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好英語,必須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讀”是學好英語的前提?!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突出了“讀”的作用。英語學習者必須意識到誦讀的重要性,通過反復大聲地誦讀實踐,儲存豐富的語言信息,提升自身的語言感知能力和習得能力。
關鍵詞:誦讀;初中英語;語言能力
一、 引言
筆者所執(zhí)教的初級中學地處農村,學校生源是由當地農村的學生和外來農民工子女組成。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英語“學困生”多,究其原因有:第一,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長期不重視或不堅持誦讀,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單詞不會讀→詞匯記不住→文章看不懂→學習英語興趣降低”的惡性循環(huán),很多學生就會過早的放棄英語學習;第二,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的繁重,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忽略了英語誦讀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學生有效的誦讀訓練,造成教學效果不好。因此,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對誦讀的重視,是完成語言教學任務的關鍵。
二、 理論依據
皮亞杰的同化順應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外部環(huán)境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不斷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誦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內化”。有效誦讀能夠促進學生記憶力、聽力和口語能力的進一步完善,還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 英語誦讀的重要性
誦讀,顧名思義就是朗讀并背誦。誦讀有利于促進聽力、口語、閱讀與寫作的提高,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朗讀,要求學生熟讀至背誦,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提升英語語言能力。
(一)誦讀能提高聽力水平
誦讀的過程就是語言輸入的一個過程,大量有效的誦讀可以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在教學中長期堅持誦讀活動,學生就會有扎實的語言基礎,他們在聽力過程中就能準確地辨別出同音詞、近音詞、連讀、爆破、升降調、長短句以及整篇文章內容,有效捕捉、提取有用的信息。而且對于個別不熟悉的單詞、短語或者固定的句型,學生通過誦讀,能夠脫口而出,今后在聽力材料中出現類似的單詞、短語等,學生就能很熟悉,很好地理解該聽力材料的大意。所以,誦讀不僅有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補充和拓展他們的詞匯量、語法、句法、語義、社會文化知識和邏輯推理知識。
(二)誦讀能提高口語水平
口語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大量語言材料的有效輸入與積累,誦讀就是讓學生從有意識的語言材料輸入轉變成無意識的語言輸出。文本中的優(yōu)秀作品經過學生誦讀的加工錘煉,他們的口語能力也得到強化,這樣,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過程就形成了。所以只有在平時教學中堅持讓學生多讀,多背誦各種體裁的英語文章,才能把語言材料變成學生大腦中存儲的信息,他們的口語水平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誦讀能提高閱讀水平
誦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學會用英語思考問題。在誦讀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的語言表達、脈絡層次乃至作者的情感都會理解吸收,甚至融會貫通,從而加深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通過誦讀,學生能積累大量的英語短語、句子和習慣用語,還能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歷史和地理知識等。學生在知識面拓寬的同時,又提高了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誦讀能提高寫作水平
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形式。如果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素材,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誦讀不但能幫助學生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能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以及對人生的認識絕大多數是從大量閱讀中獲取的。讀和寫的關系密切,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通過有效誦讀,能讓機械的語言形式和語言規(guī)則變得豐富,從而讓語言輸出具備了整體性。因此,學生只有經過長期反復的誦讀,才能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才能提高寫作能力的水平。
四、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
誦讀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技能,它的難點在于不斷地練習和運用,在于“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的勤練。所以,學生是誦讀的主體,他們的模仿、練習和感受貫穿于絕大部分教學活動。當然,教師的指導是不可缺少的,既要簡明扼要,又要監(jiān)控誦讀訓練的整個過程。
(一)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誦讀的興趣
在課堂內外,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誦讀的環(huán)境。教師挑選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如英語詩歌、歌詞、散文以及小小說等,引導學生誦讀,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美感。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班級舉辦誦讀的PK賽,內容豐富多樣,有英語短劇的表演、英語詩歌朗誦、英語背誦大賽。記得教初二年級的時候,筆者在班級舉辦一次英語詩歌朗誦比賽,經過選拔,班級共挑選出10名學生來參加比賽。比賽前,我精心制作課件,在課件中加入了精美的圖片和優(yōu)美動聽的鋼琴曲作為背景。學生們挑選了適合自己朗誦的詩歌,并朗誦給我聽。我從形態(tài)、肢體語言、朗誦節(jié)奏、語音、語調等各方面對學生們進行指導。比賽過程中,學生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鋼琴曲,自然地進入朗誦,在每個小節(jié)適當停頓,結合詩歌的內容,加入一些動作或朗讀時使用升、降語調,使整個朗誦過程自然流暢。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誦讀技巧,而且也激發(fā)了他們誦讀的興趣。
