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偉
摘要:在新的基礎上,不同的語文教學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然而,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將會對學生的良好學習能力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新的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多樣化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課堂氛圍。多元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使教師能夠適應素質(zhì)教育、改善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教學手段、改善教學效果等。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前言:
語文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因此,語文課程具有傳承和實用兩大特點。隨著政府越來越重視教育,我們的注意力也馬上轉(zhuǎn)移到了教育改革上。采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縮短了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合理地進行改革,使之與當今教育發(fā)展的新觀念相適應。從目前的形勢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的僵化,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成效都有所降低。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目前老師始終是課堂的中心,而學生的學習任務主要是閱讀、聽、記。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初中生無法自由地表達思想,這阻礙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機械式聽講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非常不利。
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佳
初中語文目前的教育狀況,受教師的素質(zhì)和師資力量的制約,有些教師一直以“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甚至課堂教學,都是一成不變的,課堂上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學生們沒有學習興趣。有的老師甚至采用讀教材的方法,依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不顧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接受程度,難以靈活地進行課堂講解。因此,目前初中的語文教學工作十分枯燥,學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課程知識。
二、教學策略
1.小組教學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初中階段能更深刻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更有效地學習語文。
舉例來說,當老師講解“皇帝的新衣”課文時,他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講授課文之前,一定要迅速地讀一遍。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能使學生快速掌握課文要點。教師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閱讀課文,在閱讀后提出相關問題供學生分析。教師:“為什么人們看不見衣服,卻要稱贊衣服美?”問完問題后,教師首先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把全班同學分組,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之后,老師讓學生隨機回答問題。分組討論時,教師不能干預或參與學生討論問題,不利于學生反思。另外,老師要監(jiān)督學生的小組討論,學生不能在網(wǎng)上搜尋資料,這樣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和學生討論之后,老師叫學生來回答問題。同學:“因為騙子利用了那些不敢承認自己愚蠢,去尋求利益,還有些人不敢反駁,是因為是皇帝穿的,大家不敢持反對意見。而另一些人則有跟風心理,所以跟著大眾的思維走。只有單純的小孩子才會講真話。學生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討論和教學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課文研究與反思,這樣教學成效會大大提高。
2.多媒體教學
教學設備的應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非常的重要因素。初中時期的語文知識中,有一些內(nèi)容比較復雜,學生認知能力的缺乏會導致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較差。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舉例來說,在“桃花源記”教學中,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相對較低,這樣,教師就可以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的一體化。將文章內(nèi)容與圖片、音頻結合,能讓學生觀察文章的情況,適當?shù)臅和_€能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普及和解釋相關知識。直觀的展示能減少學生的理解難度,使文章內(nèi)容更直觀。它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提高和發(fā)展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3.認真?zhèn)湔n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備課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為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目標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備課過程中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為課堂語文教學打下基礎。第二,教師還要加強教材準備。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所以,在備課時,教師必須把課本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中心,熟悉課本,理解教材,明確知識點。同時,教師也要加強教材的拓展,不受教材的控制和影響,充分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為更好地實施語文生活化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三是加強學生課程準備。在教學聯(lián)系的框架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而且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提出更為適宜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并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供一個良好的依據(jù)。合理運用情感策略,以情感為主,形成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十分重要。
4.以學生為主體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導地位和主導作用,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使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這個階段也是他們個性形成的重要階段,初初中生已經(jīng)在校園里生活很久了,老師的任何動作都可以影響到學生,甚至影響到教學。假如一個學生更喜歡某一門學科的老師,他就會喜歡老師所教的科目。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要主動和學生交流,特別是那些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內(nèi)向的學生即使在學習上有困難,也不會去問老師。所以這一階段教師要積極溝通,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無論哪種情況,初中的學生都是青少年,即使在他們的心里有成千上萬的想法,他們也不想說出來,這種現(xiàn)象常常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要提高整體的學習質(zhì)量,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仔細傾聽學生的想法,提出客觀合理的建議。由此改變了學生對教師的認識,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5.應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
評價學生時還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消除傳統(tǒng)的學生成績,把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改為單一標準。所以,在每次考試之后,教師都可以先對自己進行評估,然后在小組內(nèi)對學生進行評價,最后再由教師來評估,三種評價方法的結合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總結:
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育存在著許多問題,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教學。初中語文教師要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儀器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技能,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31):90.
[2]楊蓓.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特點與實施[J].知識窗(教師版),2017(1):16-16.
[3]徐華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