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
摘 要:民族健身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較小,易于參與,表演性及觀賞價值高,是發(fā)揚民族文化與民族魅力的大眾化健身方式,得到廣泛的發(fā)展與推廣。但這種健身方式仍處于較為初級的發(fā)展階段,缺少獨立的理論體系,缺乏對民族元素更深層次的挖掘,是很難維持其原有特色的。本文根據(jù)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進行研究,從各元素應用的價值及實踐路徑入手,為更好地促進民族健身操的發(fā)展提出思考方向。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民族元素;應用探索
民族健身操是民族舞蹈與現(xiàn)代健身的藝術性融合,參與者既能強身健體、愉悅身心,又能在律動中感受各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如今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下,健身操不再是廣場舞的另一種表達,也不再只是年輕人對著電子屏幕有一學一,各年齡段、各文化層次、各職業(yè)的人都對民族健身操這種現(xiàn)代化運動形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加入到健身隊伍中來。但需提到的是,很多人民族健身操概念的理解較為模糊,在編排與鍛煉過程中存在拼湊、弱化民族元素的現(xiàn)象,需要我們在指導、教學的過程及時加以糾正【1】。
一、在民族健身操中應用民族元素的價值探析
《中國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中早已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發(fā)揮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勢,開發(fā)民族體育資源。在全民健身、終身運動的理念下,民族健身操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是少數(shù)民族舞蹈特色與動感、激情的健身時尚元素的有機結合,既保留了民族的個性風情,又增強理了體育運動的實效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挖掘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應用,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在現(xiàn)實層面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在理論層面,我國民族健身操相關的研究體系不夠全面,挖掘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研究都將重點放在了民族運動健康、健身操民族化表達等較為宏觀的方面,無法對民族健身操的發(fā)展提供完備的理論支持;
在現(xiàn)實層面,挖掘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首先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推廣和普及民族健身操,特別是能夠為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全民運動的開展提供新的視角;其次能夠促進民族間的文化、感情交流,為民族團結奠定基礎;再次是少數(shù)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使我們的文化瑰寶,通過民族健身操的形式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各少數(shù)民族的元素,不僅能夠豐富民族健身操的健身內容,更能充分展現(xiàn)各少數(shù)派民族的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我們將在下文中就民族健身操中的服裝、音樂、器械、動作四個元素展開挖掘,尋找健身操與各類民族元素更好融合的路徑及方法。
二、在民族健身操中應用民族元素的路徑探索
(一)視覺統(tǒng)一,挖掘民族健身操的服裝元素
我們在欣賞民族健身操表演時,最先吸引眼球的一定是那些代表著民族風貌的特色服裝。但用于民族健身操的民族服裝與傳統(tǒng)民族服飾稍有不同,往往需要根據(jù)運動、比賽、表演的規(guī)定,結合穿著者的身型條件、運動習慣加以改良,在最大化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讓服裝更加便于運動。
在民族特色方面,需充分尊重各民族、各地區(qū)的服飾文化,在健身操的服裝設計中作為主要設計靈感加應用。舉例來講,苗族典型的舞蹈服裝是女舞者上身廣袖,中間掩襟或者兩篇分開,下身著百褶裙,綁腿,布鞋,全身以黑色為底,遍施各種顏色和題材的圖案。男舞者與女舞者服裝款式類似,也多以黑色為底,但圖案多是民族圖騰等男性化題材,也多以銀飾加以點綴【2】。
