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 要: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以及想象能力要求非常嚴格的學科,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再單純的以學生的分數成績作為教學的重點,而是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獲得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學這門特別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學會利用自己在課堂上掌握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知道自己有權利和能力提出新見解、發(fā)現新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2-0157-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I Chen? (Xianjiazhai Primary School,Liuting Street,Chengyang District,Qingdao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subject with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logical ability,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abi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no longer simply take the students' scores as the focus of teaching,but devote themselves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so that students can acquire the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in class.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teachers must respect students' curiosity and guide students to use thei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class to apply it to real life,so as to know that they have the right and ability to raise? New ideas,new problems .
【Keywords】Primary School;Mathematics Education;Thinking Ability
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進行教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而言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不僅僅可以體現在學習上,還有生活中也“展現”的淋漓盡致,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全面開發(fā)學生的左右腦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探討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并且通過思維訓練的數學活動和策略游戲,對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以及創(chuàng)造性方面進行綜合訓練,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空間推理以及邏輯推理,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并且為塑造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1.淺析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
小學生不同于其他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待開發(f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一定的思維方式對數學材料進行分析、整理、鑒別、消化以及綜合等加工改造,能動的透過各種現象把握事物內在實質聯(lián)系,形成新的思想獲得新的發(fā)現,從而制定出新的決策能力。所謂思維能力方式就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以及綜合等思維工具認識事物、研究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其實學生的天性對思維能力具有影響力,可是后天的教育與訓練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更大也更深,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環(huán)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個學生。雖然思維對于我們而言是很神秘摸不到的一種東西,但是思維確實真真實實存在于我們身邊。
2.淺析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幾個方面
(1)創(chuàng)造性
思維創(chuàng)造性是指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要一味地沿用傳統(tǒng)的解題思路,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最主要的表現在獨立性、分散性以及新穎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學習獨立性同時還要保持學生應有的好奇心,在課堂上教師要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激發(fā)多問的意識,只有將自己不懂的問題講出來并且積極的尋求答案才有可能真正的解決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問、多說、多聽、多練,從而真正的理解數學教材內容。
(2)系統(tǒng)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全方面考慮,不能從單一的角度下手,這樣會忽視很多問題的細節(jié),更重要的是學生會片面的理解問題,所以從整體出發(fā)單個擊破,最終攻克難題,這樣的解題思路有效的幫助學生培養(yǎng)解題系統(tǒng)思維,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加理智,所以學生的系統(tǒng)思維不僅僅是在學習中會起到作用,在生活中也會有所幫助,在理智的同時統(tǒng)籌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3)深刻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鼓勵學生“追根究底”,多問為什么,一定不可以為了學習而學習,不能死記硬背,教師要讓學生不僅僅可以知道解題思路還要學生明白這道題真正的“內涵”,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積極地開展問題研究養(yǎng)成深鉆細研的習慣,在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要盡可能尋求問題的規(guī)律性,或者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變換觀察同一問題,以免被假象所迷惑。
(4)敏捷性
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善于觀察學生在學習時的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有相關專家給出建議,在課堂上要爭取超前思維,在老師拋出問題后應該注定去思考,將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變成主動思維訓練的過程。而且要限時完成學習任務,有意識的限定時間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5)靈活性
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就是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時,將各種問題進行關聯(lián),能熟練靈活的處理一些問題,可以用多種方式去解決一個問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可以從宏觀和微觀的兩個方面出發(fā)進行信息收集整理讓學生養(yǎng)成收集的好習慣,然后將信息匯總之后再進行分析,并且將分析之后的決策和具體可實施的計劃著手,這樣具有快速預見可執(zhí)行可檢查可糾正以及可循環(huán)的思維方式就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目的。
3.淺析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游戲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獲得快樂,在快樂中掌握數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然而然的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當然游戲一定要適合學生簡短便于實施,有趣更重要的是要跟數學教學內容緊密相關。例如,在青島版的小學數學教材中《小數乘法》的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學習正確的進行小數乘法的計算,并且知道其重要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根據教材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感受到長江的壯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從而使得學生可以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和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小數乘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賦予它們新的性質,擺脫舊有方法束縛運用新觀點、新方法、新結論反映出獨創(chuàng)性,按照這個思路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的訓練往往可以收到推陳出新的結果。
(2)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加強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小組合作可以凸顯出學生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們之間需要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務,要敢于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不僅僅可以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還能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讓學生可以接受不同的觀點,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平移與旋轉》的學習中,最簡單的可以讓學生觀察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的國旗為例,去分析什么是軸對稱圖形。讓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軸對稱”的現象以及含義,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欣賞、分析以及想象和創(chuàng)作等數學活動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學習本課時需要結成小組,合作學習也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小組合作中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起去解決學習任務。
(3)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本身要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然后在課堂下寫作業(yè),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則是讓學生利用課堂下的時間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提前學習新知識,然后再課堂上則是大家一起討論自己在課下學習時遇到的困難,教師則從原先的“教”轉變?yōu)椤耙龑А保占瘜W生的想法和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困難,再進行統(tǒng)一的解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采用“一題多解”,對于學生不能掌握的點可以采用多種解決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全方面的去掌握,讓學生根據題中的具體條件自覺靈活的運用數學方法,然后不斷地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后讓學生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找出新的解決方法,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敢于將課堂和講臺交給學生給予學生最大的時間自由和空間自由,讓學生愿意主動學習,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4.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開發(fā)學生的左右腦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探討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艷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考試周刊,2019(09)
[2]相建周.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課程(小學),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