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萬生
摘要
在深化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用一體”的方向,結合閱讀教學的實例,按閱讀內容的選材,從文化意識、人與自然、人與科學、人與自我及社會四個方面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究,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效落地。
關鍵詞
學用一體 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
一、引言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在英語學科素養(yǎng)中,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學習能力包括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正確的認知和態(tài)度,積極主動的情感投入等?!皩W用一體說”( Learning-Using Integrated Principle)是產出導向法倡導的教學理念體系的重要內容,主張在課堂教學當中,所進行的語言教學活動應該與運用緊密相連,做到“學”與“用”無邊界,“學”與“用”融為一體。學生不再是單單學習課文,而是以課文為手段來學習用英語完成任務。
“學用一體”在各個學習領域采取學用結合能力的方式去評價,切實從單一的文化理論考核轉變成實踐綜合能力的全面考核,可以更有效地激勵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教師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教師可采取多種措施,圍繞文化知識開展教學,向學生廣泛推薦閱讀材料,并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與體驗,做到“學用一體”、學用結合,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不同的文化知識,促進英語語言技能的提升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有效發(fā)展。當前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化,英語教學“得閱讀者得天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得體地使用語言,通過學用結合的閱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得以有效落地。
二、基于“學用一體”的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究
1.文化意識方面。
教師介紹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中外名著名篇,重在從始至終抓好對語篇的理解。求知欲和好奇心對培養(yǎng)英語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所以,依據“學用一體”、學用結合的原則,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上關照學生的感知能力,方便學生獲得文化信息和語篇內涵。下面就閱讀公開課Little Wom-en第一章為例,探究閱讀教學設計如何做到有利于學生進行語篇理解。
上課伊始,教師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易于學生理解的背景視頻,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為學生進入閱讀課的學習做準備。學生在教學導入過程中就初步了解了語篇的社會背景(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為材料Para.1-35的閱讀與理解做好鋪墊。
Para.1(首段)Little women is set in New Eng-land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e novel fol-lows lives of the four March sisters——Meg, Jo,Beth and Amy-and is based on the author'sown experiences of growing up with her three sis-ters...
Para. 35(末段)What was the special mes-sage for the girls in the letter?What was the prom-ise for their father?
此處插入全家一起聽讀爸爸來信的視頻,學生立刻被帶到彼時場景,并思考回答兩個問題。由于將閱讀、觀看和思考相結合,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知識運用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隨后進行Further thinking-What kind ofperson was their father?學生通過深度思考問題進一步理解文章內涵。緊接著,教師以結構圖來層層遞進地升華主題。最終,教師幫助學生懂得:Love makes a family.Love ourselves.Love fami-ly.Love the world.感受文章所展現(xiàn)的人物的堅強、感恩、樂觀與自信。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此類閱讀語篇在選材方面的突出特點是介紹中外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文化意識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注意積累文化方面的知識,發(fā)掘豐富有趣的背景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跨文化意識及交際能力,達到學為我用、學用結合,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
2.人與自然方面。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愛護自然環(huán)境,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各類考查的熱點。在語篇閱讀中,這一主題的有關材料通常是說明文和記敘文,話題涉及野生動物、天氣、自然災害等方面。
現(xiàn)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5 What were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Reading課為例。知識的獲取與梳理需要從單詞和短語開始。Task 1把重要的短語標出漢語,教師觀察、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本項任務為下一步展開教學打好基礎,掃清難點詞語障礙。
接下來,教師插入視頻進行教學,結合Scan-mng、Speaking以及Retelling the story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進行升華和總結,圍繞諺語“A friend in needis a friend indeed”開展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每一個學生都會形成自己的認識。這就切實做到了讀練結合、讀寫結合及學用結合,在熟悉人與自然的問題方面具有實際意義。
3.人與科學方面。
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意味著未來有更多可能性。這類語篇通常是以說明文為主,文章會涉及實驗(experiment)、調查(survey)、研究(re-search)、對比(comparison)、因果分析(cause andeffect)、影響(effect,influence)、優(yōu)劣勢(advan-tage,disadvantage)等。學生應通過閱讀了解作者的說理邏輯和過程。下面以牛津上海版《英語》8A Unit 6 More practice: Aliens land on our world為例,探究閱讀教學的實踐。
Science fiction方面的語篇本身對學生就有天然的吸引力。教學過程中,在PART 1:BE-FORE YOU READ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解讀文本,理清故事基本信息,領會文本大意。在PART 2:WHILE YOU READ中,學生運用自己的閱讀知識進行應用,如運用閱讀技能填寫表格、回答問題等。在PART 3:AFTER YOU READ中,學生應訓練思維品質,將理解與表達融為一體。整個教學設計共有7個有效閱讀活動,不僅有對故事基本信息的梳理,能使學生較好地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和結果,更有通過現(xiàn)象看事實、通過細節(jié)抓關鍵的思維要求,最終使學生了解Aliens的雙重含義,學會發(fā)散思維,落實學用結合。
4.人與自我及社會方面。
人與自我及社會的認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與學習。成長即學會認識自我并發(fā)現(xiàn)自我,選擇做更好的自己,這要求我們開展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這類語篇閱讀通常涉及成長、人與人的關系、慈善、情感故事等。這類文章的主題通常以尋找真善美、戰(zhàn)勝自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積極與人相處、樂于助人等為主,特點是故事性強。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閱讀興趣的發(fā)端,了解故事發(fā)展的邏輯和進程是必要前提,而遷移與創(chuàng)新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關鍵。下面就牛津上海版《英語》7B Unit 6 Hard work for a better life為例,探究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認識、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學習活動。
(1)推理與論證。
教師首先通過讀圖來預測故事內容,把使用圖畫與閱讀語篇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推理與論證能力,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和表達體現(xiàn)對語篇閱讀推理與論證能力的運用。
(2)批判與認識。
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了學生較為充分的閱讀時間。每一次閱讀之前,教師都會明確需要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閱讀;會針對教學內容讓學生分組評價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這些細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的發(fā)展,傳遞了積極價值觀的作用,更升華了“Hardwork for a better life”的單元主題。這也是在閱讀教學中訓練批判與認識能力的體現(xiàn)。
(3)想象與創(chuàng)造。
教學中展示問題鏈不僅是對文本信息的梳理,更是對文字背后意義的挖掘。學生的閱讀活動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學生必須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如對蚱蜢的行為和性格變化的討論,使學生領會到應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人或事;而對winter和next spring文字背后深意的挖掘,進一步契合課題Hard work for a betterlife,讓學生交流思想并進行想象與創(chuàng)造,結合自身實際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思維;回答What have youlearnt,學生表層理解的是“小故事”,更需要針對教學設計回答、創(chuàng)造出“大道理”,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精彩之處——以生為本,喚醒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最終達到學用結合的目的。
三、結語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教師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廣泛地了解世界,理解各種復雜關系——文化意識、人與自然以及人與自我及社會的關系,通過閱讀來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探究人文領域等?;凇皩W用一體”的英語閱讀教學是將學生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變成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能讓學生借助英語學習過程獲得成長與發(fā)展。這就能讓英語閱讀學習成果更好地促進人的成長與發(fā)展——這包括且不限于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英語閱讀教學和促進成長是一體的,不是“學用”分開的。閱讀教學不只是為了閱讀,還承擔著語言運用以及情感交融的任務。
總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給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切實把閱讀教學與理解、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等能力結合在一起,最終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學用一體”,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徐莊鎮(zhèn)中心中學)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三期立項課題“基于區(qū)域初中英語學科‘大教研的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研究”(立項編號:2019JK13-L08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