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吳組緗先生的《菉竹山房》,批判的是封建思想對女性的殘害,然而讀起來頗有些志怪小說的感覺。這篇小說中,鋪墊和氛圍渲染占去很多篇幅,人物對話都很精簡,又很精準(zhǔn)。
小說對于菉竹山房周圍環(huán)境和內(nèi)部環(huán)境進行了大段大段的描寫,有一種散文化的詩意。菉竹山房的景色本身就是小說中的一個關(guān)鍵部分,遠(yuǎn)離塵世的喧囂。少了它,菉竹山房就不完整了。
菉竹山房不僅僅代表著姑姑的住處,也是一個空間,是姑姑受壓制、與世隔絕的空間,姑姑就在菉竹山房被摧殘,產(chǎn)生心理和精神的扭曲。菉竹山房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它是一種桎梏。菉竹山房是一種意象,同樣也是一種氛圍,是全文冷寂隔絕的氛圍,是被禁錮壓抑的氛圍,是整篇小說悲劇的氛圍。
在《菉竹山房》中,二姑姑性格的扭曲,一部分來自舊社會的綱常禮教的束縛,是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改變了一個天真的涉世未深的少女;一部分來自她自己,是她自己選擇了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并自發(fā)性地改變。她進入菉竹山房后,已經(jīng)沒有別人去壓迫她了,剩下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并不覺得自己的性格變得可悲或扭曲了,相反,她認(rèn)為這是正常的、自然的,這種孤獨封閉、與常人不同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她反抗的一種方式,她以一種獨特自我的生活態(tài)度,向世人展示她的反抗,這種轉(zhuǎn)變就是人普通的自然的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