后,通過問卷星發(fā)布本節(jié)課限時作業(yè),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如圖2所示。
2.課中
經過充分的課前準備,課程按照正常的課表安排時間進行授課。教師在上課前,準備好電腦和手機,上課前5分鐘在雨課堂發(fā)布簽到,并在QQ群通知學生準備上課;讓學生掃碼進入課堂,學生簽到完成后,開始上課。
首先,發(fā)布課前預習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如圖3所示,利用QQ群分享屏幕功能對習題進行直播講解,時長5分鐘左右。通過當堂作業(yè)點評展示,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也讓學生從理論上再次鞏固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步驟:變量設定—列真值表—寫表達式—畫邏輯圖,為后續(xù)實際問題的設計做好知識鋪墊。
接著,利用QQ群共享屏幕直播通過如何設計一個監(jiān)視交通燈工作狀態(tài)的電路來講解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步驟。課中,教師通過雨課堂的隨機點名來提問學生檢查其知識掌握情況。被點到名的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同時其他未被點到名的學生可以利用雨課堂發(fā)送投稿回答問題,學生遇到困惑時,可以通過發(fā)送彈幕、發(fā)送投稿、點擊不懂按鈕,及時向教師提出。
畫出實驗電路之后,采用Proteus電子仿真軟件進行模擬實驗教學,如圖4所示。
最后,利用雨課堂推送本次課的思考題:“為什么在進行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時候,需要對邏輯表達式進行化簡?”設置答題時間為10分鐘,學生在手機雨課堂端進行作答,如圖5、圖6所示。
3.課后
答題時間結束后,教師收題,點擊手機遙控端的作答情況,查看學生詳情,包括已作答人數和未答人數等信息。在下一次課上,教師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復習和鞏固。
同時,根據雨課堂自動生成的各類學習數據,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難點,及時進行總結,在QQ群中予以反饋,對于進度拖后的學生單獨進行督促;及時解答學生在課后學習中通過QQ提出的問題。
4.教學質量評價
學生不返校期間,家庭成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線上教育能否取得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此外,如何在同學的幫助下通過網絡平臺共享學習資源、共同提高駕馭網絡的能力,也會影響線上教學效果。所以,本門課的課程線上教學評價反饋體系共設置了教師評價(60%)、家長評價(10%)、學生自評(20%)及同學互評(10%)四個部分,其中教師評價采用形成性過程考核,課程考核比例為:平時成績50%+期末50%。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前預習限時作業(yè)、線上討論加分情況及平時出勤狀況等,進一步確保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六、教學反思與體會
在線教學是疫情下的應急之舉,如何實現在線課程與線下課程實質等效,必須意識到線上教育不等于教師直播授課,應該合理利用已有在線開放課程,特別是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展在線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本文利用中國大學MOOC 平臺解決課前自學、利用雨課堂進行課中直播、以QQ群進行課后拓展等學習活動,方便了師生教與學的過程。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