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會、家庭聚餐,免不了要下館子吃一頓。當前,全社會都在積極倡導合理點餐,厲行節(jié)約新“食”尚,很多人都養(yǎng)成了打包剩菜的好習慣。一般情況下,打包剩菜時只會挑其中的“硬菜”帶回家,缺少配菜、調(diào)料的菜品既缺乏口感,營養(yǎng)也稍顯不足。為改善口感和增加營養(yǎng),營養(yǎng)專家們往往會對剩菜進行二次加工。經(jīng)過花式翻新,剩菜立馬變成了營養(yǎng)佳肴。
剩菜保存時間勿超過一天
營養(yǎng)科專家提醒,打包剩菜留到下一頓再吃時,一定要高溫回鍋,把菜整體加熱至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才安全。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要特別注意的是,魚類加工菜品中細菌繁殖較多,打包的魚類菜肴一定要加熱稍久。但時間過長,魚肉中所含的優(yōu)質(zhì)蛋白、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流失較多,因此,加熱四五分鐘較佳。
特別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肉蛋類還是蔬菜類,保存時間都不要超過一天,也不要多次加熱,不要因為舍不得而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換調(diào)料讓剩菜別有風味
很多人會覺得,打包的剩菜再吃一頓,往往食之無味。
對此,專家支著兒說,為了不讓自己兩頓都吃同樣的口味,可以對剩菜進行改造,比如換種調(diào)料。在加熱肉類時,如果口感能夠接受,可以將其改成糖醋味的,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魚蝦等海鮮類食物加熱時,可以再加點兒酒、蔥、姜等調(diào)料,起到提鮮、殺菌的作用。
從外面打包回家的油燜大蝦,我們可以把油汁倒掉,然后加點番茄醬,做成酸酸甜甜的番茄大蝦(鍋中倒少許油,加入番茄醬,翻炒均勻后放白開水、冰糖煮滾。倒入大蝦,燜3分鐘左右,待大蝦入味收汁,出鍋撒些芝麻即可)。
加配菜增加菜品營養(yǎng)
專家建議,在打包的剩菜中加入配菜,可以增加菜品的營養(yǎng)。
比如,原本剩下的紅燒排骨,可以加些洋蔥、蘑菇、土豆、胡蘿卜、玉米等,做成時蔬炒排骨。
還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的燉排骨加蔬菜和掛面,做成蔬菜排骨湯面;剩番茄炒蛋加木耳和面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
再比如在外面點燉雞湯時,大家往往喜歡喝湯,而寡淡的雞肉一般會被剩下。這時,可以將雞肉切成顆粒,加入咖喱進行烹炒,便可翻新成低脂咖喱雞(鍋內(nèi)放油,將雞肉粒入鍋炒至金黃色后,加入洋蔥、胡蘿卜和卷心菜同炒,至菜變軟,盛出備用??о塾脺厮鑴?,放進鍋里并加入淀粉,不斷攪拌以免粘鍋。咖喱汁煮開后調(diào)至文火,加入牛奶。最后加入雞肉和蔬菜,焗5分鐘即成)。
摘編自《西安晚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