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芳華
老吳工是浙江人,今年80多歲了。他是老教授,老工程師,老票友,更是京劇票房的老寶貝,宗余楊一派。說他是我們的老寶貝,是因為他有著分外可愛的思想。老吳工退休前的單位是山西省煤化所。我前年在太原負責一個項目的銷售工作,找票友玩兒的時候結(jié)識了他。與所有老先生們喜歡年輕人唱京劇一樣,我也很受他老先生喜愛。我唱程派青衣,他唱余楊老生,常在一起搭戲(票房固然有很多青衣,但大多數(shù)重唱不重念,重“段”不重“劇”),因之論起交情來,真是比別人要強呢。
說老吳工分外可愛,是因為他有著非同一般的童心。舉個例子,有一次我駕車帶著他去接一個老琴師,與琴師一起出門后,在車上他突然問:“你那小區(qū)有沒有小偷?”老琴師愣了一下,說大概沒有吧!老吳工欣慰地點點頭說:“那就好,我覺得你好像剛才沒鎖門?!贝蠹夜笮?,很奇怪他怎么不直接說沒鎖門,倒是先考慮有沒有小偷。
《武家坡》是我們常在一起對的戲。有一次在幾個票友的小型聚會上我們依舊唱這出,前面大段的唱念過去后,到了他的“八月十五月光明”,待他唱完“薛大哥月下修書文”,照例是這樣的:
薛大哥月下修書文。
我問他好來?
他倒好。
問他安寧?
倒也安寧。
三餐茶飯?
有小軍造。
衣衫破了?
有人補縫。
薛大哥這幾年運不通,
在軍營之中受了苦刑。
突然,我想起來以前和杭州小吳改過這段戲詞,我決定和老先生也開開玩笑,惡作劇一下。我唱“我問他好來”,他接“他倒好”,下一句,我改成了“再問他好來”,可是真讓我失望——老吳工居然沒發(fā)現(xiàn)我唱錯,他還是四平八穩(wěn)地接了“倒也安寧”;我繼續(xù)改詞,接唱“又問他好來”,老吳工似乎看了我一下,但還是繼續(xù)接了“有小軍造”;最后,我唱“還問他好來”,老先生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停下來,指著我極認真地說:“小羅,你忘詞了?!痹谧倪B琴師鼓師有五六個人吧,大家哄堂大笑。
說到忘詞,老吳工倒是不怎么忘,用他的話講,唱了一輩子,做夢唱都不會錯。但老馬也會失蹄呀,他老人家也忘過一次,是哪出戲我不記得了,但我永遠不能忘記他當時的樣子。一般人忘了詞,在開口前總很著急,或低頭蹙眉,或四處張望尋找救兵。惟老吳工氣定神閑,到了開口的地方,板眼分毫不差地開了口:“我忘詞了。”
我離開太原回到北京一年多了,每唱京劇,總會想起老吳工的可愛勁兒,有時候就索性拿起電話來和他貧幾句。永遠的,他開口第一句總是:“小羅,你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