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李偉花
(1 河南省許昌市中醫(yī)院藥械科 許昌461000;2 河南省長葛市人民醫(yī)院兒科 長葛461500)
空氣中的有害物質(zhì)在損傷患兒呼吸道表皮細胞和黏膜的同時,能夠增加氣道阻力,降低纖毛擺動頻率,削弱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使得患兒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1]。 小兒支氣管哮喘根據(jù)臨床分期分為急性發(fā)作期、慢性持續(xù)期和臨床緩解期,其中慢性持續(xù)期對控制哮喘癥狀的要求最高,治療難度最大。 目前,針對慢性持續(xù)期兒童支氣管哮喘,首選藥物治療為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2]。 本研究旨在觀察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對慢性持續(xù)期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療效的影響。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兒88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4 例。 對照組男25例,女19 例;年齡3~9 歲,平均(4.92±1.22)歲;病程0.5~2.3 年,平均(1.18±0.20)年。 實驗組男27例,女17 例;年齡2~9 歲,平均(4.95±1.21)歲;病程0.4~2.6 年,平均(1.19±0.19)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一致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分期標準[3];年齡2~9 歲;近1 個月內(nèi)未服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患兒家長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合并嚴重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或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危重患兒;對研究藥物過敏的患兒;中途退出或病例資料不全的患兒。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 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國藥準字H20150173)1.25 ml+生理鹽水1 ml 霧化治療,2 次/d。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氣霧劑(國藥準字H37022152)治療,按照每掀一次噴出藥液50 μg 計算,1 次噴藥1~2 掀,3~4 次/d, 日最大量<800 μg。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2 周。
1.4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后咳嗽、喘息、哮鳴音、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評分。 按照患兒癥狀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進行評分, 評分范圍0~3分,0 分:無癥狀;1 分:輕度癥狀,未對患兒睡眠、日常生活造成影響;2 分:中度癥狀,對患兒睡眠、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3 分:重度癥狀,對患兒睡眠、日常生活影響極大。(2)檢測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3)檢測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4)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實驗組治療后咳嗽、喘息、哮鳴音、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s)
表1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s)
組別 n 咳嗽 喘息 哮鳴音 呼吸困難對照組實驗組44 44 2.15±0.601.71±0.51 2.01±0.60 1.72±0.22 3.010 1 0.003 4 1.79±0.36 1.30±0.20 7.892 4 0.000 0 1.43±0.201.30±0.30 tP 7.551 44.596 4 0.000 00.000 0
2.2 兩組炎癥介質(zhì)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L-10、IL-17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血清IL-10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血清IL-17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實驗組升高/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介質(zhì)比較(ng/L, ±s)
表2 兩組炎癥介質(zhì)比較(ng/L,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IL-10 IL-17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治療前 治療后44 44 tP 206.77±23.70 207.62±24.01 0.167 1 0.867 7 256.11±29.01*286.88±27.55*5.101 7 0.000 0 30.11±6.52 30.02±6.55 0.064 6 0.948 6 26.11±4.59*19.52±3.33*7.708 6 0.000 0
2.3 兩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較治療前明顯升高,CD8+較治療前明顯降低, 實驗組升高/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細胞免疫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CD3+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44 44 tP 54.11±6.11 54.20±6.05 0.069 4 0.944 8 59.79±7.33*68.66±8.01*5.418 9 0.000 0 30.54±3.55 30.61±3.49 0.093 3 0.925 9 33.79±3.01*39.61±3.35*8.572 1 0.000 0 29.21±2.33 29.19±2.29 0.040 6 0.947 7 26.01±2.20*21.22±2.11*10.423 3 0.000 0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共同參與的氣道高反應性炎癥性疾病[4~5]。 患兒多在過敏原、氣候、精神因素、遺傳等因素影響下,氣道發(fā)生氣流受限,表現(xiàn)為咳嗽、喘息、胸部不適等。 處于生長發(fā)育關鍵時期的兒童,神經(jīng)、運動、呼吸、循環(huán)、免疫等系統(tǒng)功能還不完備,因此患支氣管哮喘的風險較高。
臨床上針對慢性持續(xù)期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以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為主。 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主要成分包括異丙托溴銨和沙丁胺醇,其中異丙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能藥物,沙丁胺醇為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兩者均能夠擴張支氣管、舒張支氣管平滑肌。 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屬于強效外用型的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能夠快速滲透到肺部,具有減少滲出物的分泌、解除支氣管痙攣、抑制炎癥反應、抗過敏等作用[6~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咳嗽、喘息、哮鳴音、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治療基礎上加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治療,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兒臨床癥狀的緩解。
研究表明,IL-10 能夠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抗原遞呈作用,抑制單核巨噬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促進抗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起到抑制炎癥反應、保護氣道黏膜的效果。 而機體受到感染或損傷時,IL-17 會大量釋放,促進其他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參與組織修復和免疫調(diào)節(jié)。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血清IL-10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血清IL-17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實驗組升高/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治療基礎上加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治療慢性持續(xù)期小兒支氣管哮喘在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保護呼吸道方面的效果顯著。
目前多數(shù)研究認為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兒可能伴隨相關免疫指標的變化, 患兒機體內(nèi)炎性介質(zhì)紊亂不僅可以誘發(fā)哮喘變態(tài)性致敏反應, 還會加重氣道急性炎癥狀態(tài), 導致哮喘反復發(fā)作, 久治不愈。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的數(shù)量維持在一定的基準水平, 其平衡狀態(tài)能夠反映哮喘患兒的免疫狀態(tài)。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CD3+、CD4+較治療前明顯升高,CD8+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實驗組升高/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治療基礎上應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 能夠增強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兒體內(nèi)細胞免疫應答, 抑制患兒過敏反應和原發(fā)性免疫反應,提高抗感染能力。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 表明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治療基礎上加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慢性持續(xù)期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應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能夠緩解患兒臨床癥狀,增強細胞免疫應答,提高抗感染能力,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