(二)合理計劃時間,引導學生加強誦讀的訓練
對于初中生來講,課內英語誦讀訓練的時間和機會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早讀課時間、英語課堂合適時間、自習課碎片化時間進行誦讀。同時,教師幫助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把誦讀延伸到課外。雖然我們農村學校大多數學生家長不懂英語,無法進行英語的誦讀指導,但是我們的教材配有磁帶和光盤,部分學生還有點讀機,這就為學生的課后誦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學生放學回家后,按時播放教材錄音并反復跟讀,誦讀剛學過的英語單詞、句子和文本篇章。每學期初我都會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張“聽讀簽名表”,要求他們每天在家模仿磁帶,大聲誦讀英語,家長負責錄制音頻發(fā)送至微信家長群,我堅持定期檢查并利用英語課前對每個學生誦讀情況進行及時點評并表揚優(yōu)秀的學生。就每個學生的誦讀情況,我會及時反饋給家長,并與他們保持有效溝通,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促進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的形成。一個學期下來,通過我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誦讀的有效訓練,學生誦讀的積極性提高了。
(三)精心設置步驟,促進學生誦讀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應側重學生誦讀單詞、句型和文章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首先,單詞是組成句子的最基本要素,所以掌握正確的單詞讀法是有效誦讀的前提。教師要特別指導學生識別音標符號,從五個元音字母到21個輔音字母音標符合的識別。學生通過不間斷地模仿練習來拼讀單詞。比如test這個單詞,就可以運用通俗易懂的口訣來引導學生認讀音標:t,t,[t],e,e,[e],s,s,[s],t,t,[t]test;其次,句型操練是誦讀訓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誦讀能力的形成。語言來源于日常生活,它有其特定的環(huán)境,因此,語言必須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加以訓練。例如,教學新目標英語上7年級Unit 2 “Is this/that a...? Yes, it is/No, it isnt.”先讓學生聽清,知道誦讀問句時必須用升調,答句必須用降調。教師要保證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句型替換操練實踐,通過一定量的情景語言誦讀,學生對重音、語音、語調有較為全面的體驗,并學會按意群誦讀,逐步提高?!队⒄Z課程標準》要求中學生能正確誦讀所學的短文,讀出文章的語氣和節(jié)奏感。通過誦讀,既可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楊自伍翻譯家說過:“朗朗上口而后銘記在心,久而久之自能言語有章,行文有法?!?/p>
(四)巧妙滲透技巧,促進學生誦讀習慣的形成
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習慣,就是要大聲用心朗讀。李陽瘋狂英語的學習理念“Open your mouth, speak English loudly!”其核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大聲誦讀的習慣,它不僅有助于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和形成良好的記憶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呢?1. 在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學生認真聽教師的示范發(fā)音,用心觀察教師的發(fā)音口型,然后進行準確的模仿。在模仿過程中,學生充分調動了自身的手、眼、耳與大腦并用。2. 養(yǎng)成跟錄音讀、及時讀的習慣。開學初,我會建議學生買《新概念英語》及音頻材料,為學生的語音語調的模仿創(chuàng)造了條件以及為有效誦讀提供了優(yōu)質的資源。聽音頻材料進行模仿,使學生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直接領會升降調、輕重讀、連讀、爆破等語言的表達技巧。3. 組織學生誦讀活動,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獲。課堂上教師讓學生進行課前做值日生報告、分角色誦讀、課本劇表演、模仿秀等活動;教師讓學生個人誦讀、小組誦讀或者全班齊讀;教師指定內容讓學生誦讀或者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開展誦讀活動就是針對初中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愛表演等特點,開展誦讀活動也是讓學生樂于誦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4. 利用評價機制促進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通過誦讀測試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誦讀中取得的進步,也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在現階段還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同時測試成績計入期中期末總分,學生和家長都會比較重視,評價機制對學生誦讀習慣的形成起到較好的監(jiān)督作用。
五、 結束語
英語誦讀是一項常抓不懈的教學工作。誦讀是“自覺運用語音技巧對書面語言進行藝術加工,把視覺形象變作聽覺形象,準確生動地再現書面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币虼?,教師必須堅持用正確的語音、語調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誦讀,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應明確誦讀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堅持誦讀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語言輸入與輸出能力;教師要提高認識,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誦讀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陸敏霞.試論英語朗讀與聽說能力的提高[J].揚州大學學報,2001(9).
[2]劉良軍.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職大學報,2005(4).
[3]包天仁.基礎英語教改論壇:初中教師卷[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4]吳冰.英語教學中朗讀訓練的原則和方法[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
[5]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林淑玲,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美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