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
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寬裕,精神需求也隨著發(fā)生巨變。如今一些年輕人迫于生活壓力或受不良風氣影響,對待家庭、婚姻的態(tài)度如同吃快餐一般隨意,時下的離婚現(xiàn)象明顯增多。由于家庭的分離,首沖其害的就是無辜的孩子。從此,失落、自卑、恐懼等占據(jù)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的處境讓人同情,孩子的成長更讓我們教育者引起重視。單親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給予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因而一部分孩子則表現(xiàn)出自卑心理,不愿與同學交流;一部分孩子卻經(jīng)常搗蛋,擾亂班級紀律等。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尤其注重對單親學生關愛與教育。用真情溫暖孩子在家庭中所缺失的關愛,用愛心撫慰孩子曾受傷的心靈,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地成長。
一、在主題班會中滲透愛心教育
國家的發(fā)展靠教育,教育的發(fā)展靠教師。我認為,一個好老師就是一個好班級。去年的暮春時節(jié),一個陰雨蒙蒙午后,我突然接到學生小瑩打來電話說要請假。電話那端的她已哭得泣不成聲,原來是小瑩的父親遭遇車禍而不幸病逝了。原本活蹦亂跳的她已無昔日的笑容,我則耐心地安慰她要振作起來,化悲痛為力量……爾后,我班其它同學知道此事后,大家齊聚教室,舉行了“愛心無價、情暖班級”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送安慰獻愛心。每個同學面對小瑩家的不幸深表同情,講出了自己對小瑩關心與安慰的話語,并捐出愛心款,從一元到五十元不等,表達的是班集體對小瑩同學的關愛之心。學生之間能如此相互關心、幫助是與老師平時對他們的教育引導分不開的。班主任平時能夠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在生活中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因此,召開主題班會的開展要切合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特別是對一些單親學生的關愛教育方面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二、以教師的愛心陶冶單親學生
言傳身教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途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應做一名“愛心使者”,隨時向學生播撒愛的種子,讓學生萌發(fā)愛心的嫩芽。首先,教師應做有心人,密切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學生有病了,摸摸他的頭,領他去看醫(yī)生;當學生冒大雨來上學,我站在班級門口幫助他取下雨衣收好傘(學生力氣小收傘很困難),擦擦身上臉上的雨水;當學生生病住院,我會買上禮物帶領學生前去看望。潤物細無聲,教師愛的語言,愛的行動,會感化學生的心靈。其次,教師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愛心環(huán)境。如:設立班級愛心欄目,對有愛心和樂于助人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公布和表揚,評選“助人為樂“之星;成立“愛心活動小組”,開展“手拉手、一幫一”的互助互學活動;以點帶面、讓愛心典型向班級輻射,使愛心暖流流入每個人的心靈,文明之花在全班綻放;班級管理既要制定嚴格的制度,又要充滿人情味,形成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愛心集體。記得去年我在執(zhí)教《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的公開課時,有個男生的爸媽關系不和,他媽媽離家出走后再也沒回來,他太想媽媽了,于是動情地說:“媽媽,你現(xiàn)在哪兒呀?我好想您??!不管在哪里我都要找到您……”我則呼吁同學們一塊鼓勵他,安慰他,并一同盼望他的媽媽早日回來,大家共同等待他母子團聚的那天。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是增進師生關系的基礎,同時也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原動力。
三、與家庭共關愛教育合力
小學生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主要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互相影響的結果。其中,學校教育和家庭影響尤為重要。如果二者不能協(xié)調一致,就容易產生品質和行為的偏差。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一些單親子女,家庭教育相當缺乏。作為班主任的我主動與學生的家庭聯(lián)系,多方面關心這些學生的思想動向。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要讓學生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品質,就必須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一致,學校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思想觀念相一致,只有學校與家長溝通和互動,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以“扶弱助困”開展愛心教育活動
開展“扶弱助困”活動,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和尊重人、關心人、以人為本的健康人格,又可以喚起學生對方方面面有困難人的關注和理解,伸出友誼和援助之手,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比如,我們建立愛心活動小組,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紀律上、學習上有困難的單親學生。有的學生主動和不太愛說話的學生交談;有的學生主動跟紀律較弱的同學坐在一起,上課像個小老師一樣去提醒幫助,糾正不良行為,有的小朋友主動幫助學習上的困難生。一個剛從外地轉來的單親學生,沒有學過英語,愛心小組的同學課間不休息主動來到那個學生身邊,一句一句地教。教學中我還發(fā)現(xiàn),有的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比老師對學生的幫助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為有的學生會感到拘謹)我們班的一個男生,性格孤僻,膽小,不愛講話,老師和他交流很困難。一個女孩子主動提出跟他同桌,男孩子坐姿不對,她就拍拍男孩子的后背,提醒他坐好;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這位女生幫助他舉起手來;寫字不好,她手把手地教,幫助他擦掉寫得不規(guī)范的字;男孩子好忘事,帶不齊學習用品,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東西拿給他用。時間一長,這個膽小不愛說話的孩子,自信心上來了。
總之,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與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錯綜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求我們教師做大量而耐心細致的工作,讓學生在教育中領悟出愛的真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單親學生的關心與教育應該落實在具體行動之中。有句話我們一定要警記:請把學生當人看。每個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獲得做人的快樂。學習不是學生的全部,而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生存,而應該是學習為他們更好的生存服務。對學生來說愛是陽光,給予學生關心和鼓勵,可以促使其上進。很多孩子在家里缺乏完整的父愛、母愛,導致產生一些不良行為,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給于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關愛。所以說,我們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卻很有價值和意義。
豐順縣湯南中心小學?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