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沛
摘 要:班主任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特別是班級管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讓班主任省時省力地做好班級工作呢?當然是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自我管理的習慣、自我反思的習慣以及關愛同學的習慣。好的習慣就是通向成功的鑰匙,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從而讓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四個習慣;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 引言
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作為小學的班主任,是每個學校組織學生、管理學生、引導教育學生的主力軍,也是學校上傳下達,協(xié)調(diào)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因此說班主任在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一些優(yōu)秀的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和言傳身教會影響學生的一生。那么怎么才能成為一名可以影響學生一生的班主任呢?當然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一個具有好的習慣的學生,他的一生會過得非常充實自信,會時時刻刻把自己當作班級的主人,會配合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而學生在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班級中學習,也會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思想得以提升。學生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班級管理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過程。而小學學生正處于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時刻,所以班主任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養(yǎng)成學生的習慣,讓學生良好的習慣有效地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也是班級管理的優(yōu)良策略。
二、 學習的習慣
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但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輕松學有所成,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良好的學習習慣決定學生的未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學習好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墒侨藗兘?jīng)常聽說“這個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學習習慣多好,成績也好”……這也不是家長和老師夸大其詞,看看上課狀態(tài)就知道,發(fā)呆的、走神的、偷偷摸摸做小動作的,課后不寫作業(yè)的,作業(yè)潦草敷衍的……這些現(xiàn)象都要求班主任必須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思想是行動的指揮棒,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就是因為從思想上不重視學習,不重視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習沒有清楚的認識,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父母而學習,學習目標和態(tài)度極其不端正。這時班主任就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清楚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蛘呃枚嗝襟w上一些勵志的人物,抑或身邊的實例讓學生明白,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學習可以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讓小學生內(nèi)心有所觸動,由原來的“混學堂”變成“想學習”,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二)課堂旁聽多督促
有的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偏科的情況,學得最好的就是班主任的科目,而其他科目一塌糊涂,這是因為有的學生“只認”班主任,其他老師“管不住”。鑒于此,班主任在加強班級管理的同時還應該不定時地旁聽其他科目,即班主任可與任科老師協(xié)商,在其他課堂上旁聽,以此來督促學生上任何課都認真聽講,同時,班主任還要不定期地抽查一下所有學科的作業(yè),在起到督促和監(jiān)督作用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這也為以后對學生展開全面的思想工作和學習幫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使得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學生。
(三)找準原因補缺漏
班主任通過家長平時的觀察摸清楚學生的整體情況后,就要因生而異,分層引導,盡量和其他任科教師一起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工作。引導學生提前預習,及時復習,不懂就問,大膽質(zhì)疑,也可以和學習習慣較好的同學進行一對一幫扶,以便盡快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樹立學習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自我管理的習慣
管理好像歷來都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任務,和其他同學沒有關系,于是就出現(xiàn)了班主任扮演“警察”,時刻想辦法“抓小偷”,但是對于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來說根本不管用;更不要說班干部高一聲低一聲的要求全班“安靜”“寫作業(yè)”了。究其原因,是因為除了班干部,其他學生并沒有把自己當成班級管理的一分子,缺乏班級的主人翁精神,缺失自我管理的習慣。所以說要想管理好班集體,班主任亟需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習慣。
(一)用“職務”進行自我約束。
用職務約束學生,這是班主任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把班級的事務可以分成若干份,然后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這樣每一位學生都是管理者,都是班集體的“主任”。這樣在學生的潛意識里就會無形地形成一種自我約束是思想,有了這種自我約束的理念,學生就會時刻提醒自己,管理者是表率,想要管理別人,自己就必須做出榜樣,從而用更高的要求來束縛自己,督促自己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每個管理者都潔身自好,改變一點學習習慣,整個班級的班風就好了,那么人人爭標兵,全班共進步。
(二)及時的監(jiān)督與督促。
當然全憑小學生自覺意識、自我約束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學生的轉(zhuǎn)變都是有一個反復的過程,一個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至少需要堅持21天,這都是因為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需要全體學生的監(jiān)督和督促,甚至鼓勵才能完成。所以班主任不但要懂得放手,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更要懂得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正確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幫助與督促,在師生、生生之間的督促下,讓他們由一種散漫的狀態(tài)逐漸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四、 自我反思的習慣
反思就是反思在學習生活中的得失,以便把學習做得更好,與同學老師相處得更和諧。
(一)班主任率先自我反思
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旗幟,一個班級的引領者和表率,所以無論什么事,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應該率先做到,起到身正為范的榜樣作用。一天的工作,難免有疏漏,有不足,甚至出現(xiàn)無意識的偏心、不公平的舉措,那么在每天放學前,班主任需要認真完成對自己工作中的失誤,應該誠懇地向?qū)W生道歉并改正,或者說出自己當時處理事情的想法,和學生一起探究做的對不對?在這樣的帶動下,學生也會自覺勇敢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保證以后會逐步改正,而這種反思會在潛意識里激勵學生朝著好的方向前進,朝著優(yōu)秀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