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小斌
薯類大多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素、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可為身體提供多元養(yǎng)分。
一些薯類可以當主食。馬鈴薯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以及鉀元素,有利于改善煩躁、不安、焦慮等不良情緒,能讓人免受“情緒中暑”的困擾。山藥健脾胃、養(yǎng)肺腎,同時還能幫助促進皮膚表皮細胞新陳代謝,也能有效提升肌膚的保濕功能,起到防曬護膚的效果。紅薯是β胡蘿卜素的最佳食物來源,有助于人體制造白血球,同時還可以輔助抗擊因病毒侵入導致的感染。從中醫(yī)角度分析,紅薯還具有補脾益氣、潤腸通便、生津止渴的作用,并且對于中氣不足、氣短乏力、神倦食少、口渴咽干等病癥,起到很好的食療效用。
還有一些適宜作為蔬菜、水果的薯類。牛蒡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益身蔬菜,僅表皮就富含豐富微量元素。同時,牛蒡中含有可以促進人體腸內(nèi)有益菌生長的酵素和菊糖,食用后健胃整腸、消脹氣、改善便秘,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消化。另外,由于牛蒡所含的蛋白質(zhì)和鈣元素都很豐富,食用后還能起到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清理血液中垃圾的功效。可以作為水果來鮮食的薯類雪蓮果,因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在食用后能起到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的功效,幫助身體排出有害毒素。
另外,與多數(shù)富含的碳水化合物的薯類不同,魔芋是一款低熱能、低蛋白質(zhì)、低維生素、高膳食纖維的薯類。若是不想給身體增加負擔,或是有減肥瘦身的需求,便可以選用一些魔芋來作為主食,不但能給人帶來一定的飽腹感,還會起到促進胃腸蠕動、潤腸通便的作用,減少腸對脂肪的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薯類雖好,但吃時也需要控制好數(shù)量。一般來說,按照人體每日的營養(yǎng)攝入需求來推算,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的薯類控制在50~100克為宜。由于薯類食用后能夠給人帶來一定的飽腹感,若是一餐中已經(jīng)食用了一些薯類,就要記得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如用到土豆、芋頭、山藥等薯類作菜肴時,需相應減少米飯、面條等主食攝入,以平衡當天碳水化合物的總量,避免發(fā)胖。
不同的薯類能夠為人體帶來的營養(yǎng)補給不同,因此在選擇食用時也需要注重營養(yǎng)搭配,不要單一、長時間地食用一種薯類。在烹食薯類時,還要記得進行有效的葷素搭配,尤其是蔬菜、水果的搭配必不可少。此外,由于大量吃薯類易引起脹氣、胃食管反流等不適,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和患有消化道炎癥的人,在食用薯類時一定要控制好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