在服裝款式方面,可根據(jù)健身操的動作幅度、難度,加以適度改良,既滿足運動需求,又呈現(xiàn)個人特色。舉例來講,相比于上文苗族含蓄內斂的服裝風格,藏族舞蹈因其氣勢磅礴的舞蹈特色,舞者所著服裝大部分需要適應大幅度的舞蹈動作,因此袖子越長越能表現(xiàn)藏族舞蹈的風格,有很多男舞者服裝的袖子甚至是全部拖在地上的,女舞者服裝即使沒有這么長的袖子,也有非常多甩袖的舞蹈動作。這樣的服裝款式顯然不適合應用于集體舞動的健身操運動中,可在原有服裝基礎上適度減小袖子的長度,在能夠達到藏族舞蹈甩袖動作要求的基礎上,保證運動安全和舞蹈美感。
(二)操樂改良,挖掘民族健身操的音樂元素
民族健身操的音樂一般都來自日常生活,表達著各族人民的喜怒哀樂,他們用音樂的方式表達著失去親人的哀痛,誕生生命的歡喜,豐收成果的喜悅,抵御災害的決心,這些帶有濃郁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不斷地挖掘和應用。
在音樂風格方面,民族健身操要多選用具有強烈民族韻味的音樂作品,如民族慶典、鼓點音樂等,根據(jù)運動員動作的剛柔快慢,來設定音樂的強弱舒緩,務必保證運動員與音樂的融合性,讓觀看者能夠跟著跌宕起伏的表演進入其中,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
具體而言,一是要關注民族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音樂中這些有規(guī)律的長短、強弱變化,往往決定了運動員動作的快慢、運動負荷的強弱,所呈現(xiàn)的舞蹈風格和難度也就截然不同。一般在健身操開始和結束的部分選取較為慢節(jié)奏的音樂,在中間表演部分選取較為慢節(jié)奏的音樂,快慢結合,讓整個表演充滿活力;二是要關注音樂的節(jié)拍,舞動中舞者們無法根據(jù)“1-2-3-4,2-2-3-4”的節(jié)拍提醒去做動作,因此最好選節(jié)拍規(guī)律且易于捕捉的音樂;三是要關注音樂的時間,一般長度在兩分鐘左右為宜,這也是健美操運動最標準的時間限定。
(三)豐富內容,挖掘民族健身操的器械元素
民族健身操一般包含徒手健身操和器械健身操兩個形式,徒手健身操對器械、場地要求較少,動作施展也較為輕盈,器械健身操則是結合輕器械創(chuàng)編的,對運動員技藝的要求更高,也更偏向于民族健身操中的“健身”內容,是真正的有氧訓練。舉例來講,彝族健身操中的煙盒就是輕型器械健身操的很好示范,不僅操作相對簡單,還能把彝族風情和文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值得其他民族健身操學習和借鑒。各類輕型器械和輔助道具的加入,讓整個表演的視覺效果更加豐富,通過動作形式、音樂節(jié)奏、服裝、道具的融合統(tǒng)一,形成一個極具感染力的表演氣場,能給觀眾帶去更強的視覺沖擊,留下更深刻的表演印象。同時,加入了輕型器械和道具的民族健身操,其健身效果也更加明顯,能夠鍛煉器械操作者的體力、持久力、平衡性、協(xié)調性,可謂一舉多得【3】。
(四)劃定標準,挖掘民族健身操的動作元素
人體動作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能夠傳達表演者的情緒和思想。對民族健身操動作的編排需充分考慮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勞作、生活、健身的實際狀態(tài)。
一是動作選擇要有針對性,不能忽略了對各民族習慣動作的考量。舉例來講,蒙族人民的舞蹈動作多著重體現(xiàn)蒙古漢子豪邁灑脫,開朗奔放的氣質,一般會有抖肩膀、壓手腕、肩部歡動等民族動作。但若要讓外柔內剛的維吾爾姑娘小伙去做這個類型的動作,就顯得不倫不類,我們熱情四射的維吾爾族人民,更擅長用動脖子、轉圈等輕快的、動作幅度較小的方式去表演;二是動作的編排講究科學適度,需考慮到對表演者全身各個機能的調動,保持適度的運動量和運動負荷,既要避免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運動傷害,也要減少對某幾項身體機能的過度開發(fā);三是要考慮用更具創(chuàng)意性的方式去傳達民族文化,而不是只停留在對原有民族舞蹈特色的挖掘上。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第九屆全民運動會中,來自云南的傈傈族表演了一段模仿山羊的舞蹈,將山羊的聲音、動作、形態(tài)特點表演得淋漓盡致,機智幽默的同時,又極具觀賞性。
結束語:
民族健身操作為一項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是少數(shù)民族舞蹈特色與動感、激情的健身時尚元素的有機結合,既保留了民族的個性風情,又增強理了體育運動的實效性,在健體、美學、體育旅游、娛樂、民族文化交流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無論是在健身活動還是體育教學中,都應充分挖掘并合理有效利用各種少數(shù)民族元素,以更具民族特色,更具運動趣味的形式,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與鍛煉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斐.淺談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J].山東青年,2020,(1):167-168.
[2]許興.民族元素在佤族健身操創(chuàng)編中的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7):84-85.
[3]張津銘.淺析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17(36):236,238.
(福建警察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7)