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相潤
【摘要】新課標要求小學生的寫作要盡量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作文中表達出來。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卻并不完全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小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就會頻繁出現(xiàn)問題,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從而找到能切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教學途徑,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一、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內(nèi)在品性的塑造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形成的初始階段,在這一時期進行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對其內(nèi)在品行的塑造。語文作文是學生認識自我、世界,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一個過程。不斷地對作文寫作進行加強,可以使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得到豐富,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內(nèi)在品質(zhì)[1]。
(二)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語文寫作的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去學習更多的詞匯、句子以及寫作素材,并通過寫作訓練學會對字詞、句子以及素材的運用,這就會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教學中沒有將學生的主體位置凸顯出來
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時都是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文題目,然后對題目意思進行講解,接下來讓學生進行寫作。但是這樣的寫作方式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也無法將學生的主體位置凸顯出來,只會讓學生長期處于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認為寫作學習只是完成教師的任務,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能被激發(fā)出來,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自然也就得不到提升。
(二)語文寫作教學過于模板化
寫作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寫作可以幫助小學生對所學到的詞語和語法靈活運用,在寫作的過程中對自己所學的生字、詞語進行進一步鞏固。語文寫作是學生除了語言外表達情感的一種途徑,可以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對于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不夠理想,便會采用固定寫作模板以供小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模板進行作文寫作,這樣做是可以為小學生提供寫作思路,但卻限制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三)作文教學中重數(shù)量、輕質(zhì)量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按照考試的寫作要求進行寫作,以達到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目的,在作文題目和內(nèi)容的布置上也會限制內(nèi)容和字數(shù),而對于小學生來講,這樣的要求反而會使其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情節(jié)拖沓的現(xiàn)象。還有部分教師在語文寫作的教學中,存在著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只有學生多進行語文寫作的練習,才能提高語文寫作水平,就會要求學生每天記日記。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技巧性不高,寫日記就成了任務,而不是學生真實思想感情和想法的表達,時間久了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對語文寫作抵觸的情緒。教師應該明白讓學生進行寫作的目的不是追求寫作的數(shù)量,而應該是追求寫作的質(zhì)量,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天性,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樂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想用自己所學習的語法和詞語,寫出好的作品。
三、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欲望
學生有一定寫作欲望時,寫作出來的作文才是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才能夠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欲望。在選擇寫作題目時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經(jīng)驗,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才不會出現(xiàn)“無米可炊”的現(xiàn)象。(二)寫作內(nèi)容要具有開放性
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過于模式化,或者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自身給定的題材和內(nèi)容進行寫作,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文缺乏新意,沒有特色。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自由表達出來,在寫作內(nèi)容上也不必過于拘泥教材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圍繞自己在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寫作。此外,部分學生寫作的文章在內(nèi)容上較為枯燥單一、缺乏深度,究其根本還是學生的寫作視野不夠開闊,閱讀量和社會實踐較少。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平時做好對素材的積累工作,通過對生活中的奇聞趣事、瑣碎小事仔細地進行觀察,逐漸形成自身獨到的想法,之后再通過作文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學生自身感情和思想的真情流露。
(三)帶領學生走入生活
只有生活充實,寫出的文章才會感情細膩、與眾不同。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多帶領學生走入社會,深入到生活當中,讓學生能夠?qū)κ澜?、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只有對生活本身有自身更為獨特的見解和領悟,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文章。教師還可在陽光明媚的春天帶領學生去郊游,去野外看看花兒和草兒,藍天、白云,去感受春天的氣息,之后再安排學生寫一篇關乎郊游的文章,題目內(nèi)容不限,學生因為已經(jīng)見識過美麗的景象,并在其中獲得了一定的感情體驗,因此在寫作時就會文思泉涌。
(四)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很多小學生之所以存在著寫作困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在寫作時頭腦中沒有更好的寫作素材,組織語文故事時也會語言匱乏,這種情況對于語文寫作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一定要通過多種渠道不斷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才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到更多的詞匯量和作文素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在進行課外讀物的選擇時,要為學生推薦他們感興趣的優(yōu)秀課外讀物,選擇的內(nèi)容還要盡量貼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
四、結(jié)語
對于小學生來講,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關系著小學生今后整個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一定要對現(xiàn)階段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甲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